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之女性接受立场管窥
——以“拒种楼”贴为例
2017-04-13李荣
李 荣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女性文学研究·
网络文学之女性接受立场管窥
——以“拒种楼”贴为例
李 荣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网络文学接受是网络文学研究的一大难点,网络文学接受中的性别立场问题更具有一定的研究难度。以“晋江文学城”之“晋江文学论坛”网友交流区发表的“拒种楼”系列贴为探究对象可知,在当前网络文学接受中,部分女性接受者对当前网络文学创作中普遍存在的男性中心话语和物化女性的取向存在着不满。这种接受态度显示了现代女性随着现实地位的提升而渴望突破传统话语局限、申张女性表达的性别立场。
网络文学接受;“拒种楼”;女性立场;
随着网络文学研究的不断开展,对其独特的创作及传播特征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入。然而,在认同网络文学接受状况复杂性的同时,努力探究其特征仍是研究者不容回避的责任。因此,本文即拟以“晋江文学城网”之“晋江文学论坛”所发表的“拒种楼”系列贴为对象,从微观角度探讨网络文学接受中的部分女性接受者的立场,以便对上述研究领域作一管窥。
一、何谓“拒种楼”
“拒种楼”为网民习惯性称呼,指发表在“晋江文学城”之“晋江文学论坛”网友交流区的系列贴。目前可见之第一帖正式名称为“重开玄幻推荐贴,拒绝种马,大家一起来盖楼”,持续6贴,第7贴更名为“拒绝种马,重开玄幻推荐”,持续7贴,第14贴又更名为“拒绝种马,重开玄幻推荐贴”, 持续2贴,第16贴又更名为“拒绝种马,重开玄幻及各类小说推荐贴”,持续5贴,至第21贴又更名为“拒绝种马,玄幻及各类小说推荐贴,摩天楼2号”,此后以阿拉伯数字依次标注贴子顺序,持续至“摩天楼26号”,共25贴。之所以将该系列贴作为探讨本文课题的研究切入点,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此贴发表于“晋江文学城”网友交流区,就目前而言,“晋江文学城”已成为中国女性网络文学创作最重要的发布平台,其附属的论坛也因而成为影响较大的女性论坛之一。从论坛成员性别成分并结合此贴讨论者的表述,当可确定参与者多为喜好阅读网络文学的女性。即此贴所涉及的群体基本上能够获得较为清晰的性别身份界定,符合话题研究所需要的性别特征。
第二,此贴首贴发表时间为2008-07-14,最后一贴的首贴发表时间为2015-11-05,时间跨度长达7年多,且从其贴名可以看出,此贴之主题此前曾在该论坛发表过,只不过由于网络不稳定等因素致使2008年以前之系列贴丢失,故其实际持续时间应不止7年。也就是说,此系列贴所表达出的观点符合作为研究对象的广度的要求。
第三,最重要的是,从此系列贴贴名和讨论内容来看,此贴贴名虽规定应以玄幻类题材网络小说为讨论对象,但其实际关注对象遍及现有网络小说各种类型,唯一为该贴讨论者始终关注且努力遵循的评述标准只有“拒绝种马”这一项。而尽管“拒绝种马”的表述看似仅为对话题内容的限定,但从目前网络文学创作特征来说,却具有鲜明的性别倾向性,即其表达了对大量以男性为受众的网络文学的批评态度,具有较为明确的女性接受立场,符合作为话题研究对象的范围明晰性的要求。
二、“拒种楼”贴所传达出的女性接受立场特征
第一,“拒种楼”传递了对网络文学泛滥化的男性中心话语表达的不满。
其最明显的表现即是该系列贴“拒绝种马”的宗旨表达。所谓“种马”,搜狗百科这样解释:“原意是指具有优秀基因,用于给母马配种的公马;在文学作品中通常是指一个男人,拥有某种特殊的魅力,让几个或者更多的女人都为了他疯狂,最后都被他征服;或者性能力超常的男人。”①由此产生的“种马小说”,“就是一夫多妻制架构的小说。”①目前网络小说中的符合此“种马”定义的创作极其普遍。在此种小说中,女性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为了满足男性的性心理需求,其性别架构的男性中心和性别不平等意味几乎不言自明。“拒种楼”之女性接受者们也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以下略引用两段评论:
贴17第38楼“一尺二”说:“(男性)的文——包括很多非种马的文,基本上女性只有一种形态——‘美女’。只要出场了一个够戏份的女人,就一定很漂亮,除非那个女人实在太老,否则必定风韵犹存。没有外貌的女性是不存在的。”(2009-01-21发表)
