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眼窥三国:读谢德新《横看三国——词话三国人物》
2017-04-13朱移山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6年40期
朱移山
谢德新的《横看三国——词话三国人物》把我们带回到三国时代。不同于其他品评三国者从版本考证、史料辨析、艺术结构、人物性格、文化意蕴等角度探寻,谢德新的作品单独拎起其中的200多个人物,尤其是为官者,分类吟咏、解剖、比较、体悟。上自皇帝,下到跑龙套的芝麻小吏,一方面,按君与臣、上与下、同道同门和血缘亲属等社会关系来品评;另一方面,根据年代、阶层、职业、性别、环境等不同,从境遇、行为、心态来分析其境界、才華、性情。
本书最大的原创特色是词吟人物。所选者每人一首词牌,短短几行,人物命运和性格毕现。词牌最适宜于咏叹抒情,每一个词牌有其特有的旋律节奏,或急或缓,或单一或雄浑;每一个体的命运、性格和心态也自然不同,或沧桑或顺达,或峻急或绵柔,或悲怆或欣喜。书中因人选词牌,如根据诸葛亮的“神”与“圣”选用“水调歌头”词牌;根据司马懿的“柔”选用“金缕曲”;根据曹操的“豪迈”则选用“满江红”等等,并且词牌尽量贴近人物的命运、性格和心态。
本书别开生面处是对三国时代洪流中、官场规则下个体官员的生存技巧和人性的揭示。无论哪个层级的官员,本身既是官吏组织的链条环节,同时也是社会网络的一员。中国官员的选拔模式,使得官员首先要做到的是对上负责,即尽忠;做官要为民做主,即尽责;同时,官员身边还有一大批支持和仰仗自己的亲朋,即尽孝、尽义。在现实中,为官的合法性与为官伦理往往发生冲突;忠于职责和坚持法理很难求得平衡,这是千年存在的难题,做人与做官的矛盾几乎贯穿每一个中国官员的从官始终。
(选自《连云港日报》2016年8月23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