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设计色彩教学的思考
2017-04-13李蔚苹
李蔚苹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高职院校设计色彩教学的思考
李蔚苹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设计色彩学是高职院校艺术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其教学实践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设计色彩教学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合高职院校的设计色彩教学现状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应对措施,具体从编制适用于高职学生的色彩教材、提高教学设计合理性、丰富设计色彩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设计色彩教学的改革创新,以期能够对我国高职院校色彩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设计教学;色彩教学
设计色彩学是高职院校艺术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写生色彩、美术心理、色彩构造以及装饰色彩等。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设计色彩学不仅能够锻炼设计思维,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色彩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新就业环境中,社会需要的是优秀的专业应用型人才,高职色彩设计教学也应基于这个目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设计色彩教学的现状分析
就我国高职院校当前的设计色彩教学现状来看,有三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的传统色彩教学课程过于看重色彩表现的写实性,注重采用人物、风景以及静物来对学生进行写实训练,对于学生绘画艺术表现技巧的培养花费大量精力。而就高职院校教学培养目标来看,其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职责,教育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实践以及就业能力,满足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传统色彩教学重视专业性,易导致色彩基础的授课内容与后续进行的专业课程出现脱轨的现象,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造成一定影响。从教材来看,当前高职院校中所采用的设计色彩教材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种为借用本科院校艺术专业中的色彩教材,其教学重点为物体本身的环境色、光源色以及固有色等等,教学内容局限在写实绘画等内容上,高职学生能力水平与本科生存在一定差异,此类教材不利于高职学生绘画实践水平的提高。另一种教材类型即为由各个地方出版社所发行的“设计色彩”专用教材,此类教材或多或少忽视了“纯绘画”的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其次,当前高职院校色彩课程教学中存在忽视理论体系教学的现象。相较于传统类型的绘画色彩课程,设计色彩无论是在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在授课手段与课程方案的设计上都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教师需要着重考虑到课程内容中的理论规律是否科学正确、授课方法是否高效清晰,让学生能够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设计色彩教学的授课内容知识。但就现状来看,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均存在着弱化色彩理论课程的情况,具体表现为缩短授课时间与简化色彩理论等等。在日常的教学中,一些学生只是一味的训练自己的绘画技巧,并没有同时兼顾对色彩理论课程的学习,很难应付更具难度的课程学习。而由于理论体系教学的不足,学生往往在无理论指导的状态下自由发挥。基于此,如何从根本上提升高职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与美术审美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更为注重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设计的科学性,不可让学生长时间的处于过度自由的“玩色”状态中。
最后,高职院校设计色彩课程教学也存在与色彩构成科目相混淆的现象。在具体教学中,很多学生甚至误以为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是同一个科目,在学习方案的制定以及学习方法的选取上存在着一定的错误倾向。而事实上,色彩的构成训练只是设计色彩课程的其中一个分支,教师应当向学生解释清楚两者之间的从属关系。高职艺术学生不同于本科生,大多缺乏扎实的美术艺术功底,并且高职教学课时安排也较为有限,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理论与技能,培养艺术设计思维,都是当前需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高职院校色彩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完善教材体系编制
我国高职院校的设计色彩课程缺少能够同时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性设计色彩教材。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行业的进步,高等院校的设计色彩课程也必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来作出适当的调整,教师要在原有的写实性绘画训练基础上适当的加入色彩设计实践内容,帮助学生将色彩课程教学与后续专业课程之间形成紧密的关联,为高职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就业夯实基础。同时,设计色彩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专业素质,应当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大纲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次,教材的撰写需在教材的设计内容中融入一些符合行业现状的创新思想,避免将授课与训练重点锁定在客观物象的还原上,简化较为琐碎复杂的绘画技法细节。其次,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师需在教学工作中要把握好改革与创新的“度”,一方面要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墨守成规,另一方面也不能急于求成而去拔苗助长。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出一套完善的设计色彩教学体系,同时在教学内容当中适当的融入现代教学理念与时代精神。
(二)构建明确的教学目标
色彩本身具有着超前的先驱性特点,当我们在观察某一个物体时,它的色彩是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为此,利用色彩来反应物体是具有可行性的,教师需要在日常的色彩教学过程中牢牢的把握住对学生色彩感知能力的训练,为学生营造出更大的想象与创造空间。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中的色彩课程还有另外一个教学目的,即对学生审美层次的提升,让其能够在日后的绘画创作中掌握更加娴熟的色彩应用技巧,并且在其中蕴含一定的绘画情感。色彩教学的一个目标即为利用色彩设计课程来不断的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其艺术素养内涵愈发丰富,从而早日成长为现代社会所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教学中,要重点突出设计与色彩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知晓自己学习此专业的真实目的,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个人喜好来为他们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参与设计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具有价值的设计经验。
(三)设计合理的内容结构
首先,设计色彩教学要在保证色彩科学的基础之上来设计教学内容,要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色彩的形成以及色彩理论的构成等内容中。其次,高职院校中的设计色彩课程教学需要蕴含一定的人文色彩,紧跟新时代的步伐来调整教学内容。信息时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各类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为高职院校的设计色彩课程制定出了更高水平的教学标准,教师日常的授课不仅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同时还要重点体现出浓厚的现代设计精神,从根本上发挥出设计色彩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特点。具体来讲,高职阶段中的色彩教学内容要同学生的日常生活、审美方式以及消费观念等因素息息相关,开展设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育人”,教师应确保设计教学本身的针对性、实用性以及功能性均达到应有的水平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入一些写实类的色彩训练,同时也应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一些带有创意色彩的设计环节,让设计色彩专业可以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绘画中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并针对学生所提出的主观创意给予正确的引导,通过此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与自主设计能力。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设计色彩教学中教师也需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实践中,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不过分重视画面表达技法的教学,不制约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探究设计色彩的规律性。
(四)丰富教学方法
由于高职院校中学生的绘画基础与学习能力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与教育目标因材施教,通过创新各种教学方法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进入高职之前,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绘画训练,他们不仅对设计专业中的色彩课程了解甚少,而且在基础绘画功底的掌握上也非常薄弱。为了能够让高职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掌握设计色彩课程中的归纳性理论与绘画方法,教师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应用一些先进的授课手段,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激发出学生对色彩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在教授理论类课程时,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引入一些国内外的优秀绘画作品,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来对这些艺术作品展开系统化的鉴赏和评析,教会学生怎样去模仿和借鉴他人的色彩运用方式;再次,在开展课堂教学类的辅导课程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绘画演示,对具体的写生物象来进行系统化的艺术处理,其中包括绘画构图、变形、变色技巧的应用等。在观看教师示范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加透彻的掌握不同绘画阶段中的写生方法,同时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向老师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继而营造出一个更加融洽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最后,色彩归纳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进一步突出学生在学习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通过开展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存在于色彩审美中的共性,同时还要更加细心的发现和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见解,帮助学生树立起强大的学习自信。
[1]刘卓.高职院校设计色彩教学的思考与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6):193-194.
[2]薛瑰一.对设计色彩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3(2):34-35.
[3]朱琪,王先培.色彩归纳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23-27.
[4]王先培.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创新设计人才[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4):105-106.
责任编校:周圣强
审稿专家:王文
1009-8534(2016)02-0158-02
李蔚苹,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