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实现高质量就业
2017-04-13杨玉霞
杨玉霞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实现高质量就业
杨玉霞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核心环节,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有利于高职生合理制定职业规划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生涯教育信息单一,指导教师的职业角色缺失和教学手段形式化是导致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提倡职业指导师进校,情景教学和服务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建立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职业生涯教育职业规划高质量就业
大学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居于所有就业群体首位,十八大明确要求“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2015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1],为历史最高,就业形势严峻。包括高职生在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究其原因,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个人期望与市场需求“不对接”是根本原因,[2]这与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缺失有关。本文从高职院校角度,谈谈如何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实现高质量就业。
一、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职生合理制定职业规划的需要[3]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大学三年是高职生“扣扣子”的关键时期。相对本科生而言,高职生自卑,不自信,再加上高考填报志愿所选专业也不是自己选择和喜欢的,对未来专业的学习和规划一无所知,因缺乏兴趣不愿了解和学习专业知识,对自己的职业选择缺乏合理规划。据调查,2015年的高职生毕业生被问到“对职业岗位了解多少”以及自己的“职业定位”时,只有15%的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28%的关注薪水,35%是扎堆,碰运气。由此可见,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严重缺失。高职院校应该对高职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教育,如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对新生进行专业方面的职业指导,专业教师针对职业岗位进行职业能力的规划学习,学院职业指导管理机构对学生关于性格、能力、兴趣等的测评与辅导,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职业定位,为其未来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因此,从大一新生开始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是必须的。
(二)高职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需要
中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指出“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踊跃到基层锻炼成才”。高职毕业生以90后的大学生为主体,他们对职业的心理预期,价值观和择业观不同于以往的毕业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独立自主能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择业价值观脱离实际,期望薪水高、福利好、动手少的工作,向往大城市生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深入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树立职业生涯发展意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积极努力,奉献青春,实现个人价值。
(三)提高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目前,影响高职生就业的关键因素是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普遍不高。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缺失究其原因是缺乏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高职生在职业选择时通常是盲目的,对自己的能力和缺点没有足够的认识,对职业特点和行业人才需求规格知之甚少。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职业指导师的正确的指导和规划下,分析每位学生的优劣势(SWOT),根据所学专业特长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设计的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发展体系。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高职生能顾对自己和对职业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减少职业选择的盲目性,今儿提升自身发展空间。
二、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误区
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大量增加,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国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在高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势在必行,然而,由于对职业生涯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在实践中存在诸多误区:
(一)职业生涯教育信息渠道来源单一,缺乏与社会职业环境的融合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获取职业生涯教育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络和就业指导老师。学生大多通过自己的手机和电脑上网了解求职信息,这也限于在毕业找工作的前夕,但由于对自己和对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了解不及时和充分,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不能与社会职业对接,再加上职业指导老师本身经验有限,有的老师仅仅下载网络资源和凭借自己以往的有限的工作经验向学生传送不到位的职业信息,缺乏真实的与当前社会密切联系的职业环境教学,导致学生无兴趣学习和老师的无力教学。高职生职业生涯缺乏统一的、规范的、系统的指导模式。许多高职院校仅仅在学生入学初简单的介绍相关专业的课程、就业等情况,几乎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有针对性的从大一开始规划课程目标和职业目标,学生实习缺乏实践指导,学生难以从中习得专业技能而失去兴趣。
