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述评

2017-04-13刘丝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业同伴儿童

刘丝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我国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述评

刘丝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同伴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学业不良儿童常常由于学业上的失败,而遭到同伴的排斥与拒绝。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学业不良儿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归纳,总结出我国目前对学业不良儿童的大体研究情况,具体表现为: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不良,倾向于交往同性朋友,同伴接受性方面存在性别差异;且目前现有的研究文献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方面还尚存局限,需要改进。

学业不良;同伴关系;特点;影响因素

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1]。而同伴关系不良有可能导致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出现适应困难,甚至会导致成人后出现社会适应问题。对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可以发现儿童在同伴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适时加以干预与引导,帮助儿童建立和谐良好的同伴关系,为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因此对于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的研宄就显得异常重要。

一、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中国知网,以学业不良、学习困难、学习障碍、学业落后为检索对象(并对不是以学业不良儿童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进行删除),以同伴关系、同伴交往、同伴接纳、同伴接受性、友谊为主题(现有对于同伴关系的研究所使用的术语有所差异,但都是基于同伴交往为主要内容进行的,使用的方法也基本形同,在这里将此都纳入到同伴关系的范围内。)进行检索。对已有文献从我国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工具、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整理与归纳。

二、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特点

首先,学业不良儿童比普通儿童更多地受到同伴的拒绝,接受性低,同伴关系不良,交往对象多为学业不良儿童。白洁[2]在其研究中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业不良儿童没有得到任何伙伴提名,一部分儿童虽得到提名,仅为单一伙伴提名,且提名儿童为学业不良儿童。俞国良等人[3]用社会喜好分数作为衡量同伴接受性的指标时发现,学业不良儿童的同伴接受性远低于普通儿童。在朱冽烈[4][5]和俞国良[3]的研究中也发现学业不良儿童与学习一般、学习优秀儿童相比,得到显著多的负性提名和显著少的正性提名,不受同伴欢迎。其次,学业不良儿童倾向于交往同性朋友。刘金荣[6]在探讨同伴交往结构时发现,学业不良初中生选择同性同伴的比率高于普通初中生,同伴数量明显少于普通学生。邱悦、何源[7]对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个案研究时也发现,学业不良儿童同伴接纳水平比较低,只得到很少的提名,属于被忽视儿童,其倾向于交往同性同伴。再次,学业不良儿童在同伴接受性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即学业不良男童受到比学业不良女童更多的同伴拒绝[8]。

三、现有研究工具

目前我国对同伴关系的研究多采用同伴提名法,即写出班级中最喜欢的三个人和最不喜欢的三个人;或使用友谊质量问卷;或使用自编的问卷;或使用班级提名法和教师评价法综合评定;其中部分会辅以访谈法。同伴关系是指同龄或年纪相近的人之间的关系,同伴提名法只能对儿童本班级中的同伴关系进行评定,但儿童的同伴交往并不仅仅局限于本班级中,所以单纯的用同伴提名法对学业不良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评定存在缺陷。而其他问卷可能采用不同的理论基础,对研究结果进行横向对比时缺乏可比性。因此,探索新的测量方法与工具,结合问卷、访谈、观察等多种研究手段对同伴关系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四、影响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第一,家庭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成长有重要作用。研究证明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可以使学业不良儿童表现出较多的亲社会行为,在与同伴交往中成为受欢迎儿童[9]。第二,父母对学业不良儿童缺乏正确的认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多数家长的心愿,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成绩十分关注,然而学业不良儿童虽然智力处于正常水平,但会在听、说、读、写、算数等方面存在一种或多重困难,学习成绩与学习效果不尽人意。部分父母认为是因为儿童不努力、不用心导致成绩落后,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对孩子可能会采取严厉的惩罚或拒绝的态度,更甚者对孩子指责打骂,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林莉[10]就指出简单、粗暴的干涉和惩罚对改善孩子的学业成绩往往适得其反,反而恶化亲子关系,进一步加剧学业不良,产生自卑心理,使得他们不合群。第三,学业不良儿童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表现出退缩行为或反社会行为,来掩盖内心的敏感脆弱,从而在与其他儿童交往时处于不利地位。第四,家庭功能的好坏同样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在拥有健全的家庭结构、良好的家庭功能的家庭中,家长与子女的关系较为融洽,子女得到的关注相对较多,可以长期处于温暖的氛围中,使其在与其他儿童交往时表现出较多的亲社会行为,能与同伴和谐相处。俞国良[3]研究就发现家庭功能与学业不良儿童同伴接受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家庭功能越好,同伴接受性越高。