贴20第3203楼“豌豆白”说:“一男性朋友看了另一男性朋友强推给他的《极品家丁》后跟我聊天,说:他大概看了1/3,就出现了12个极品绝色美女,还都围着猪脚(主角)转……”(2009-08-01发表)
在通俗小说创作中,以主角为核心的多角情感纠葛模式司空见惯,一夫多妻制架构小说更是古已有之,并非网络小说所独有。从这个角度看,“拒种楼”对“种马”类小说的批评似乎有些小题大作。然而,如果将网络文学视作当代文学之有机组成部分,注意到其在当下社会的巨大影响力的话,此反应就理所当然了。“网络上的文字更多的真实地表现了作者对世界的知觉,是个人心灵的直接表现。但是这样也造成了网络上的文字趋于情感宣泄,过分地强调某种快感而丧失了理性,普遍缺少诗性自律。”[1]无可否认,网络为不同性别的平等表达提供了相对自由的平台。然而,这种表面的平等背后实则存在着强烈的性别不均衡性。由此反映于文学,则是网络文学中“种马小说”的普遍。而当大量网络小说以“种马”的模式来塑造性别模式,并不断通过阅读者加以传播的时候,就又在无形中宣扬,现有的性别压迫观念。因此,“拒种楼” 对“种马”的拒绝,不仅是女性对既有的不平等性别观念的反抗,更显示了网络世界中女性参与并重新塑造性别话语的愿望。
第二,“拒种楼”表达了对当前网络文学中广泛存在物化女性现象的不满。
如果说男性中心话语模式因性别不平等观念的长期存在而广泛盛行于古今文学并造就了“种马”类性别表达模式的话,其在网络文学中的表现则因当前中国文学创作中消费主义的盛行而变本加厉。在当下有关女性的文学叙事中,“女性身体成为公开满足男性窥视欲的对象与载体。不可否认,当下小说对于女性身体、欲望的描写越来越粗俗、赤裸,仿佛只有这样才显得前卫、时髦,才能吸引读者。更重要的是,由于很多作品并非因需而写,而是为写而写,加之某些男性作家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其对笔下的女性缺乏必要的人性尊重,使之呈现出动物化倾向。”[2]网络文学作为当前文学话语之组成部分,自然难以摆脱这种物化女性的叙事潮流。而尤为严重的是,网络传播的娱乐化和商业化更使这种表达越发粗俗。女性不仅在男性中心话语之下沦为男性陪衬甚至附属物,更有被取消作为人之独立尊严和价值而沦为纯粹消费品的倾向。“拒种楼”之女性接受者就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该系列贴贴5第273楼说:“在种马文里‘女’的人类,作者首先关注的是她们有没有一个或三个器官可供YY,也就是使用价值……其次才是正常人眼里的价值。”(2008-09-03发表)贴22在讨论网络小说所塑造的女性角色特征时,第104楼说:……歪个楼说我特别烦徐公子的女性描写,感觉都是各种肉欲感、充气娃娃感。”(2013-10-14发表)
在这类网络文学作品中,女性存在的意义就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女性存在本身就是男性欲望的寄托,就像物品一样作为众多男性作者和男性读者的欲望消费品。这使其关于女性的描写呈现出几乎千篇一律地重女性外在身体特征描写、重作为欲望客体的色欲描写特征。当前网络文学创作几乎难以摆脱的色情化描写正与此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拒种楼”对于种马小说的拒绝,不是一般意义上对于男性中心话语的拒绝,更是在当前消费主义成为社会主流的情况下对于女性被物化的网络表达。正如贴16第92楼所说:“讨厌种马文,讨厌的是那种物化女性,不尊重女性,扭曲女性心理的思维——或者说文风。”(2009-01-17发表)恰如贴15第45楼所说“接受不了女性被写成一件物体”(2009-01-05发表)。
第三,“拒种楼”在批判网络文学中广泛存在的男性中心立场的同时,表达出对女性自身发展的思考和期待。
“拒种楼”在批判网络文学中受男性中心话语所塑造的女性角色的同时,就已经在实质上传达了对于女性角色应有形象的期待。贴24第102楼引用其所讨论的某部小说中的原文表达了自身的观点:“末世里最不缺的,便是婉转在强者脚下的花瓶。但是花瓶终究会有被玩腻的一天,只要轻轻一磕,花瓶就碎了!女人,做花瓶是没有活路的。想要有尊严地活着,即使是女人,也要拿起武器去面对敌人。无论对方是丧尸,还是人类。”(2014-04-28发表)所谓“花瓶”,正形容出男性中心立场下女性作为附属品的特性和作为物的依附地位,而对之的反感,就更反映了女性接受者表达的,对于网络文学中自立自强、富有独立精神追求的女性的期待。
正是因此,“拒种楼”才会在批评男性中心创作的同时更对女性创作进行了不少批判。顺从并依附于现有世界,试图以外貌为武器获取生存基础,这是大量的女性网络小说普遍存在的创作模式。其内在实质,仍是遵循了男性中心话语对于女性附属地位的规定,更显示了许多女性仍难以在精神上实现个人独立的现实困境。“拒种楼”对言情小说之不满正表达出对女性自身发展的某些思考。
