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让初中数学课堂“活”起来
2017-04-13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225734
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225734)
万双龙●
预习让初中数学课堂“活”起来
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225734)
万双龙●
本文论述了学生进行预习的作用,并介绍了进行学生预习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预习;目标;巩固;动笔
按照新课程数学教学标准,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解数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对于数学知识点进行主动探究,从而促进学生们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所以帮助学生们养成预习的习惯就是教师们在平时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单对于如何培养学生们的课前预习习惯进行介绍.
一、明确目标,让学生带着目的预习
初中生对于如何学习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不了解,所以教师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的时候就要给学生们引导,让学生们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预习.教师通过给学生们布置所要预习的任务,让学生们在预习的时候能对于任务产生兴趣,自发的为了研究明白问题而进行预习,从而让学生们不是仅仅为了完成老师的预习作业而只是看一遍书就当做预习的“走形式”的错误预习方式.其中能让学生们最大效率的完成预习作业的方式,就是让教师在课前制定导学方案,给学生们制定学习具体方案,从而把“预习”的概念具体化,大大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培养学生们课前预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课程的时候,就可以课前给学生们发一份导学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在课前利用自由时间完成,比如“平行四边形可以由什么多边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____”、“平行四边形的表示方式( ),平行四边形ABCD可以表示为( )”等问题让学生们通过填空的形式,在课本上找到相应的定义,对于平行四边形进行初步的了解.然后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学生们进行动手操作的问题让学生们们对于平行四边形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比如让学生们通过折叠的方式,试试看能不能折叠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验来对于课堂问题进行主动思考,从而加深对于知识点的把握.对于自己没有弄懂的知识点,在课上就会集中精力听讲,从而提高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学生们的自主研究能力.
二、注重巩固,让学生结合新旧知识
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们要注意让学生们对于从前的知识点也进行及时复习.数学知识的循序渐进的,知识点之间都是互相有关联的,如果对于从前学过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话,学生在进行新课程的学习时也会出现问题,所以在教师给学生们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必须注意在预习任务中加入有关旧知识的复习环节,让学生们思考如果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解决新课中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然后结合新课的知识,对比新的解决方式从而能更好的理解新学的知识点,让学生们在预习的同时能把旧的知识结合起来,很好归纳出重点内容并能积极思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
比如,在给学生们讲解《勾股定理》这一课的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们对于以前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带领学生们把有理数,无理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梳理.例如教师让学生们在数轴上寻找分辨代表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点,提问有关无理数的性质,从而帮助学生们对于过去的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并能发现哪些学生对于上节课的知识点掌握不足,提醒学生们及时查缺补漏.然后再通过给学生们讲解勾股定理的知识点,让学生们比较轻松地记住能构成三角形的各边长度,灵活地掌握常见的满足勾股定理的三角形三边长度,从而对于勾股定理的正逆变换都能游刃有余.
三、鼓励动笔,让学生自主检验效果
数学作为理科学科,是需要大量的运算和练习的,所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们一定要多动脑,多动笔.因为数学是利用数学知识来进行解决问题的,学生们在预习的时候也要通过做有关课程的问题,运用预习的成果解决课本上的相应问题.让学生们能在预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思考从而解决新问题的乐趣,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知识点,让学生们乐于预习,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让学生们进行练习做题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难度设定,给学生们调出一些注重基本概念的问题,保证问题的难度不大,在预习的过程中既能让学生们巩固新的知识点又能在预习的过程的树立信心,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们通过预习,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配合,加强了课堂互动,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们预习课本并给学生们预留一些作业.例如,让学生们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有关函数的图象:(1)y=x-3;(2)x+y=5;(3)y-x+4=0.
通过对于课程的预习,学生们对于这些简单的一次函数的作图是没有问题的,能让学生们对于一次函数的掌握更加熟练,并且进一步提出问题,比如“这些图象的斜率都是多少?”、“这些图象中y值的变化都是什么趋势?”让学生们能对于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加深学生们对于重点问题的印象,在课堂上对于重点知识点就能集中精力,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们明白预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们课下预习能力,让学生们通过预习,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点的讲解有所呼应,和老师产生交流,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们在预习中牢牢掌握知识,在课后也能有更多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G632
B
1008-0333(2017)11-00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