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017-04-13江苏省溧阳市南渡初级中学213371
江苏省溧阳市南渡初级中学(213371)
薛刚华●
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江苏省溧阳市南渡初级中学(213371)
薛刚华●
自苏科版实验教科书试用以来,更加强调提出问题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另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
初中数学;学生;提出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大量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索质人才,必须重视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
(1)在教学过程中,可用科学家的名言,来激发学生提问的动机.如爱因斯坦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李政道教授的“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另外,可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创造发明的事迹,激发学生提问的动机.如果没有黄金分割点的问题的提出,也就不会有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设计的巧妙,也不会欣赏到芭蕾舞演员给人以匀称协调的美感等.由此带来了生活和科技的重大变革.
(2)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要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所获得的信息.凡事多角度思考,刻苦钻研.
二、为学生营造提出问题的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拥有高度的心理自由,并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质疑,大胆提出问题和见解.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要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创新;对于好问但抓不住要点的学生,不嘲笑、不讽刺,要对其耐心指导,让他们在提出问题前先思考,以便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对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旦他们提出了问题,首先要肯定其勇气,然后帮助其分析、解决,再鼓励其以后提出更多的问题;对提出与自己不同见解的学生,应尊重他们,鼓励他们把白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然后共同分析,帮助他们弄清问题;对提出稀奇古怪或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问题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求全责备,应适当加以引导、解释,并找出其闪光点.这样,学生就会克服胆怯心理,无拘无束地用自己的方式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大胆地进行思考和探索,创造性思维就会更加活跃,从而在班级形成一种人人参与提问的气氛,激发出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三、为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
教师应努力创设启发性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如在讲“数据方差的大小”一节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分别让学生猜想两组数据的方差,一组为:99,100,101,98,98.另一组为:1,8,2,11,18.接着让学生动手分别计算这两组数据的方差.为什么大数据的方差比小数据的方差来的小.这一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大脑中立即产生了撞击,思维被激活起来,猜想和事实的矛盾诱发学生提出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实验现象,或让学生阅读资料,形成认知冲突,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
四、发挥教师示范质疑的功能
李政道曾说,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可是现在的学生只会做“学答”.其实学生不会提问,源于教师不善于提问.因此,必须以老师的设问作示范,用问题做引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例如,图形的证明题,在分析时总是层层设问,如:你为了证明什么只要证明什么?已经有了什么所以只需要再证明什么?这使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过程.教师的示范质疑,要围绕学生较难接受、易于混淆、或存在共性问题的内容进行,要重视数学形成过程的分析,注重数学问题方法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启发,才能使学生学会提问.
五、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1)对“概念、定理”提出问题
弄清基本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要把讲清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弄清数学公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各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作为教学的重点.指导学生围绕基本概念和定理提问.例如:教师在学生学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知识后,让学生对此定理提出问题:此定理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等等.学生提出这一系列问题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概念、定理的理解有进一步的加深.
(2)对“解题方法”提出问题
数学教学中,从多角度、多方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教学中,围绕解题方法,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这样几个层面提问:A:题中所给条件有哪些?B:题中所涉及到的概念、定理有哪些?C:题中是否有隐含条件?D:可以从那几个角度去分析问题?E:能否用不同的方法求解?F:若改换一下问题中某些条件其结果怎样?经常进行这些训练,学生便逐渐学会提问和思考,这样既提高了解题能力,又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
(3)联系生活、科技提出问题
数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这个角度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引进与现代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可以允实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赋予传统教学内容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路边的摸球游戏你会参加吗?商场购物送券活动怎样消费更合算?如果你是教练你会根据什么来选派运动员?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这样,不仅能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知识,而且能使学生认识到学有所用,使他们感到提问的价值,从而产生提问的内驱力.
总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当务之急,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这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关键是要靠教师的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营造提出问题的氛围,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指导提出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最终让学生自己有能力提出问题.
G632
B
1008-0333(2017)11-00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