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研究

2017-04-13邓洪昌

速读·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新课标创设

邓洪昌

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创设情境”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教师们都乐意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种教学行为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好动心调动起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可见,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笔者在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下结合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谈谈我的一些教学体会,以供参考。

一、挖掘教材中文本资源,有效创设情境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新教材特别注意选取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素材,精心设计了单元主题图或重要课题的主题图,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图的作用,一是用放大的教学挂图,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静态的情境动态化、具体化。二是要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看懂图意,获取和选择信息,以利于新知识的引入和发现问题。这有别于语文的“看图说话”,这里要突出数学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目光去观察思考,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提出问题。

二、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有效创设情境教学

首先,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留意日常生活,就不难发现,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许多新鲜的事物可供我们数学使用。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我们可以在教室里摆设一个小商店,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如教学“认识位置“,我们可以把教室作为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创设这些情境,都是学生身边的事,熟悉的事,学生怎么能不感兴趣。其次,我们创设的情境也应该赋予一种时代气息,如果还是停留在过去的年代,是很难真正吸引孩子的。

三、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有效创设情境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也就是一种基于经验的认知建构。因而,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一方面随着信息渠道的拓宽,学生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中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通过家长、书本、互联网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这就要求教师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比如:教学“钟表的认识”,一年级学生对于钟面是有经验的,他们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已经接触过整时、几点半甚至更多,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数学现实”去创设情境,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创设情境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情境的新奇,忽视学生的已有认知,造成认知的断裂,这种超越学生已有认知基础的情境也是不成功的。

四、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发现、创新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中,在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后,紧接着要从问题情景中提出问题,问题可以由学生提出,也可以由教师提出,要尽可能由学生提出。如在教学《连加》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用多媒体播放动画,一年级的学生在帮助农民收西瓜,文字显示:一班收了38个西瓜,二班收了45个西瓜,三班收了43个西瓜,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一班和二班一共收了多少西瓜?”有的学生提出“二班和三班一共收了多少西瓜?”还有的学生提出“三个班一共收了多少西瓜?”教师及时点题:“求三个班一共收了多少西瓜?就属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连加》”这就是学生直接从情景中提出问题的实例。

五、制造悬念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一堂数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疑问,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例如,在“毫米、分米的认识”这节课的下课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山西到首都北京的路程有多远,会怎么样?”学生答:“不好量,因为距离太远,路程太长了。”此时,教师设置悬念:“那么,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好的计量单位呢?下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短短几句话,是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有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六、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如《比例尺》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我先出示一张中国地图,告诉学生我国国土面积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从东到西的距离有5000千米,从北到南的距离有5500千米,还有辽阔的海域,以此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生动的形象。然后设问“这么辽阔的疆域怎么能画在这一张纸上呢?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而且所唤起的形象就成为直接激活《比例尺》这一知识点的关键经验,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总之,教学课堂是学生思维生长的土壤,老师的智慧就是阳光雨露。小学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因此,创设合理、科学、有效的数学学习的情境,才能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才能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才能真正发挥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新课标创设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创设未来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