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17-04-13文美琴

速读·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文美琴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甚至可以肯定地说,小学语文的教学皆是以一篇又一篇的阅读课文为基础,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音知识、基础汉语知识、句法语法知识、行为规范知识。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阅读教学中要设置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它对整个教学活动有指向作用,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参考,也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在设定教学目标前,要首先明确一点:设定教学目标,不是要描述教学内容、也不是要描述教师的教学过程或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要表述在学习结束后,学生要做出怎样的表现来证明其所学。这就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制定,至少要有两个方面的标准:明确,要明确的表述出学生的“所学”,即学生在教学后,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具体,为学生要做出怎样的表现进行具体可观察的表述。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学习,主要是对语文基本字词音的学习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整个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始终的,是一种循环渐进的过程。如对默读的学习,在语文新课标中整个小学阶段都有标出,但仔细研读课标,就会发现,它实际上对每个阶段的要求是不同的:1~2年级的要求是“学会默读”,3~4年级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5~6年级的要求是“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小学语文教师要清楚现阶段的关于默读教学目标,就不能简单的表述成“学习默读”,必须要用明确具体的此举表述教学目标,以更好的指导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从具体抓起,指导学生学会各种形式的读。尤其强调朗读和默读。朗读和默读训练的方法不一。指导学朗读训练的方法:首先,指导学生读正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做具体的指导。其次,朗读训练應始终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朗读时机,将对文本的理解与朗读训练连接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阅读教学中指导朗读的方式多样灵活,主要有以下几种:范读、领读、齐读、个人读、分角色朗读等。范读即示范性的朗读,可以由老师范读,也可由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或借助磁带、多媒体音频来代替。小学生的模仿性比较强,范读有利于学生模仿。领读即带着学生读,当学生的朗读水平比较低或阅读内容较难时,需要教师一句句地领读。领读一般旨在帮助学生读正确、读流利。齐读,就是全班同学或一组同学一起读。齐读可以使更多的同学有朗读机会,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如容易出现唱读,不利于边读边思考。个人读包括指名读和自由读。自由读时每位同学都能参与,便于边读边思考。指名读能使老师注意到每位同学朗读时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分角色朗读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朗读课文;这种朗读方式深受学生的喜欢,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实施和开展“探究性阅读”

探究式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自主、合作地进行阅读,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探究性学习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探究性阅读立足于三个维度:开放性、自主陛、挑战性。首先,“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开放性阅读,阅读渠道宽,不仅源于课堂,也延伸于课外。他所追求的目标是在阅读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注重学习的整体目标;其次,“探究性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或是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共同探究问题;最后,“探究性阅读”是一种挑战性阅读,学生探究的过程源于解决问题,之所谓探究说明存在一定未知性,说明存在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尤其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些教师会认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尚且薄弱,并不具备探究能力,其实不然,作为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探究能力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应当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能力,必然受用终身,那么阅读水平的提高更是水到渠成。此外,在引导学生读书时必须注意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学习精读、泛读、浏览、速读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学会使用工具书;指导学生如何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记录的习惯,学会做读书笔记等。

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时学生的个l生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培养学生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让学生形成千篇一律的学习体验,要大胆地为学生提高个性化的发展平台,鼓励学生对文章提出不同的看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这样来培养学生的个陛化阅读,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阅读课文中,要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后,思考问题答案,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阅读和学习课文,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上从主体变成辅导,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对课文提出一些创造性的见解,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自身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理念的今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显重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刻体会这一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结合上述建议实施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策略,定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