“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
2017-04-13罗香玉王罗惠
罗香玉 辛 刚 王罗惠
(1. 西安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 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119)
“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
罗香玉1辛 刚2王罗惠1
(1. 西安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 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119)
过程管理和成绩评价是课程设计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在“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种以小组自主式管理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相较于一般意义的小组模式,该模式更强调小组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其在过程管理和成绩评价中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该模式的实施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改进“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自主式管理;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过程管理;成绩评价
1 引言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课程设计教学存在诸多普遍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师资紧缺,一方面师生比严重偏低,一名教师可能指导六七十名学生,另一方面真正胜任课程设计教学任务的教师较少,因为相较于一般教学任务,课程设计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2)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面临诸多问题,不少学生滥竽充数或者抄袭他人,真正实现训练目标的学生人数较少;(3)成绩评价存在诸多困难,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受到质疑。
在“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围绕过程管理和成绩评价,我们探索出一种适合当前情况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小组的自主式管理,教师则需要做好小组粒度的管理、辅导与成绩评价,并负责组织资格测评,对每个学生是否通过该课程具有一票否决权。该模式在网络工程系2013级的教学实践中开展顺利。实践表明,该模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课程设计质量,获得学生的广泛认可。
2 研究现状
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工作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刘金华等人[1]探讨了课程设计的教学评价问题,通过硬件平台、师资力量、训练效果等多个维度,对一个学校的课程设计教学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计算机类专业而言,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设计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廉佐政等人[2]提出了一种由多媒体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辅导和网络协作学习三环节构成的程序设计类课程设计教学模式。颜素莉[3]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设计 ,提出了逐一面试打分的考核模式和多阶段检查的管理模式,以提高考核的公平性,并有效杜绝抄袭。此外,还提出改进课程设计教学的其它建议,如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实践,提高选题质量和指导水平。吴波阳[4]则提出了一种对小组进行评价的新方式 ,即随机挑选答辩选手,以此有效控制滥竽充数学生的数量,以敦促更多学生能够投入课程设计训练任务中。管啸天等人[5]则探讨了课程设计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和模糊计算方法,强调从课题调研报告、课题难度系数、课题工作量、各类文档评阅结果、现场答辩打分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课程设计质量进行评价。纪禄平等人[6]提出以组长管理为主的扁平化方式 ,组长扮演项目经理角色,可有效降低过程管理中教师的参与强度 ,同时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 的锻炼。蔡志平等人[7]探索了“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其中有关选题方面主要围绕Web应用展开,成绩评价强调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所占比例系数和现场答辩所占比例系数。
过程管理和成绩评价一直是课程设计教学的难点问题。国外的做法一般包括:(1)一人一题,以有效避免抄袭和滥竽充数;(2)一人一考,老师和学生单独面谈,老师针对每个学生会提前设计不同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打分。然而,这种做法需要教师在每个学生身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师生比严重偏低的中国社会,当前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3 小组自主式管理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种以小组自主式管理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首先,仍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程设计,这是由师生比偏低的国情决定的,同时也是由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训练目标决定的。其次,小组具有高度自主权,自行决定组长的选举方式、组员的分工情况以及内部考评方式。自主权可极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扬民主,创造性地独立解决问题。再次,教师对各小组的课程设计完成质量进行全面评价,给出小组总成绩,并由小组内部自行确定各成员的成绩,确保各成员成绩之和等于小组总成绩。最后,教师对成绩合格的所有组员安排一次考试,通过者其小组给出的成绩方为有效,否则按不合格处理,杜绝少数学生在小组中不作为而滥竽充数的情况。
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初期准备