三、“拒种楼”之女性接受立场成因探析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源于身份地位、个体环境等现实限制所带来的话语界限,从而使参与者获得了表达的自由,也使得网络文学在个体的自由畅想中具有了极大程度“满足人类对自由世界的幻想”[3]这种最吸引人的特质。
而也如上所言,“拒种楼”之女性接受者感知到了网络文学创作中的这种性别偏见,并对之进行了批评。然而,此接受现象最有趣味者也正在于此。既然种马小说可以看作是男性性心理追求的反映,且女性接受者也对此点心知肚明,而网络阅读又为接受者提供了最大程度上的选择自由,女性读者既然对之极其不满,则只需要避开就好,何以“拒种楼”之接受者却偏偏要一次次地去男性创作为主的网站“扫文”呢?这种悖论现象本身就值得我们进行研究。我们联系当前网络文学创作态势和女性接受者心理需求,可以探讨一二。
第一,“拒种楼”之内容悖论中显示的是女性随着地位的上升而试图突破传统局限的心理需求。
网络文学的生成与传播和传统文学之间存在着明显不同。然而,站在性别立场的角度,两者却均有着源于性别不平等社会的共同的男性中心特征。在看似自由平等的网络世界,也如现实世界一样有意无意存在着诸多性别划分区域。以“拒种楼”所发表之晋江文学网为例,因其以发表言情类作品为主,故而作家性别以女性居多,接受者也多为女性,故很多人将之视为女性文学网站,男性创作者与阅读者也因此而相应减少。再以国内目前最大的网络文学站点“起点文学网”为例。其网站分类有“玄幻、武侠、都市、历史、游戏、科幻”等,均以文学题材为分类标准。然而,众多分类之中却单列“女生频道”这一以性别为分类标准的站点,设置独特而醒目。虽然女性的阅读自由看似不因此分类而受任何影响,但这种分类本身传递出的心理讯号则好似在告诫女性应去“女生”该去的地方,女性在看似受重视的同时实则被排斥在网络自由接受之外而成为另类。这种划分清晰地说明女性文学及女性文学接受者在当前网络文学创作及接受中的尴尬地位:即女性因其性别地位而依然被列为网络文学世界的“他者”,未能获得与男性相等的身份。
从这个角度看,“拒种楼”就不仅是个偶然出现的帖子,它还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女性网络文学接受者对此种现状的不满。其既有对于女性网络文学创作者未能跳出传统女性多言情这一桎梏的不满,也有女性被从网络空间中挤压排斥的不满,更体现出她们试图参与更广阔的公共空间的渴求。当“拒种楼”的女性接受者试图跳出“晋江文学城”这一女性论坛而去“男性网站”进行阅读时,她们就是在努力突破传统或者习惯上对于女性阅读的局限。即突破将女性局限于言情这一阅读视野的传统局限,在更广泛的文学世界寻找心理寄托和精神满足。
第二,“拒种楼”显示了女性话语权申张的需求。
应该说,“拒种楼”的生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则其偶然中又有必然。在当前网络文学接受中,女性接受群体的数量在日益增长,但面向女性阅读需求的创作则依然以言情为主要内容,这些无法适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走出家庭的女性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女性需要体现和反映自己性别愿望的网络文学表达。而这恰好与当前以男性为中心的网络文学创作特征相冲突。这从“拒种楼”楼名和主楼的表述之矛盾即可看出。其楼名为“重开玄幻推荐贴,拒绝种马”,好似将寻求的网络文学主题限定在“玄幻”类,但在主楼则放宽为“各大书站的好文”,显示出广泛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补充性表达“为告别文荒终极任务而奋斗!本质上拒绝种马”的说明中,既显示了女性的阅读需求,更在“本质上”的用词中显示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倾向,恰恰说明当前网络空间中女性的接受受到了怎样的限制,网络文学创作对于女性群体的性别压迫。因此,“拒种楼”之出现,正显示了在此种压迫下女性试图申张话语权的需求。
“拒种楼”虽发表于“晋江文学论坛”,“晋江文学城”也是目前最大的女性文学网站,但此系列贴关注的网文却多来自起点、纵横等网站,甚至有意无意回避“起点文学网”专为女性设置的“女生频道”中的作品。这种“女性歧视女性”现象,似乎可以从该系列贴常见的评论语“大段大段的感情描写,可跳过”中寻找到解释。情感细腻、对情感的关注常是许多人评论女性创作时常用的语言,但此处却成了这些接受者极力避免的东西。这似乎正说明,这些接受者正在努力摆脱某种传统施加的影响,她们希望能够与其他性别阅读群体一般广泛而不受既定观念限制地进行阅读,更希望能在不同类型的表达中适应其性别期待。
