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基板小型化微带天线阵去耦技术研究
2017-04-13朱艳玲廖林魏景辉
朱艳玲+廖林+魏景辉
【摘要】 本文研究了共基板小型化微带天线阵去耦技术,用以增加微带天线阵元间的隔离度,从而提升天线阵性能。通过应用调整阵元间距、天线阵元排布方向和采用微波光子晶体结构等三种去耦技术,能够使天线阵元隔离度提高3dB以上,在小型化卫星接收设备研制方面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共基板天线阵列 去耦 微波光子晶体结构 小型化
一、引言
多阵元微带天线阵列作为卫星导航抗干扰终端设备的最前端, 其性能与接收效果直接相关。目前导航设备逐渐向集成化、小型化发展,天线阵列体积相应减小,随之带来耦合增大、增益降低的问题,无可避免地降低了天线的辐射效率[1]。当天线阵元间距小于四分之一波长时,阵元之间的互耦就会变得特别剧烈,并随着阵元间距的进一步减小而急剧增大。因此,在布阵面积受限的天线阵设计中,如何降低天线之间的耦合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
二、去耦关键技术
2.1 增大阵元间距
天线阵元间距直接影响阵元隔离度。增大阵元间距,能使天线隔离度在宽频段得到整体改善。同一个北斗二号B3频点微带天线阵列,当阵元间距分别为、、和时,隔离度数值如表1所示,可以得出结论,阵元间距越大,隔离度越好。
在阵列地板尺寸固定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采用天线阵元小型化设计的方法来增大阵元间距:如采用共高介电常数介质基片设计[2];在贴片上开槽,增加电流路径;短路销钉或器件加载[3]等。
2.2调整天线阵元排布方向
如图1左图所示,天线阵元分布为方阵,阵元之间是平移关系。因此相邻的贴片辐射边平行正对,阵元中心的连线与辐射边垂直,易使微带天线在工作频段产生较强的表面波耦合,使隔离度变差。
如图2右图所示,天线阵形分布为圆阵,阵元之间是旋转关系,相邻阵元中心的连线与辐射边呈45°角,却能使辐射边耦合到的TM模表面波能量减小。
这两种情况下的隔离度曲线如图2所示。可以得出结论,圆阵分布的天线阵元耦合更小,隔离更好,因此小型天线阵优选圆阵分布阵列。
2.3微波光子晶体结构
在共基板小型化天线阵结构中,基板的大小和厚度已定,因此电感量固定不变。而电容主要由小贴片间缝隙电容大小来决定 [4]。针对此特定的天线结构,结合工程实际,采用高阻抗面微波光子晶体结构[5],如图3所示:
在天线阵元间排列5行40列周期性排列的方形小金属贴片组成的高阻抗面微波光子晶体结构,此小贴片阵列与微带天线共面,每一个贴片中心都有一个短路通孔,与大接地板相连,如图4所示。
在光子晶体等效电路中,当小贴片单元间距约为时,带隙中心频率的可调整自由度达到最高,能在相应频带出现较显著的带隙效应[6]。故能很好地抑制基板上的表面波,改善天线间的隔离度。
三、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HFSS仿真模型如图 4 所示:先创建一个共基片的小型化微带天线阵列,基板直径设置为190mm,厚度6mm,相对介电常数 6。四个B3贴片天线谐振在1268.52MHz,其贴片边长为30mm,馈点位置偏移中心4mm,阵元间距为68mm()。
然后设置微波光子晶体结构各项参数:加入5行40列的小贴片正方形,其边长为3mm,过孔半径为0.5mm。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间隙宽度是0.4mm,过孔与过孔之间的距离为4mm。
在不影响天线驻波比和仰角增益的情况下,通过数值算法反复优化,调整各个参数变量,使隔离度达到最优。最终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加入高阻型微波光子晶体的基板呈现出显著的带隙特性,在1.23~1.30GHz出现了明显频率禁带,有力抑制了落入此带范围内的表面波,使其比普通基板隔离度在指定频段改善了3dB以上。
四、结论
通过研究小型化天线阵去耦技术,分析了针对共基板小型化微带天线阵的隔离措施。得出以下结论:增大天线间距,能使天线隔离度在宽频段得到整体改善;固定天线间距,将共基板微带天线阵元呈圆阵分布,其隔离度较佳;应用高阻型光子晶體结构,在采用以上两种措施的基础上,能进一步能使天线工作频段的隔离度提高3dB以上,因此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参 考 文 献
[1] 谢处方.近代天线理论.成都: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7,208~220
[2] 赵菲,董平,柴舜连,毛钧杰。共基板微带天线隔离技术研究。微波学报,2008,24(4):46~48
[3] 钟顺时.微带天线理论与应用.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21~25
[4] Yablonovitch E. Inhibited spontaneous emission in solidstate physics and electronics[J]. Phys Rev Lett,1987, 58: 2059~2062
[5] 林宝勤, 袁乃昌。微波光子晶体电磁特性研究。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2006。
[6] 闫敦豹, 张国华, 高 强, 袁乃昌等. EBG 结构在微带天线阵中的应用[J]. 微波学报, 2005,21(增刊):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