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宋霞帔坠子研究

2022-12-08刘安娜天津美术学院天津300143

收藏与投资 2022年11期
关键词:坠子饰品纹饰

刘安娜(天津美术学院,天津 300143)

一、南宋霞帔坠子

帔坠是南宋墓葬中较为罕见的女性饰品,在墓葬的出土报告中多被认为是香薰类的饰品,后来经过研究被命名为帔坠。其形状多为水滴形或圆形,顶部穿孔,中间镂空,材质多为金银,并在表面刻有各式的花纹,因是系于霞帔下方的坠饰,故名霞帔坠子(图1)。

图1 霞帔与霞帔坠子

帔坠是因霞帔的穿戴使用而被制作出来的一种女性饰品,是宋代的新创产物,其初衷是为了实用。南宋的贵族妇女们在出席一些正式的场合时需穿戴霞帔。为了能够让穿戴霞帔的妇女呈现出端庄、严谨、高雅的形象,古代人便制作出搭配霞帔使用的霞帔坠子,所以霞帔坠子的功能首先是确保穿戴霞帔的妇女在行走的时候,霞帔不会随空气的流动而摆动,其次主要是为了妇女在坐落、起身时确保霞帔能够平坦地贴附在衣服上且自由地下垂,不会产生褶皱,所以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除了实用性外,作为女性饰品的霞帔坠子也有较强的装饰性。虽然霞帔坠子并不大,但是由于它佩戴于贵族妇女的正面,且与霞帔相连,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坠子的材质、造型、纹样也得到人们重视。从墓葬出土的霞帔坠子实物来看,南宋的霞帔坠子多制作精美,体现了南宋匠人高超的制作工艺。

二、南宋外命妇霞帔坠子的分类

霞帔坠子的出现和消失与霞帔形制的演变密切相关,霞帔坠子自宋代出现后,经历了宋、元、明三个朝代,到了清代,霞帔的样式发生了变化,相应的,霞帔坠子也逐渐失去了其实用功能,因此从服饰组合中消失。南宋时期的霞帔坠子已衍生出各种风格多样又独具时代特色的样式。通过对南宋时期的霞帔坠子出土实物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对霞帔坠子进行大致分类。

霞帔坠子的材质主要是金、银、玉这三种,其中以金质居多,原因是霞帔作为命服规制中的一种,其使用群体是具有命妇身份的女性,这部分群体在首饰佩戴方面有特殊待遇,故其佩戴的霞帔坠子多为金饰。

从霞帔坠子的造型来看,在发展过程中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宋代霞帔坠子的造型还没有形成定式,主要以水滴形及与水滴形相近的造型为主,比如与水滴形大致形似的鸡心形、桃形等,少数为圆形,有一件为如意形。南宋时期水滴形制的霞帔坠子以包边而成的居多,圆形和如意形的霞帔坠子则为扣合而成。此外,在浙江新昌南宋乾道五年季氏墓出土的满池娇“心”字纹玉质霞帔坠子是目前仅有的一件无边框霞帔坠子(图2)。故从南宋出土的霞帔坠子的整体造型来看,我们可将其按照包边形、扣合形、无边框形三种进行归类。

图2 满池娇“心”字形帔坠

从霞帔坠子样式来看,可分为单一坠饰和组合坠饰两种。早期的霞帔坠子都是单独使用于霞帔的下端,发展到明代时则出现多件组合霞帔坠子。此类型的帔坠多使用于霞帔中段胸腹处及霞帔的下端边缘等处。组合形制的帔坠在宋代并未发现,主要以上海地区明墓出土的霞帔坠子为典型代表。组合式的帔坠较单一帔坠更小更轻,因此其更多是起到装饰作用而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从霞帔坠子的纹饰来看,南宋霞帔坠子可分为单一纹饰和组合纹饰两种。单一纹饰的霞帔坠子主要是用花卉纹、云纹、缠枝纹样等填充帔坠表面,纹饰单一,多为重复的单元纹样。比如出土于浙江湖州三天门南宋墓的镂空缠枝卷草纹金帔坠(图3)。此帔坠的纹饰就是由四组卷草纹构成。组合纹饰则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构成的纹饰图案,其中在现出土的帔坠中,以鸳鸯和荷花两种纹饰相结合的“满池娇”纹饰最为常见。组合纹饰相比较单一纹饰的帔坠,其纹饰更为丰富,整体画面更为生动,寓意表达更具有指向性。

图3 缠枝卷草纹金帔坠

三、南宋外命妇霞帔坠子的特征

(一)审美特征

现出土的南宋霞帔坠子长度都在10厘米左右,体积不大,但是每一件霞帔坠子都制作精美,可以体现南宋金银饰品制作工艺之精湛。

1.造型简洁之美

南宋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在首饰造型方面,一反唐代的雍容华贵,继而高雅秀美,提倡简洁。从出土的南宋霞帔坠子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霞帔坠子的造型主要有水滴形(或其变化形态)和圆形两种,其中以水滴形居多。水滴形的流线型外观比其他形状看起来更为轻巧美观,而且霞帔坠子是悬挂在霞帔底端,为了使霞帔能平坦地贴附在衣服上自然地垂下而被制作出来的,水滴形的造型因其本身带有自由下落的感觉,所以作为霞帔坠子的造型最合适不过。佩戴霞帔坠子的命妇群体们希望通过着装或者饰品把自己归为某一类型的人,这一点也体现在霞帔坠子的造型上,水滴形即为这一时期霞帔坠子的主要造型。到了明代,霞帔坠子的造型比较丰富,以水滴形为主,又增加了马蹄形、蝴蝶形、如意形和六边形与瓜果形的组合等。