第三,“拒种楼”显示了女性对于网络世界泛滥的色情的抵制。
从当前网络传播来看,网络文学中关于女性的低俗描写和种种欲望表达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网络世界色情泛滥的表现之一。打开网络,色情图片和色情表达随处可见,在网络文学的低俗描写中,女性存在的作用就是为男性提供了欲望的投射载体。网络的自由化成为了部分男性任意宣泄欲望的途径,但其宣泄却是以女性被色欲化和物化为代价的,女性实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男性主导的网络世界的牺牲品。
如果这种书写趋势不加以控制,则以牺牲女性为代价的网络色欲必然会进一步蔓延,并使文学表达所具有的超越性精神内涵淡化,也更进一步降低网络文学的精神品味与社会价值。
“文学阅读看起来是文学传播中的一个环节,但其实是文学生产的终端所在。而阅读本身,内含了接受、学习与教育的多种功能与多重意蕴。如果文学生产的这个终端是浅俗化的,那就使文学生产的意义大打折扣,并给未来的文学发展在受众层面与文化情趣诸方面,构成严重的限制和无形的障碍,甚至诱导包括创作与传播在内的文学生产,向着浅俗化方向倾斜,并使传统文学、经典作品更难以生存与持续发展。”[4]也正是如此,“拒种楼”的接受立场,就在抵制色情的同时更传递出对于现代消费主义流行之下对以色欲作为个性解放的借口,以女性被物化掩盖性别歧视与不平等现象的批判,从而在传递女性接受立场的同时具有了更普遍的意义和价值
注释:
① 依据搜狗百科引擎查询的结果,http://baike.sogou.com/v675335.htm?fromTitle=%E7%A7%8D%E9%A9%AC,2016年4月3日查询。
[1] 谢振国.网络传播媒介对网络文学接受主体的影响及其意义[J].魅力中国,2008,(2):15-18.
[2] 马航飞.异化与物化:近年女性叙事的两种伦理倾向[J].学海,2009,(6):187-191.
[3] 欧阳友权,等.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3.
[4] 武翩翩.中国文情报告2014—2015发布:更自信地讲述“中国故事”[N].文艺报,2015-05-18.
(责任编辑 赵莉萍)
The Women’s Acceptance of Online Literature: A Case Study of “Juzhong Lou”
LI Rong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8100, China)
The acceptance of online literature has been a tricky point in online literary study, and it’s more difficult to study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that acceptance.This can be seen from the essay series called “Juzhong Lou” on the forum of Jinjiang Literature.Study of those essays show that many women readers disagree on the male-centered discourse and the tendencies of female reification.That acceptance style shows that modern women are longing for a breakthrough from traditional discourse limitations and better articulation of women’s standpoints.
acceptance of online literature; “Juzhong Lou”; women’s standpoints
2016-11-30
重庆市教育科学重点规划项目“初中语文德育研究”(项目编号:2016-GX-053)
李荣(1978—),女,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I611.074
A
1008-6838(2017)01-00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