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研究
2017-04-13张晨玉
张晨玉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
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研究
张晨玉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
在素质教育实施逐渐深入的情况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健康也愈发受到重视,而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则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方式。因此本文分别阐述了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内涵,并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同时通过对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关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二者之间存在着缺少协调理念、师资力量匮乏、教育手段单一等问题,进而提出了推动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方法,从树立协调理念、健全体育评价、拓展师资队伍等角度展开论述,旨在促进二者共同发展,提高体育活动教学水平。
体育课程教学;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
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是体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二者之间关系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不同的理念认知不同,致使体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在教学中的重点与偏向性也不尽相同。因此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体育活动开展的重点工作。而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对体育活动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内涵
(一)体育课程的基本内涵
体育课程是素质教育实施中的重要一项,体育课程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依据教学导案完成体育教学的一种形式。体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不仅包括了体育训练,其更加强调对课程参与者体育知识的培养。而且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借助体育课程帮助课程参与者养成体育精神,让其了解各项体育技能的使用方法与相关知识。因此体育课程缺少一定的竞争性,其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精神面貌。体育课程是教学活动中的科目之一,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极易把其与体育运动训练弄混,导致体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二)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内涵
体育运动训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体育运动训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与安排下,学生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运动训练,包括体能锻炼、运动技巧锻炼。了解运动项目规则等。体育运动训练在进行过程中,更加强调体育的竞技性。旨在通过进行体育运动训练完成体育竞技项目。因此在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竞争精神的培养与运动技巧的提升。体育运动训练在开展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某一运动项目的培养,从而反映出体育运动训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教学特点。体育运动训练并不是盲目进行的,其在训练过程中,会结合学生的体能特点与运动能力,为其制定明确的运动训练计划,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还会结合情况进行调整,促进学生的运动能力稳步增高。
二、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区别
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都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项,但通过对二者基本内涵的掌握,便能发现二者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其一,体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更加强调对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培养。体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其课程内容安排更加广泛。而体育运动训练则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相对于体育课程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竞技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其内容安排上存在着差异。其二,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在教学目的上存在着一定差异性。体育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主要教学目的,这让体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更加注重指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基础体育技能。而体育运动训练则是以提高其专业运动水平为主要教学目的。这二者之间的区别,造成了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培养方向上的不同。但由于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都属于体育教学活动范围之内,这也让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共同性。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在开展过程中,其都是以体育学作为理论基础,这让二者在理论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二者在开展过程中,会用相同思想作为教学理念。同时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对体育基础设施都具有一定的要求。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在开展过程中,都需要依靠一定的体育设施来进行,并且其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考核过程中,都是按照体育训练结果进行评价,这也是二者的共同点之一。
三、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协调理念,师资力量匮乏
通过对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之间区别的了解,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与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应加强促进二者关系的协调发展,但在构建二者协调关系的过程中,存着一些问题,导致和谐关系无法形成,进而影响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协调理念缺少,不利于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和谐关系的形成。体育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教师对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内涵掌握的并不清楚,往往在教学中,没有对二者进行区分。以致于体育教学在开展过程中,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既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反而让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其次,师资力量的匮乏,也导致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在开展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教学人才。教师无法准确的把握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关系,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存在着一定的偏向性,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学校没有发挥职能,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丰富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体育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理念,这些因素促使教师无法准确的把控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关系。
(二)教育手段单一,体育评价机制不健全
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关系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借助教师的教学手段进行调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化,无法促进二者之间形成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体育教学观念存在着认知偏差。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仅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增强。并且教师没有充分利用体育资源丰富学生的体育课程内容,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同感较低,进而形成学生喜爱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教学的现象。同时虽然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都是通过检验学生运动能力进行测试。但二者之间本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仍是按照一种评价标准对其进行测评,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与体育能力,教师无法依据学生的评价结果,调整体育课程,安排体育运动训练。而且体育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也使得学生不了解自身的体育发展情况。
(三)体育项目较少,缺失体育兴趣
影响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关系的因素,还包括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体育项目较少的原因。体育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教师仅是组织学生机进行比较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足球、长跑、排球等。学生只是进行体育训练,对运动项目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并不了解,失去了进行体育课程的意义。而且学生也没有对其进行系统化的训练,也达不到体育运动训练的目的。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没有构成互相促进的发展关系,反而互相影响,降低教学水平。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其在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关系中,也处于重要的地位。学生体育兴趣的缺乏,让二者关系在形成过程中,无法借助学生检验教学情况,从而对关系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调整。
四、推动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方法
(一)掌握具体内涵,树立协调理念
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基础是二者之间形成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和谐关系。因此应把树立协调观念放在首位。首先,引导教师对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形成正确的认知。教师通过掌握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具体内涵,明确的认知到二者之间的区别,进而在构建二者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关系。其次,树立协调理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教师协调理念的树立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正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共同点出发,把二者互相结合,寻求共同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向,对学生形成双倍的促进作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对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形成正确的认知。学生了解其中存在的区别与差异,教师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寻找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共同点,促使学生对其理解的更加深刻,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推动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发展。
(二)拓展师资队伍,健全体育评价
教师是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基础。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队伍的构建,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促使教师对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形成正确的认知,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教师区分二者之间教学目标的差别,体育课程在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综合能力,但体育运动训练更加注重养成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教师以此作为教学区别,协调二者关系。为学生制定符合其情况的体育教学目标,推动学生体育能力的稳步增高,促进二者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应制定全面的体育评价体系。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共同体现,促使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片面的体育评价,因此教师完善体育评价体系,以多角度、全方面的体育评价系统,考核学生的体育能力。再依据考核评价,调整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的课程结构,促进二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三)丰富体育项目,调动体育兴趣
体育运动项目是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内容的体现,但体育课程中的体育项目安排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而体育运动训练则具有单一性的特征。因此在协调二者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应增加体育项目,鼓励学生学习自身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并在这一过程中,依据学生的选择,指导其进行训练,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项目,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互相促进的发展关系。
结语
体育课程与体育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教学部分,但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致使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难以提升。因此通过应用增加师资力量、完善体育考核系统等方法,帮助二者之间形成互相协调的发展关系,进一步推动体育教育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变其精神面貌,进而达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
[1]包晗.高校体育运动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J].新闻与写作,2016,(07):127.
[2]卓志伟.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及应用前景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5):136-137+142.
[3]张颖,李雷,赵宇.高校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思考[J].中国市场,2014,(47):153-154.
G807
A
1009-8534(2017)06-0163-02
张晨玉,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周圣强
审 稿 人:程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