2.工艺精湛之美

宋朝手工制造业相当发达,金银器制作也是如此。在制造工艺上,南宋的金银饰品同金银器皿一样,多用锤鍱、像生、镶嵌等已经发展成熟的诸种工艺,对于霞帔坠子的制造,则以镂雕工艺为主。工匠们在制作霞帔坠子时为了减轻其重量,并且增加其美感,多是采用金银镂雕技法,通常还会与其他工艺巧妙结合。如出土于湖北黄石河口镇凤凰山的南宋吕氏墓中的双鱼纹霞帔坠子,就是运用了透雕与浮雕相结合的工艺,生动刻画了两条鱼跳跃出水面的场景。南京市幕府山的凤凰牡丹纹金帔坠(图4)图案繁杂,制作精美,工匠用锤鍱、镂刻工艺打造出虚实相间的主题纹饰,使得纹饰具有浮雕般的效果,纹饰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图4 凤凰牡丹纹金帔坠

3.纹饰象征之美

宋人尚雅,即便是生活用具也十分精致,命妇们对自己的首饰要求极为极致。在首饰的材质上,多为金、银、玉、珍珠等;在装饰题材上,纹样元素趋向生活化,除了传统的吉祥纹样外,纹样多来源于自然风景和世俗生活。南宋出土的霞帔坠子图案元素为荷叶、莲花、卷草、竹叶等植物纹样,和龙凤、双鱼、鸳鸯等动物纹以及一些特殊纹样如“转官”纹、“心”字纹、“寿”字纹、钱纹等。受画院写生花鸟画的影响,宋代纹样造型写实性极强,如镂空牡丹花卉纹金帔坠(图5),对于牡丹的刻画面面俱到,注重花朵、花瓣、花茎的细节雕刻,生动逼真。

图5 牡丹花卉纹金帔坠

(二)功能特征

1.实用功能

因穿戴霞帔而出现的霞帔坠子,其初衷是实用。霞帔在穿戴时将长带绕过脖颈,搭在肩上,霞帔坠子作为两条长带尖端的扣结,可以使霞帔更好地披戴在肩上,不会左右偏移且不易滑落。又因霞帔坠子自身有一定的重量,命妇在霞帔上挂戴霞帔坠子后,在其落座或者起身时,因重力影响可确保霞帔平坦地贴附在衣服上且自由下垂,不会产生褶皱。

此外,关于霞帔坠子是否具有香薰作用,这一点还存在争议。早期出土的霞帔坠子,由于没能确定是否与霞帔搭配使用,且因其造型是内部镂空的,所以被人们误以为是装香薰的物件。后由于出土的霞帔坠子都系于霞帔下端或是被放置于死者脚部,因此被证实为霞帔坠子,而且从帔坠中并未发现香料等实物,故帔坠作为香薰这一功能被否认,但是在出土的个别帔坠中有发现绸袋,而且霞帔坠子的造型与唐代出土的银质球状香囊(图6)极为相似,都是内部镂空,两半扣合,且穿戴霞帔的贵妇们多为帝王权贵的配偶,随身配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帔坠内装入香袋,可谓是一举两得。故笔者认为,霞帔坠子的香薰功能还待进一步考证。

图6 银质球状香囊

2.装饰功能

作为女性饰品且多被贵族妇女佩戴的霞帔坠子多佩戴于服饰正面,且与霞帔相连,必具有一定的装饰功能。上文提到,宋人尚雅,命妇们对首饰有着较高的要求,故对霞帔坠子的装饰尤为重视,南宋手工艺人用透雕、錾刻、锤鍱等基本制作工艺在霞帔坠子表面打造出生动形象的纹饰,使得具有镂空效果的帔坠更具层次感和空间感。虽是一件小配饰,但制作精美,更注重细节刻画,使帔坠具有更强的装饰性。有的帔坠还会在基础的金、银、玉材质上镶嵌宝石来加以点缀,显现出雍容华贵的效果。精湛的制作工艺加上巧妙的设计,打造出精美华丽的帔坠。

南宋出土的一件鸳鸯莲花纹金帔坠,此帔坠在造型上与同时期的其他帔坠不同,其没有边框,且不是常见的水滴形态或与水滴形类似的形态,而是因势造型,整个帔坠的上半部分为鸳鸯形状,下半部分为莲花形状;且最重要的是其重量不足5克(南宋霞帔坠子基本在10克以上),因其重量轻,并不能很好地起到压脚的作用,所以此帔坠的装饰功能大大超越了实用功能。

3.政治功能

从霞帔坠子的发展和传播来看,南宋朝廷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霞帔坠子自上而下普及的主要推动力。由于霞帔坠子是社会上层妇女群体所佩戴的饰品,从实用主义出发的霞帔坠子,逐渐转为一个身份的符号,霞帔坠子最大的功能也由实用功能转变为政治认同功能。贵族妇女佩戴霞帔坠子以表明自己命妇身份,作为随葬品的霞帔坠子能够反映墓主人家族的财力与实力,也能表现家族对于死者身份的张扬。

四、结语

霞帔坠子的出现和消失与霞帔形制的演变密切相关,作为宋代新创产物的霞帔坠子,因搭配霞帔使用而出现,至清代,霞帔发展为与补服相融合的坎肩式服装,故不再需要佩戴霞帔坠子,霞帔坠子也因此从服饰组合之中消失。因其形制多样、纹饰生动、制作工艺精美,能够反映社会审美和宗教信仰,虽流行时间不长,但也是古代金银饰品的杰出代表,闪耀着独特的时代光芒。

猜你喜欢

坠子饰品纹饰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BLOOMHUB饰品买手店
雕漆纹饰的修复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梳理·调查·建议
混泥土是怎样工作的?
饰品
项链
饰品与灵感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