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细节,追求高效课堂
2017-04-13浙江省宁波市象山西周中学315722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西周中学(315722)
李彩变●
浙江省宁波市孔浦中学(315020)
吴利文●
关注课堂细节,追求高效课堂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西周中学(315722)
李彩变●
浙江省宁波市孔浦中学(315020)
吴利文●
课堂教学其实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而每个教学环节又是由一些教学细节组成.一堂课最能体现教学效果的莫过于课堂中那些闪光的细节.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关注教学细节,向40分钟要质量.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谈谈如何关注细节,提高课堂实效.
教学细节; 课堂实效;反思
本学期带徒活动中,师父安排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物质的构成》,由于授课对象为初一的学生,教学时参考了浙教版的教材,教学内容为分子及分子的性质.经过课前设计,课后评课和反思,我深深体会到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首先从教学理念上的更新,再关注课堂的细节,课后反思教学细节,在总结中提升素养,最后实现课堂的真实有效.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关注课堂细节、追求高效课堂的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一、课前精心设计细节,保证课堂教学的流畅
《物质的构成》这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有关细胞学说的知识以后,从更深的微观层次上去认识物质的本质,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并用以解释物质三态转变的实质和物质的某些特性.分子是化学基本概念的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虽初步接受了自然界组成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观念,但分子的抽象定义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要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粒子,真正在他们头脑里建立分子的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方式,课前演示实验,“红色试纸为何变红”设疑激趣,引入课题.教学中设计三个学生活动,1.观察蔗糖;2.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3.请同学们用针筒分别吸入20mL空气和水.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分子间有空隙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示黄豆与芝麻混合后体积减小,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此实验上进行实验设计,酒精和水混合体积减小并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在分子大小的教学上,通过视频播放演示,让学生建构对分子的正确认识.
二、课堂上关注教学的细节,实现课堂的真实有效
1.关注实验教学中的细节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能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激化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物质的构成》这节内容中有很多实验,如何使本节课的实验方便直观的展示,学生又容易操作呢?我反复进行了多次修改.导入时,我做了一个演示实验:红色石蕊试纸变色.用浓氨水使倒扣在上方的烧杯内壁的试纸变色,提醒学生观察试纸变化的颜色和顺序.实验现象为:试纸变蓝色.只有前排的学生积极大声的回答,后排的同学没声音.原因是上课时我的衣服颜色为黑色,教室的黑板为黑色,所以实验现象就不明显.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我将试纸该为浸过酚酞的小棉花团插在铁丝的头上,铁丝下端插在泡沫上,再把泡沫放在玻璃上,旁边滴一滴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整个装置.在做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时,无水酒精用红墨水先染色,教材上是用100cm长一段开口的玻璃管,所用酒精太多,取50mL酒精和50mL水不容易精确量取.我把它改为用试管操作,先在试管中取大约近一半的水,可以先用橡皮筋做标记,而不用准确量取多少mL,再在试管中慢慢倒入已染色的酒精大约一半,再用橡皮筋标记总体积,塞紧橡皮塞.学生经过颠倒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而黄豆与芝麻的混合实验,我也是用橡皮筋做标记,避免了学生离得远,看不清量筒上的刻度,提高了课堂的效果.
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若干尚未引起注意的细节问题,而这些微小的细节问题往往关系到实验教学的成败.为此,正确对待教学中的细节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
2.关注探究活动中的细节
课堂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动态生成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并在关键处、细节处适时给予点拨引导.只有注重细节设计,才能引导学生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
在本课中对于分子运动快慢的教学中先不告诉学生哪杯水是热水,哪杯水是冷水.让学生发现红墨水在两杯水中扩散快慢不同,猜测是什么原因造成后,再让学生用手触摸,比较一下两杯水的冷热.从而得出扩散的快慢跟温度的关系.相比于先告知学生冷水与热水,然后让学生观察红墨水在两杯水中扩散快慢不同,得出结论,我想前者之于学生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事实上这一个小小的教学片段它也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其设计是以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支撑的.
3.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必须热切的关注学生.
本节课中,在做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时,有一小组的学生不小心把试管打破了,水和酒精都洒在了桌上,而这一小组的位置又在教室最后面,旁边都是听课的老师.当时打破了试管的这位同学十分紧张害怕.旁边听课的老师立刻上前帮助这位同学,安慰他没关系.我发现后,立刻给他拿了事先多准备的试管,一起和这一小组的同学完成了实验.课后,与这位同学又进行交流,问他还敢不敢做实验,实验有趣吗?他笑着说敢的,有趣.反思,上课时,如果发现这位同学打破了试管,没有帮助他,安慰他,而是严厉的批评他,或着没有多准备一套器材,这位同学是不是很沮丧,对科学课失去兴趣呢?
三、课后反思教学细节,在总结中提升素养
反思是为了把细节存储于我们大脑之中,师生一起回顾课堂中精彩生成的细节,或是导致课堂教学失误的细节,都是在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能够让师生课后继续思考.
本节教学中,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减小,有的学生体积减小的多,有的学生体积减小的少.实验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很多学生都从实验的细节上去寻找,有的同学认为是自己量取水和酒精的量太少了,有的认为注入酒精时速度太快了……,经过这样的反思,就会激发同学课后继续做实验探究的兴趣和信心,而且在以后的实验中会注意这些导致实验失败的细节.
[1]宋永丽.关注教学细节,提高课堂实效,《新课程(教师)2010年05期》
[2]高翔.化学课堂演示实验之我见《广西轻工业》,2011年 第2期,138-139页
[3]连世杰.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细节处理,文理导航,2012/6
[4]宋永丽,关注教学细节,提高课堂实效,《新课程(教师)2010年05期》
G632
B
1008-0333(2017)11-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