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达人”的词义演变探究日语逆输入的社会文化心理

2017-04-13傅涵青

速读·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语义

傅涵青

摘要:语言与社会共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各种社会现象,伴随着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的相继出现,在特定时期便产生出特定的流行语。“达人”这个流行词经历了从中国传入日本再由日语逆输入的过程,给汉语带来的渗透折射出不同社会背景、社会文化心理。

关键词:语义;日语逆输入;社会文化心理

近年来各种选秀盛行,如“xx达人秀”,平日里诸多游戏“太鼓达人”“捕鱼达人”等都以“达人”“命名”。“达人”这个流行词的词义还是非常明了的,意思是“在某一领域中技术水平高、表现出色卓越的人”,与汉语的“高手”“专家”“行家”近义。中国古汉语中便有了“达人”这个词汇,而该词在演变中又为日语所吸收衍生出了其他词义后,最后又再次成为汉语中的日源词,为当今的年轻人和时尚界频繁使用。本文将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探讨“达人”的词义演变,并探讨日语逆输入其背后蕴含的中国社会文化心理。

一、“达人”在古汉语中的词义

“达”字在《说文解字》中叔辵部:“达:行不相遇也。”“达”这个语素是原有道路通畅的意思。

“达人”最早出现于《论语》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就要尊重别人;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你就要先帮助别人。但此处“达人”是一个动宾结构,而“达人”真正作为词汇出现是在《左传·昭公七年》的“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根据《说文解字》中“通畅”的意思,我们有理由判断此处的“达人”是指的是通达事理的人,可作为“达人”的本义。

而后类似的,在古代汉语中,又有了从这一本义引出的其他相似的义项,如《鹏鸟赋》:“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中指豁达豪放的人。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中指显贵的人,显达的人。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中指达观知命的人,也就是说君子能够看到细微的预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天命,能够审时度势。二、“达人”在现代日语中的意义及用法

日语中“达人”写作“达人”(日语汉字在多年的发展中已区别于中文简体汉字和繁体汉字),片假名为“たつじん”(罗马文:tatsujin),语音也仍与汉语本音相近。但达人这个词被日语吸收后,意义有所扩大,《废辞苑》(1998)在的词条中分了两项:①学术まは技芸に通达した人。[剣の~];②広く物事の道理た通じた人。人生を达観した人。可见,第二项释义“通达事理的人”与中国古汉语是一致的,日本在保留这个义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学问、技艺、武艺等精通的人”的义项。通过在日本最大的搜索引擎雅虎网(Yahoo!Japan)对“达人”一词的搜索用例,选取部分如下:

(1)毛の道の达人を绍介していく。

(2)日本の食卓と伝统と健康を守る鱼の目利言[鲜魚の达人]のサイトです。

除了以上例子,同时还可以找到类似于散步の达人、金鱼の达人、太鼓の达人等词组。无一例外,“达人”在日语中作为词组的使用多以“xxの达人”为主,与现代汉语不同。

日本的媒体和广告业十分发达,达人最早被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广泛运用,比如料理制作、生存挑战之类。而后深受日本文化影响的台湾和香港率先使用了这个新词“达人”,通过杂志和综艺节目,“达人”又逐渐影响了中国内陆。

三、“达人”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

重新吸收日语借词后的“达人”在现代汉语中只保留了日本人赋予的新义项:对学问、技艺精通的人,多为形容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的俚语。一般用法为"XX达人”这样的偏正结构名词性四字短语,与“XXの达人”在日语中的格式有差异,但意义相同,原因大体上是由于汉语两字一拍的节奏感的问题,如“太鼓の达人”在国内被称为“太鼓达人”,都是指打鼓很厉害的人。此词褒义为主,无贬义,并且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四、日语的逆输入现象的原因以及背后的文化心理

从“达人”来看,日语逆输入的流程大概可以分为以下这样几个部分:语源:《左传》(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一输入日本语一输入近代台湾一逆输入到现代汉语

语言借用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中国与日本语言的关系从来不是单向,从日本方面而言,这个国家虽然地域狭小,整个国家的面积还不及中国的一个省份,但日本人在文化传统和文化心态上不会像中国那么保守,没有闭关白守,一味儿地排斥外来文化,不论是对汉语文字的吸收,还是说近代明治维新都可以窥见这个民族的学习精神。借词的输入,与本国的文化心理的影响是息息相关的。而大量的日语借词逆输入,与中国的文化心理有关。

首先,对于一衣带水的日本国,日语以及日本文化,中国是或多或少存在着亲切感的。日本语文化相对于西洋文化于中国而言就少了违和感。而日语逆输入的词汇都是原来中国古代就拥有的词汇,在这个层面而言也更加容易被接受。

其次,文化是经济的反应。中国唐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与经济的鼎盛时期,也同样对日交流的高峰期。文化典籍这个时期大批量地随着使者传人日本。而二战后,日本迅速崛起为亚洲第一,乃至世界经济巨头,日本的高新技术产业、动漫产业、美容服饰行业、等对中国影响深远,这些原因这样直接促进了日语在现代汉语中的逆输入。

除此之外,而这类新词之所以得到广泛的使用,背后也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对于新奇的语言的追求也是日语被广泛借用的一个原因。人们对于语言求新求变,而当代社会的年轻人极度追求个性,表现在语言行为上就是使用与他人不同的语言。而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来说,各行各业出现的达人也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达人文化”,这可以算作是“草根文化”的一次集中爆发,是对精英文化的一种有力冲击。

猜你喜欢

语义
基于街景图像视觉影像语义分割的街区绿视率研究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浅析俄语动词前缀语义的意义
浅论“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语法形式
国内语义偏离的研究现状
语义搭配的辨识与修改
英汉“走” 类动词的语义及词化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