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据充实
2017-04-13孙丹庞培刚
孙丹++庞培刚
“论据充实”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一项要求。论据,即立论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所谓事实论据,一般指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所谓理论论据,一般指哲學基本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以及经典名言、谚语和格言等。高考作文写作,只有做到“论据充实”,才能符合“发展等级”要求,分数才会提高。
【技法梳理】
说到“论据充实”,我们的学生往往会错误地理解为尽可能多地使用论据,结果,文章只有论据的堆砌,没有必要的论述和衔接。其实,论据是否充实,不在于数量的多寡,而在于如何选择和运用。所以,要使议论文的“论据充实”,我们就要把论据选择好,运用好,分析好。
一、选择好论据
即作文中要使用有效论据。很多学生的作文中暴露出的问题是论据选择不当。比如:引用的论据缺少真实性,往往选用一些传说、寓言等来拼凑,导致文章论据说服力不强,甚至根本不能成为论据;还有的学生头脑中缺乏材料,动辄使用一些陈旧的论据,老生常谈,缺乏新意;或者因为缺乏论据,只能通篇大谈学习生活或对学校管理的看法。如此等等,都不符合议论文有效论据的要求。如何选择好论据?要在积累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论据进行有效筛选,选择典型、有针对性、能紧跟时代、有一定新意的论据。
二、运用好论据
即筛选出来的有效论据以何种方式在作文中呈现。有的学生喜欢把论据写得非常详细,在叙述事件时描写得很具体生动,这就违背了议论文论据要简洁的要求;也有的学生虽牢记了议论文论据要简洁这个要求,但是在论据呈现时却不能分清各个论据的议论侧重点,导致论据的无效,甚至还影响到整篇文章议论的力度。因此,运用好论据,一要注意简洁性,论据叙述要概括;二要注意指向性,选用的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三、分析好论据
选择、运用好了论据,接下来的重头戏是如何对论据进行有效分析,让论据更加充实。分析好论据,可以让议论文的论辩力度更大,让文章的论辩气势更强,让议论文从平庸中脱颖而出,与众不同。常见的论据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1.假设分析法。在列举有效论据之后,从其正面或反面进行假设分析,以揭示出论点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
试想,如果他在露宿野外的困苦日子里,当他屡遭盗劫,频频绝粮,几乎病危,多次落荒之时便偃旗息鼓,那么,《徐霞客游记》这部巨著岂能问世?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徐霞客游记》正是靠“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换来的硕果。(《说坚持》)
2.例后解说法。表述一个比较长的例子,如果觉得这个例子跟要论证的观点关系不那么密切,这时你就要把它解说一下,或解说它的中心是什么,或解说它与观点有什么关系。比如:
《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寓言,说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东西。自己的儿子与邻居说同样的话,而宋人对此却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论断,究其原因,都是感情惹的祸。邻人出于好心却被认作贼,只是缺少了一份血缘关系,宋人做此论断不但会伤了邻里关系,而且会让真贼逍遥法外,而他丢失的东西也不可能失而复得。片面地强调感情亲疏与事情发展的紧密联系,会使我们走进某些误区,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感情不是保险绳》)
3.因果分析法。在摆出有效论据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如此,便让论据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比如:
为什么古人在面对如此简单的生活时,仍能够喜上眉梢?因为洞察人生的智者用一份淡泊的心态去对待简单,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前,简单也就有了别样的美。芭蕉绿,樱桃红,追不到易逝的岁月,何必让自己短短的几十载春秋戴上重重的枷锁,为何不用一份淡泊的心态去体会生活的美,去体会简单的美?(《话说简单》)
4.揭示实质法。在列举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有效论据之后,紧扣要证明的论点,对事例的意义做深入挖掘,对其进行总结升华,点明这些有效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回扣凸显其论点,从而深化论点。比如:
“千古谁堪伯仲间”的诸葛孔明英明一世,却在街亭这一关键战役中重用本无实才的好友马谡,致使其六出祁山而寸功未建,成为千百年来任人唯亲者之鉴。(论据一)
一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后来却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不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结果落得个“马嵬坡前草青青”的凄凉结局。(论据二)
无论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还是唐明皇善始不能善终,历史都以残酷的事实一次次地告诫我们:人情的亲疏远近足以令人麻痹,令人迷茫,甚至令人昏聩。(《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