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球化与遗产保护语境中的淮河花鼓戏
2017-04-13张宏伟
张宏伟
(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浅谈全球化与遗产保护语境中的淮河花鼓戏
张宏伟
(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根据淮河花鼓戏的相关研究来看,其所处环境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尤其呈现出如下两种特征:一是,全球化;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化。因此,在经济、文化快速全面化发展的新形势下,艺术行为者、艺术地方性知识等受到了极大冲击,使得民间传统艺术具有的内在审美文化、艺术主体的思想等都被大量改变。所以,本文就全球化与遗产保护语境中的淮河花鼓戏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以促进淮河花鼓戏更长远的发扬、流传。
全球化;遗产保护;淮河花鼓戏
随着社会、环境和经济等的不断变化,人类学的相关研究者指出:对社会现实进行表述,需要采取一种合适的方式,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现实情况。例如:马尔库塞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合理采用实验主义这个策略,可以很好的迎接社会变迁带来的变化,并将如下两个内容展示出来:一是,文化的自我反省意识;二是,文化的富饶性和整体观。因此,在全球化环境中,我国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行为方式、文化景观种类等在不断多样化发展,需要对民间艺术的未来发展有一定了解,如淮河花鼓戏的走向、趋势等,才能更好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最终促进我国民间艺术文化可持续发展。
1.不同时代下的淮河花鼓戏
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会受到非常强烈的冲击,而经济的快速发展、思维方式的不断转变,会带来如下两种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社会心态迅速扭转;二是,社会结构性变更、优化与重组。因此,我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大力发展经济,并且,城市化、现代化是最主要的社会发展趋势,不但会给坚守故土的人带来思想上的影响,还会用非常详细的事实告诉农民群众,农业耕作带来的经济收入非常低,如在城里务工的人员中,他们从事的工作非常简单、薪酬很低,但他们获得经济收入也会比农村一个家庭获得的要高很多。所以,在很多农民看来,如果他们只依靠农作物的收成来换取经济,还不如到城市去找一份工作,不管辛苦程度怎样,都要比种庄稼好,如收垃圾、水泥匠、卖废品和土方工等。同时,一个年轻人如果不出去工作,只在家从事一些和“花鼓戏”相关的工作,在很多农村人看来都是不务正业、没有出息,进而会嘲笑他、奚落他和远离他。
在研究人员黑格尔的相关资料可知,文化最开始产生时,人们会想要摆脱实质生活带来的束缚,但这个事情在开始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有可能向现实生活妥协,这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述中也提及有。在对淮河花鼓戏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后,有机结合各种艺术语境可以发现: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使得各个村落的花鼓戏快速呈现衰落趋势。其中,比较详细的记载是:淮河两岸的所有村落中,可以坚持开展活动的花鼓戏班子已经少于十个。与此同时,花鼓戏正在逐步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以确保灯板组织、民间艺术等可以更长远的发展,从而在市场化机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对民间艺术进行重新编写,或者是到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去参加商业演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活动会与其文化语境想脱离,地方性土壤也会被隔离,并且,表演者受到的欢呼、接纳等,也可能不是来自对艺术的欣赏,进而会使他们的文化心理受到伤害,甚至增强他们的自卑意识。同时,为了更好的迎合大众口味、达到商演目的,淮河花鼓戏的表演者们必须注重大众化的趣味,从而使其低俗成本不断增加,最终使艺术性内涵被丢失。其中,花鼓戏、凤阳花鼓戏有着一定联系,如果是上述情况,则凤阳花鼓戏的形象、印象、地域文化等也会受到影响。
根据相关资料和研究可知,花鼓戏是民间自然形成的一种艺术,在社会、经济、文化等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其也会发生一定变化。其中,男扮女装的方式已经被取消,后场小戏也基本不再结尾处附和,从而成为一种独立的表演形式。目前,比较常见的几种花鼓戏文化展演形式有:第一,节日庆典方面;第二,娱乐健身方面的;第三,旅游文化方面的;第四,民俗庙会方面的,而淮河花鼓戏具有的如下几种特征正在被弱化:一是,即兴性;二是,技艺性;三是,宗教神秘色彩;三是,广场性;四是,自娱性。与此同时,淮河花鼓戏的传承方式在发生了极大变化,从原来的自由式、开放式村落空间“濡化”环境,逐步转变为地方中小学教材方式、地方传习所教学环境等。所以,淮河花鼓戏的地域特色、展演季节性等已经几乎不存在,即使在元宵节也很少见,因而一个比较完整的花鼓戏表演过程、内容都很难见到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民间艺术的展演空间在不断变更,艺术表演者在大范围流失,而花鼓戏也有了新的一种艺术形式。目前,花鼓戏艺术的职业化、舞台化发展,已经成为文化艺术爱好者的一种选择,如怀远县的花鼓戏文化连已经转变为职业化剧团,使得花鼓戏在很多舞台出现,并获得很多观众的喜爱。同时,淮河花鼓戏的本土民族创作出来的“欢腾的鼓乡”、“摸花轿”等节目,已经成为非常成功的舞台剧。因此,在我国艺术形式比较多样化的大环境下,淮河花鼓戏的发展可以有很多利用的资源,是淮河花鼓戏长远发展、不断创新的重要源头,因此,非物质文化保护下的淮河花鼓戏,是属于一种形式化的保护,是淮河花鼓戏可持续发展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分析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内容和资料可知,其主要是指文化空间、文化表达形式这两个方面,而淮河花鼓戏是属于艺术形式的。因此,在文化表达形式这个内容上,上述理念主要保护的是其传统、技能,保护的主体则是传统中的主办团体、技艺传承人等。同时,在文化空间这个内容上,其主要指的是民间大众文化集中、经常性活动的各个场所,或者是周期性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下几种保护方式不断出现:第一,中国花鼓戏艺术节;第二,花鼓戏艺术之乡;第三,花鼓戏艺术博物馆;第四,花鼓戏艺术传承人保护与资助;第五,淮河文化论坛;第六,数字化保存措施,等等。
