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模式对香瓜产量、品质与效益的影响
2017-04-13赵小兰胡强唐毅增秦东
赵小兰++胡强++唐毅增++秦东
摘 要:开展以桂北香瓜传统的窄畦单行种植模式作对照,与改进型宽畦双行种植模式进行比较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宽畦双行种植模式比对照的传统窄畦单行模式增产38.0%,667 m2纯收入增加3 353.1元,效益提高66.4%,差异极显著;每株平均结瓜数、平均单瓜质量、单株产量、折光糖含量、果肉厚度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明显,2种模式的果形指数也无明显差异,说明宽畦双行种植模式既提高了香瓜产量又保持了香瓜原有品质风味,是一种能兼容产量和品质的理想模式,可在当地香瓜生产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香瓜;种植模式;产量;品质;效益
香瓜是民间对传统薄皮甜瓜的称呼,是桂北乃至广西的主栽品种,是农民增收的渠道之一。桂北香瓜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约700 hm2,以“荔浦香瓜”而闻名。传统的窄畦单行种植模式基本苗种植少,产量低,效益低,使得香瓜种植增收的亮点不够突出,农民种植香瓜积极性不高,不利于香瓜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提高香瓜产量方面着手,使农民真正看到种植香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本试验以白铃香瓜品种嫁接苗为材料,通过改变种植模式,将传统的窄畦单行改为宽畦双行进行种植,合理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密度[1],并对2种模式下香瓜的产量、品质与效益进行比较,以期为桂北地区香瓜生产制定标准化栽培模式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来源
以露地栽培白铃香瓜品种(桂林市蔬菜研究所自主品种)与强力士南瓜砧木品种的砧穗组合嫁接苗为试材。
1.2 试验方法
①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春季在桂林市蔬菜所科研基地进行,供试土壤为偏酸黏土。砧木2016年3月14日采用60孔穴盘点播、接穗3月16日采用育苗盘撒播,3月23日嫁接(插接法),4月17日定植。试验共2个处理:宽畦双行种植模式与窄畦单行种植模式(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90 m2(15 m×6 m)。宽畦宽2.25 m,沟深20 cm,株行距0.45 m×2.00 m,每小区100株;窄畦宽1.33 m,沟深15 cm,株行距0.45 m×3.00 m,每小区67株。2种模式均采用露地加地膜覆盖爬蔓式栽培,瓜苗植于畦中央。
②田间管理 试验采用统一的田间管理,基肥:定植前7 d,结合整地开沟,每667 m2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40 kg、硫酸钾15 kg、果蔬一号(桂林市百事达生物肥料)40 kg、有机质磷肥(福泉市福达磷化工)50 kg。追肥:定植后5~7 d,每
667 m2施尿素5 kg+过磷酸钙15 kg浸提液,对水浇施,促使瓜苗早生快发。4片真叶时第1次摘心,留2条健壮子蔓,子蔓长到0.5~0.8 m(5~11节)时第2次摘心,留3~5条孙蔓结瓜;其他管理同常规。
③测定项目及方法 a.测产方法。6月2日至7月19日分批采收,测统各小区产量。
b.坐果情况调查。记录雌花始花日期、果实始收日期、果实终收日期,每株平均单瓜数、单瓜质量,测量最高单瓜质量。
c.果实性状调查。果实成熟后,每个小区随机取10个瓜,用手持式折光仪(上海淋誉,0~32%)测定其中心和内壁折光糖含量,用三量量具0~150 mm电子数显卡尺测量其纵径、横径、果肉厚度,并计算果形指数(果形指数=横径/纵径)。
d.数据分析软件。农业田间试验统计分析软件SAE 5.0(张仲保)。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模式对香瓜开花、坐果的影响
宽畦双行模式,每667 m2种植苗数741株,比对照多247株,雌花始花日期、果实始收日期比对照晚1~3 d;每株平均坐瓜数、单株最多瓜数、平均单瓜质量、最大单瓜质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有减少趋势[2~7],宽畦双行比对照低,但差异不明显(表1)。这些差异主要是2种模式种植量不同所致。
2.2 不同种植模式对香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折光糖含量是衡量香瓜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3~5]。宽畦双行的折光糖含量、果肉厚度比对照低,但差异不明显,两者果形也无明显差异(表2)。说明随着种植量的增大,香瓜的果肉厚度和折光糖含量呈下降趋势[7]。
2.3 不同种植模式对香瓜产量的影响
合理提高种植密度是生产上提高香瓜产量的主要措施[4~6], 适当增大种植量有利于产量提高[7]。种植量大的宽畦双行产量比对照高,增产率达到38.0%,两者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表3)。
2.4 不同种植模式对香瓜效益的影响
香瓜种植效益首先取决于产量[1~6],通常产量越高效益越大。由表4可知,每667 m2纯收益种植量大的宽畦双行模式要比种植量小的窄畦单行模式高3 353.1元,增效66.4%,差异极显著。尽管在种苗、人工、农药、肥料、农膜等投入上前者要高于后者,但对效益的影响不大。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宽畦双行种植模式的产量要比窄畦单行模式明显提高,但果实品质、外观无明显差异。说明合理增大种植量,有利于促进香瓜产量的提高[3~5]。
折光糖含量是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4],随着种植量的增大,果实的折光糖含量、果肉厚度有下降趋势。试验表明,适当增加种植量对香瓜折光糖含量和果肉厚度没有明显影响,基本能保持香瓜的原有风味品质。
每株平均坐瓜数、单株最多坐瓜数、平均单瓜质量、最大单瓜质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有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种植量增大导致田间通风透光差,不利于植株干物质积累。
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种植香瓜的最终目标[1~4] 。正常情况下,产量和效益是成正比的,换言之,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种植模式,取得最高的产量及最佳的品质才是理想的模式。宽畦双行种植模式之所以比窄畦单行模式在经济效益上有显著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单位面积的种植量,而且种植量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既提高了产量又不影响品质。如果种植量过大,导致通风透光不良,植株徒长,干物质积累少,造成坐瓜数低,单瓜质量小,产量低,商品性差,效益也低;种植量过小,虽然单瓜质量大,但数量少,产量低,效益也低。该试验仅就宽畦双行种植模式和传统的窄畦单行进行了比较试验,至于什么样的模式、什么样的整枝管理方式才能使香瓜產量与品质达到合理结合、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徐志红.怎样提高甜瓜种植效益.1版[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2] 梁武旺,陈玉冲.不同栽培模式对薄皮甜瓜采收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3):36-38.
[3] 黄伟,张俊花,陈建新,等.不同种植密度对薄皮甜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8(10):1-4.
[4] 吴宇芬,陈晟,赵依杰.种植密度对保护地嫁接甜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1(14):40-41.
[5] 刘雪兰,邓德江,曾雄,等.不同定植密度对薄皮甜瓜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J].北京农业,2008(18):8-10.
[6] 徐晨光,王国华,张国良,等.厚皮甜瓜种植密度和整枝及留果方式试验[J].上海蔬菜,2006(5):91-92.
[7] 蓝新禄.不同种植密度对薄皮甜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 北京农业,2015(1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