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中的美
2017-04-13汕头市潮阳区贵屿中学陈敏虹
文/汕头市潮阳区贵屿中学 陈敏虹
语文学习中的美
文/汕头市潮阳区贵屿中学 陈敏虹
语文教学它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力;同时又要注重语文这一学科中蕴含的无比丰富的美学因素,寓美于教。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优美的氛围,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对美的事物的具体感知,使学生能够发现美、认识美和理解美。这样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不仅掌握了知识、得到了快乐、受到了熏陶和教育,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健全、高尚的人格,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礼赞生活,从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一、语文教学中各类文体中的美
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生动、形象的。纵观初中语文教材,几乎每一篇课文都能给人以美的陶冶,美的享受,美的启迪。
如记叙文中张弛变化、波澜发展的内容,构成一种摇曳多姿的情节美;栩栩如生的美好人物形象给人精神上的熏染、行为上的效法……
议论文中古今中外,先贤圣哲那些催人奋进、启人心智的言行无不给世界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以思想上的启迪、行为上的鞭策;文中论据和论点的有机契合、水乳交融、相互映衬,无不给人以一种和谐美……
诗歌是人类真情的袒露,它以独到的神韵、优美的意境、含蓄洗练的语言、和谐悦耳的节奏,无不给人以美的陶醉。即使是被学生认为单调枯燥的说明文,也蕴含很多美学因素。如缝合严密的结构、自然巧妙的过渡、精练准确的语言,这也无不给人以美感。
二、让学生发现蕴含在课文中的美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发现蕴含在课文中的美,并能感受、认识和理解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地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不断地创设氛围,通过对美的事物的具体感知,使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得到熏陶、受到教育。如在学习初中第三册第十三课 《斑羚飞渡》,这篇课文细腻地记叙了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全过程。
在教学时,我先有感情地范读全文,在朗读中我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通过音调、表情、手势等不断地传递给学生,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被课文的迂回曲折情节所吸引,深深地沉浸在美的境界中。就在师生感情达成共鸣时,我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有关描述斑羚飞渡画面的段落,然后反复地朗读,品味文中美的地方。
在这以情感人的境界中,学生都能有感而发,有情可抒,即使平时较内向的学生也都能积极地参与发言。
有的说语言美。如作者用了“跑” “跃” “跳” “勾” “蹿跃”等一连串准确的动词,描写了斑羚飞渡的过程;又如作者运用很多比喻句, “……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 “……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等等,这些优美的句子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斑羚飞渡的场景,使读者如亲临其境,深深地感受到飞渡那惊心动魄场面的悲壮美。
有的说精神美。老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心甘情愿地作为跳板,使年轻斑羚能顺利地在空中进行第二次起跳,飞跃山涧、飞越死亡,而自己却坠入深渊,这是一种催人泪下的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学生们都沉浸在美的享受中,并为之感动。正是在这种沁人肺腑的感情激越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教育,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他们的同情心,激发他们热爱真善美,痛恨一切丑恶现象。
又如在学习第四册第一课 《苏州园林》这一说明文时,我先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等景色。列夫·托尔斯泰曾说: “艺术能在任何人身上产生作用,不管他的文明程度和受教育的程度如何……”真的,学生在清晰、鲜明、真实可感的情景中,仿佛畅游其中,他们的思维空间已从狭小的教室进入到充满诗情画意的大自然中去,并能形象地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和艺术美。
学生完全沉浸在美妙的审美时空里,这时再创设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刚刚我们是观赏了课件中的苏州园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中的苏州园林,看看这如诗如画的艺术世界,作者叶圣陶是怎样地用文字语言如实地介绍出来的?
学生在这种优美动人的教学氛围之下,求知欲特别强烈,他们都能主动地投入到作品中去,认真阅读课文,积极地回答问题,抱着享受的态度,轻松愉悦地掌握了说明文的知识。
如语言特点,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又讲究分寸。 “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其中的 “大多” “极少”就用得很有分寸,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如实科学。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古老的藤萝枝干盘曲嶙峋”等等,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赏心悦目地表现出景物的形象。
如说明顺序,非常清晰、很有条理。作者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采用了逻辑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分项地介绍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如说明方法,多种多样、综合运用。为了使说明的事物易被读者理解,作者恰当地运用了摹状貌、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方法。
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艺术美,而且更感叹这篇说明文的语言美、结构美和客观真实的科学美,同时又认识到我国有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厚底蕴的民族文明……在这么优美的情趣之中,高尚的爱国情操会润物无声地潜入学生的心脾,使他们在审美享受中获得思想的启迪。
三、语文课堂中实施美育的教学效果
不断地教学实践证明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科学实验也证明了,人的大脑右半球主司思维,左半球主司抽象思维,科学的发明和创造主要靠抽象思维。但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增强,有助于抽象思维;反之亦然。
其次,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 “要我学”为 “我要学”。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既要注重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又要注重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创设优美动人的教学氛围,寓理于情、寓教于乐,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审美愉悦中主动轻松地学习。
第三,能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提升做人的品位,提高做人的境界。郭沫若曾提倡: “要用艺术的精神来美化我们的内在生活……要养成一个美的灵魂。”学生通过感受语文中的美,从而得到熏陶,受到教育,促使身心健康向上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用美的心灵去发现美的东西,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感到生活是无限丰富的海洋,这样他们会更加热爱生活、礼赞生活,从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