在很多研究资料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策略、意识、运动,因此,对其进行合理分析时,也需要从批判的角度思考。在某种艺术诞生的过程中,其是由根源的,也有属于自己的土壤,因此,艺术活动通常指的是一种“高峰体验”,所以有很多现代的淮河人民,根本不能深刻体会到淮河文化与远古文化土壤具有的神秘性、超自然魅力等,也不能深切体会到土地在群体性生存命运上的重要性、相关性,以及在这些土壤上发生过的各种故事、传奇。在现代社会中,农业在一个家庭中占据的地位已经不重要,很多农民在土地上已经无法收获到喜悦,而向往城市生活的很多年轻人,也已经无法在欢腾的锣鼓、花鼓戏中体会到他们所包含的意义,甚至是在表演时进入的忘我境界。
在各种舞蹈表演中,演员需要充分利用肢体来表达不一样的故事,因此,需要具备真实的生命力、细腻的情感,从而给黄线的教学质量、接受者的智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里生长的孩子、农村生长的孩子在接受民间文化时,会存在很大的踹,如对耕田种地的动作进行模仿,农村的孩子可以做的很形象,但城市里的孩子却做的很别扭,根本无法达到体现花鼓戏表演真实性的目的。在各种场所中,淮河花鼓戏是群众自发形成的一种舞蹈,是一种很常见的娱乐方式,没有形式上的师傅和徒弟,都是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技能的,因此,民间的传统艺术表演者可以很简单的将几千年的文化情感表达出来,是因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不断琢磨与提升。但是,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很难见到。所以,很多民间老艺术家都指出:现代的淮河花鼓戏是一堆“空壳”,已经远离其本色,并对其发生的各种改造产生强烈不满,是当前民间艺术文化发展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3.现实语境中的淮河花鼓戏
在资本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等,使农民的心大部分被偷走,给民间艺术的发展与流传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已经几乎将农民的内心都瓦解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种现状,资本的不断扩展,会使人们更加怀念以前的生活,因此,更多的人会投身到艺术发展中。很多在城里生活的上班族、农民,所居住的环境是钢筋混凝土铸造而成的,没有群体生活嗲了的生活感受,甚至深切感受到城市生活带来的孤独感,从而使他们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与此同时,在城市生活的很多农民,拥有的生活技能有限,使得他们开始投身到艺术活动中,不过他们很多人是被新式媒介文化、流行文化所吸引。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注重传统形式下的创新,以吸引更多的现代人,并在保持其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现代审美元素。
现代社会中,人们在物资方面有着强烈的追求欲望,如果是通过马克线哲学中的相关理论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则其被取代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首先要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民间文化具有的重要意义和其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注重保护与创新,更好的整合各种传统文化资源,以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运用。最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自觉性等,才能真正促进淮河花鼓戏更长远流传。但是,文物中文化保护思想当前的运用是需要重点思路的一个内容。文化的形成与人类的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连续,它有着模糊性、混乱性、动态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等多种特点,而我国当前采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比较单一,其包括的范围很小,从而不能很好的促进传统艺术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某些地方与地方艺术生态的非生态学思想存在矛盾问题,如民间艺术的很多潜在价值没有得到体现,美学本质也没有充分得到展示,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于注重形式,是与艺术的某些规律、艺术约定性思想是相反的。所以,在社会不断发展、环境不断改变的新形势下,全球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影响,是淮河花鼓戏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思考的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推出和实施,使淮河花鼓戏的发展有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不断创新。但是,也让他们的文化自省意识进入到了另一个境地,是当前民间艺术长远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1]周熙婷,裘新江.凤阳花鼓戏戏曲音乐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4,06:7-10.
[2]张凯,孟凡翠.开发皖北民俗文化资源,提升区域文化功能[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24-28.
[3]崔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基于安徽省蚌埠市的实践探索[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04:105-109.
[4]洪晨.论我国花鼓戏的音乐特色——以湘、皖两地花鼓戏比较研究为视角[J].美与时代(下),2015,08:114-116.
[5]周熙婷,裘新江.凤阳花鼓戏剧目考[J].蚌埠学院学报,2015,05:174-177.
[6]本报记者顾继月.非遗保护:在传承中创新发展[N].蚌埠日报,2013-06-17A02.
[7]赵艳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光山花鼓戏发展之路探究——以文殊乡花鼓戏为例[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4,00:47-55.
[8]崔北军.加强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蚌埠党校学报,2015,02: 28-30.
J825
:A
:2095-7327(2017)-02-0154-02
2014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淮北花鼓戏传承中的本土语言研究》项目编号为(2014SK31)。
张宏伟(1979.11—),女,汉族,安徽淮北人,讲师,硕士,就职于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