初期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小组的形成;二是小组选题的确定。我们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小组构成。以30个学生的班级为例,可以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随机抽签确定分组结果。教师给出2倍于小组数量的题目,在本例中为12个。各小组以抽签方式确定顺序,逐个选择题目,已经被选的题目不允许再选,避免重复。富余数量的题目尽量满足各小组的选题需要。每个题目除了任务描述之外,还包括难度系数等信息。最终做到一组一题,杜绝小组之间的抄袭。各小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选题的方式。比如,有的小组由组长负责选择,而有的小组采取民主投票方式进行选择。
(2)过程管理
以小组的自主管理为主,包括成员之间如何分工,如何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如何实施工作方案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必须给予全局性的引导。比如,给出进度要求,并分阶段进行进度检查;与各小组约定见面答疑时间,针对性地及时解决各小组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3)成绩评价
首先,教师负责给出各小组的总成绩。为更加全面地衡量各小组课程设计的质量,我们从创新性、工作量、难度系数、验收效果、文档质量、答辩表现等多个维度进行打分,赋予各维度相应的权重,最终计算出小组总成绩。
其次,小组自主式选择内部成绩评价方式,确定各成员成绩的比例系数,并根据教师给出的总成绩,计算出各成员的成绩。实践中经常被采用的小组内部成绩评价方式包括集中方式和民主方式。前者由组长根据各成员的表现直接给出比例系数,同时必须向全体成员通告计算依据。该方式适用于组长个人能力强并且影响力大的小组。后者由全体组员民主打分确定,适用于多方势均力敌的群体。比例系数乘以小组总成绩,即为个人成绩。
由于每个人的最终成绩都是在小组总成绩上乘以某个比例系数,因此,小组总成绩越高,每个成员个人的成绩也会相应的提高,有利于激发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
(4)资格测评
小组评价往往能给出客观的相对成绩。所谓客观的相对成绩,是指小组内贡献多的成员获得较高的成绩比例系数,而贡献少的成员获得较低的成绩比例系数。这是各小组通过充分发扬民主能够实现的。但是,小组评价却不能给出客观的绝对成绩,比如,一个潜在问题是部分学生可能完全不作为,甘心在小组中“垫底儿”,只获取及格分数。同学之间碍于情面,其他人可能会帮其掩护。因此,在教师对小组实施考核、小组对成员实施考核之外,增设了教师针对小组考核合格学生的资格测评。资格测评的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具有一票否决权。实践中发现,资格测评的存在能够有效防止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懈怠和不作为。
4 结语
在网络工程系2013级“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种以小组自主式管理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过程管理和成绩评价中的作用。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合作和交流水平,并提高课程设计的完成质量。该自主模式亦可推广到其它课程。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教师在该模式落地实施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包括选题、小组总成绩评价、指导答疑、资格测评等众多环节。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探索教师在该模式下所应扮演的角色和所应发挥的作用,以保障小组自主式管理模式取得更好的效果。
[1] 刘金华,高海洲.课程设计评价体系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24(1):61-64.
[2]廉佐政,王海珍,李敬有,等.程序设计类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9,29(6):95-97.
[3]颜素莉.程序设计类课程之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施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11):303-304.
[4]吴波阳.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的探讨与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17):4472,4487.
[5]管啸天,陈英姝,李春书,等.课程设计成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8(S1):46-47,53.
[6]纪禄平,陈爱国,张建,等.基于分组策略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5(13):12-14.
[7]蔡志平,姚丹霖,周丽涛,等.“网络程序课程设计”的教学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18-21,55.
Reform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Network Program Design
Luo Xiangyu1Xin Gang2Wang Luohui1
(1.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4,Shaanxi; 2.Computing Technique Research Institute,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Xi’an 710119,Shaanxi)
Process management and grade evaluation are two crucial issues in course projects teaching.Based on experiences in the teaching of Network Program Design,we propose a new teaching mode based on group self-management.Compared to the general group-based teaching mode,the new mode emphasizes more self-management and gives full play to the group in process management and grade evaluation.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peration of the new teaching mode.Practice show that the new mode greatly improves the teaching results of Network Program Design.
self-management;network program design;course project;process management;grade evaluation
G642.4;TP311.1-4
A
1008-6609(2017)05-0017-03
罗香玉(1984-),女,河北邢台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分布式计算。
本课题的研究获西安科技大学校级教改项目资助(项目名称是《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体验式教学策略设计),并获西安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编号:No.2015Q D J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