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7-04-13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创新初级中学黄桂兰

师道(教研) 2017年9期
关键词:单亲单亲家庭小林

文/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创新初级中学 黄桂兰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文/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创新初级中学 黄桂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的变化,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社会带来了一个特殊群体——单亲家庭子女。他们数量逐年增加,日益凸显出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未成年人的问题少年中,单亲子女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逐渐增多的单亲孩子和单亲家庭,对社会的发展与安定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对单亲家庭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走出阴霾呢?

一、真爱疗法,帮助学生自立自强

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古往今来,许多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面对这些单亲家庭学生,作为教师不仅要给予他们关爱,更要教会他们学会自立自强,多从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中教会他们面对人生困境,不能消磨意志,丧失信心,哪怕千难万难,也要勇敢面对,才能提升人格境界,从而创造出人生的崭新乐章。

在教育中,曾遇到一个这样的孩子:小赵,小学时父母离异后一直跟着父亲,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再加上父亲下岗,就变得雪上加霜,而他父亲又嗜赌如命,经常彻夜不归,孩子饱一顿饿一顿无人照管。在长期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逐渐变得不珍惜自己,自暴自弃,并结识社会上的浪子 “混在一起”,即使有钱他宁愿花在打游戏机上也不买饭吃,更加无心向学,经常旷课。上初中后,当我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并没有放弃他,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并经常开导他要珍爱自己,学会自立自强,时常对他说一句话; “知识能改变命运”。通过一年多的教育,他彻底醒悟,开始发奋图强,初中毕业后能如愿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

二、宽容疗法,帮助学生谅解父母

家庭离异无疑会给孩子带来心灵的创伤和怨恨,导致他们心理失衡。若班上出现了单亲学生,班主任要第一时间发现,对他们在行为上出现的偏差,教师不要对他们大发雷霆,要以平静的心态多些宽容他们,体谅他们,教育他们不要因为父母的离异就自我摧残,要用宽容的心态、谅解的心态看待父母的离异;同时要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与孩子作一次真诚的谈话,以最大限度地取得孩子的理解、宽容和认可;其次,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多用名人成功的事例鼓励学生不要气馁、自卑,看到前面的光明大道,如冼星海、卓别林他们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但他们不被现实所折服,用积极的心态去笑对每一天,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人物,为人类做出卓越的贡献。

在教育中,曾遇到一个这样的孩子:小谭,其父母因感情不和而离婚了,孩子认为父母十分自私,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感受。所以孩子便与父母一直处于敌对关系,性格行为变得越来越古怪,同学都不想和他玩。在教师的多次帮助下,学生慢慢开始接受父母离异现实,对父母的敌对感也逐渐减少,心态逐渐端正了。因此,宽容的心态会使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化作五彩缤纷的乐章,心灵就会是一片广袤无限、包罗万象的澄明世界。

三、信任疗法,帮助学生克服自卑

在教育中,曾遇到一个这样的孩子:小林,母亲在他 5岁时因车祸去世,从小和父亲相依为命,坎坷的生活导致了小林的自卑、沉默寡言。雪上加霜的是小林的父亲又查出肺癌,而父亲的单位负担不起昂贵的医药费。小林并没有向同学和老师诉说家里的不幸,但我看得出来,小林快要被苦难压垮了。我决定用信任疗法帮助他走出生活的苦难。首先我要做他精神上的信任者,鼓励他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常与他谈心,用名人的成功故事激励他,增强他战胜困难的信心;其次,在学校掀起 “奉献爱心”的捐款活动,将师生的捐款奉献给他,让他真切体会到集体的温暖。精神和物质的支持使小林受到很大的鼓舞,他渐渐变得坚强起来,走出自卑的泥淖,顺利完成初中的学业。

四、鼓励疗法,让学生充满阳光

鼓励,是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好的催化剂,是催人奋发向上的强心剂。教师的鼓励能使学生有成就感,使他们的自信心增强,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因为学生身上的自尊心就像幼苗那样稚嫩,特别是离异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比一般孩子更为复杂和敏感,教师的某种疏远和冷落,或嫌弃都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会使他们自暴自弃,离异的孩子在家中得不到父爱或母爱,他们取得的成绩无人肯定,遇到的挫折又没有人给予正确引导,作为教师应该特别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想方设法给予鼓励,千方百计挖掘他们的 “闪光点”,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美言,都能让他们心中充满阳光,驱走心灵创伤的阴霾。

家庭变故,受伤的永远是孩子。我深信,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这些缺乏完整家庭的孩子,捧出一颗真爱之心,辅以善爱的艺术和恒爱的毅力,那么,这特殊的 “单亲世界”里也会春色满园,处处充满着阳光!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单亲单亲家庭小林
单亲妈妈如何谋划未来
我想跟小林一样——读《大林和小林》有感
为梦孤独
单亲家庭儿童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高考前与高考后
别来无恙
单亲妈妈以爱的名义把女儿拉下水
单亲妈妈张柏芝
“隐性单亲”对儿童的危害及其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