(二)教师因素。学业不良儿童由于学业成绩落后,成为班级的后进生,拉低班级的平均水平,而班级学生成绩的好坏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优良的重要因素。其一,基于教师对学业不良儿童的辅导不到位、缺乏长期努力等原因,学业不良儿童进步不大,导致教师的疏远和排斥;其二,学业不良儿童因为自身学习成绩差,他们多数不愿和老师主动沟通,对老师存在抵触心理,总是采取回避或抵抗的行为方式,从而加剧了教师对学业不良儿童的排斥。研究发现师生间的依恋性对学业成绩有正面影响,而学生对教师的回避对学业成绩会有负面的影响[11]。其三,教师对儿童的态度会影响到其他儿童对某个儿童的态度与评价,经常受到教师否定评价和批评的儿童也将成为其他儿童否定和批评的对象,极易导致儿童在同伴或同龄群体中受到排斥。

(三)社会认知行为。情绪理解是社会认知的一部分。基本情绪识别和自我意识情绪识别是学业不良儿童同伴接受性的最佳预测变量[12]。学业不良儿童缺乏对他人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所表达的情感、态度等的觉察。他们不能有效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不太善于和别人交流,对社会线索的理解经常错误,并对社会情境做出不正确的反应,或者不能对不同情境中人的情绪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导致学业不良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

研究学习困难儿童在交往中受拒绝、排斥的原因时发现,提到最多的原因是学业不良儿童的各种攻击性行为[3]。亲社会行为对同伴接纳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同伴拒绝有负向预测作用,退缩行为对同伴接纳有负向预测作用,对同伴拒绝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攻击行为只对同伴拒绝有正向预测作用[13]。这说明,社会行为不良是学业不良儿童同伴交往差的原因之一。

(四)性别因素。友谊质量受性别影响显著,男性学业不良儿童比女性学业不良儿童更多的受到同伴拒绝[14],存在学业不良问题的男生多存在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及更多的行为问题[4]。女孩的语言发展先于男孩,在交往过程中更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女孩在交往中有优势;男孩的交往范围比女孩广泛,女孩的交往更喜欢小团体的形式。而我们在调查时多采用同伴提名法,要求从本班级中选择要好的同伴,无形中缩小了男孩的交往范围,这也使研究结果显示出男孩受拒绝多的特点。

(五)学习成绩。传统观点认为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成绩决定一切。从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实践和社会现实来看,儿童在校的学习成绩不仅是教师、家长关注的焦点,而且也是学生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主要尺度。每个学生都希望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倍受同学和师长喜爱的学生。学习优秀儿童不仅被同伴尊重和羡慕,而且同伴也愿意与之交往;相反,学业不良儿童不仅因自己学业上的失败而感到自卑,而且也被同伴所轻视,因而成为同伴拒接交往的对象。另外,学业不良儿童由于学业上的不断失败,使得他们变得越来越消极,从而在社会交往上开始退缩和放弃,不愿与人交往,这使同伴交往不断恶化。

五、讨论与展望

我国对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三类:小学学业不良儿童,初中学业不良儿童,以及二者一起研究。其中以小学学业不良儿童为主要研究群体,初中学业不良儿童次之,较少研究者将二者结合研究。因此,首先可以进行纵向研究,延展学业不良儿童年龄范围,全面考察不同年龄段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其次加强横向研究,对比学业不良儿童与其他类型儿童同伴关系特点,例如与同为同伴关系不良的非学业不良儿童对比研究,探讨造成同伴关系不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再次学业不良者是一个异质性很大的群体,可以对其进行细化,根据学业不良儿童所表现的特征与轻重程度精细化分,分别探讨,为个别化教育与干预提供支持。最后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学业不良儿童进行跨文化研究,探索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的整体特点。

我国对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业不良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同伴关系的研究,一是学业不良儿童间同伴关系的研究。但我国纯粹以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为研究内容的文献很少,多是与其他内容一起研究,将同伴关系作为一个变量,致使研究内容多是对学业不良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因此,应加强对学业不良儿童间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探讨学业不良儿童间同伴交往呈现怎样的特点。此外,应加强对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对现有一些研究结果进行验证。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3.

[2]白洁.小学高年级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现状及教育对策[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1): 59-64.

[4]朱冽烈,许政援,孔瑞芬.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行为特性及同伴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5):556-559,638.

[5]朱冽烈.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行为及同伴关系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1999(3):31-33,40.

[6]刘金荣.学习困难初中生同伴交往特点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7]邱悦,何源.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的个案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6):140-141.

[8]张利.小学学业不良儿童的班级同伴关系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13-15.

[9]李艳红.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行为、父母教育方式、同伴接纳之关系研究[J].天水师专学报,2000(2):68-72.

[10]林莉,侯玉波.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环境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2-36.

[11]江诚,祁文.小学生师生关系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163-165.

[12]佟月华,宋尚桂.学习障碍儿童情绪理解与同伴接受性*及社会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10(2):91-95.

[13]宿淑华,袁书华.学习困难儿童社会目标、社会行为和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3):42-46.

[14]刘在花,许燕.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孤独感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236-239.

[责任编辑 靳开宇]

G760

A

2095-0438(2017)04-0096-03

2016-11-13

刘丝(1992-),女,河北保定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猜你喜欢

学业同伴儿童
艰苦的学业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寻找失散的同伴
留守儿童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六一儿童
35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