(二)就业指导老师难以胜任“职业指导师”的角色[4]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大多是由思想教育专业的老师或辅导员或就业行政人员来担任,他们本身缺乏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或则仅仅宣读国家就业方面的政策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规格要求,不能针对专业和个体的特点,有选择的进行规划指导。另外,上课方式采取大课的方式,几个专业聚集在一起统一上课,教师不能根据专业特色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知识缺乏和断层,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学院应聘请资深职业规划专家根据学院特点、专业特色、学生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规格有针对性的设计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职业生涯教育手段形式化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主要采取比赛的方式,选择几名学生参加院级以上的比赛演讲,取得好名次为主要目的。以就业指导课代替职业生涯教育,几个专业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以大课方式授课,老师在课堂上以宣讲ppt课件内容为主,忽视学生职业个性化要求。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与其个人个性的发展密切联系的,每个高职生的职业生涯都是独一无二的。是高职生在对自我认识、职业世界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观和职业价值观,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是其成熟的标志也是事业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应该从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着手,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三、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对策
(一)提倡职业指导师进高校,提高就业指导师资质量
职业指导师是为求职者就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人员[5]。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一方面分析社会职业变动趋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另一方面帮助劳动者了解职业状况,针对其个人素质和特点进行测试,评价职业能力,确定择业方向。与国外相比,每500个就业者就有一个职业指导师,我国远远还不具备。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储备行业职业指导师,一方面聘请行业专家、职业规划师、职业指导师对高职生定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传授行业人才规格需求,宣传行业就业择业最新政策动态。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鼓励本校职业指导教师积极学习和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和培训,取得证书的老师给予相应的高校职称待遇。同时,在硬件设施上要配套教学需要,如网络设计设备,成立职业生涯指导平台,师生共同的论坛等。因此,强化就业指导老师的“职业指导师”角色,提高职业生涯教育质量,促进学院高质量就业。
(二)提倡情景教学,创新职业生涯教育模式
职业生涯教育情景教学就是通过把具有不同职业生涯发展经历的“人”邀请到学校,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如“真人图书馆”[6]就是利用此种方法创新职业生涯教育模式,学生通过这种灵活的教学现场,了解了自己关心的职业信息,规划了职业生涯,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促进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通过搜集学生所熟悉的有一定成就的人的事迹编辑成书或电子书,作为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辅助工具,利用校园网络技术使学生随时可以浏览到“真人真事”。另外,可以利用高职生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人进行“现身说法”,讲述他们自己的真实事迹,给予学生启发。校史悠久的学院还可以邀请往届的成功人士回母校演讲,激励学生。
(三)引进服务型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就业指导机构服务质量
自高校执行教育部办公厅[2007]7号文件以来,职业生涯教育已成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核心环节。然而,就业指导机构管理质量却不容乐观,工作人员大多是不具备人力资源专业的行政人员,工作方法、管理手段仍然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办法,再加上高校教师身份,对学生服务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服务型人力资源管理源于企业的管理,尊重人才,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对高校就业指导管理人员进行人力资源“服务型”意识的培养,树立大学生为学院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建立学生、社会、同行评价的“三维”绩效考核体系促进管理人员服务质量提高。如成立高职生心理咨询中心,实行一对一的职业规划咨询服务,购买或开发专业的职业指导测评转件,开设学生职业测评机构,进行网上免费测评和辅导高职生职业规划,使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规范化和科学化。
[1]杨文.求职不是赶集适合自己最重要[N].山西日报:政治周刊,2015-3-17(C01).http://lf.sxgov.cn/content/2015-03/ 17/content_5663159.htm
[2]张世光.就业指导,谁“讲”才管用?[N].工人日报:科教周刊,2014-5-16(005).http://media.workercn.cn/sites/media/grrb/ 2014_05/16/GR0503.htm
[3]武林.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省属本科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研究[J]职业时空,2013,(8):77-78.
[4]谷欣宇.设置“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意义及优化措施——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2.
[5]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Ci-JlX_Yx_XlZFQ5t297lgRuLcWWRBC8XiGvrx WRWgfsljELC4qOYKhplGC-tLpXq3fFgd7k5rJjxALXJn-baK
[6].李惠玉.“真人图书馆”辅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N].吉林日报:.学习实践,.2014-7-26(007.)..http://news.12371.cn/2014/ 07/26/ARTI1406326825356188.shtml.
责任编校:王俊奇
审稿专家:程家超
G641
A
1009-8534(2016)02-0135-02
杨玉霞,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