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2017-04-13林秀德
林秀德
摘 要: 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上或形式上有一定相似点的文章加以对比,有分析的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之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结构层次、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诸方面的理解。
关键词:比较阅读 同比 异比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118-01
比较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之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结构层次、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诸方面的理解。下面,我以中学语文教材为例,着重从小说鉴赏中人物、情节、环境、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谈谈比较阅读的一些方法。
一、求同比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同比就是找出几个知识点中的共同点。这是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学会认识事物规律性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诗的结尾写道:“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里松柏梧桐、枝叶交加、鸳鸯相向、叶叶和鸣,象征焦、刘二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寄托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这一情节与关汉卿的《窦娥冤》和冯梦龙的《灌园叟晚逢仙女》的结尾都有相似之处。窦娥临刑前对天发下“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亢旱”三桩誓愿都应验;秋先被恶霸张委迫害,花神出来惩治这两个恶人,所以,在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时,我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希望窦娥的愿望实现吗?”学生都说当然希望了,我说所有善良的人们都希望,这叫“于事理不和,为人情所求”,在我们所知道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这样的结局,如牛郎织女的“鹊桥”,梁祝的“化蝶”等,我们读了以后相信它符合生活的真实,正是这些浪漫主义的写法,创造了浓郁的悲剧气氛,使主题逐步的深化,构成了全剧的高潮,充满了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这样我们才能理解鲁迅先生在小说《药》的结尾处,“凭空”给夏瑜的坟上添了一个花环,这不能说作者没有考虑到读者的心理愿望。
通过这样的求同分析,学生在环境描写对表现小说的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方面的知识就很容易理解了。求同之妙,可以使学生从归纳比较中,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性,从而完成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通过对比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刘勰《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一个人生活阅历多了,人生的经验也就积累起来了;同样如果你看得多了,视野也就开阔了。其次,比较阅读能适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达到德育、美育的目的。语文学科的特点除工具性外,还有人文性。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不但能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还能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得到美的享受。比较法是一种能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善恶不辨美丑,提高思想的好方法。又如同样一首《卜算子咏梅》,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让人感受到孤独寂寞的悲剧美,而毛泽东同志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让人感受到乐观的积极的崇高美。而在学习《鸿门宴》时,则可以走出课文的框架之外,看一看后人对项羽的功过是非的评价。总之,在课文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的自由选择可比较的材料,确定比较点,是能收到很好的成效的。
二、求异比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求异思维具有不拘泥于常规俗见、追求新颖独特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运用求异比较教学,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时,如果用求异比较阅读法来理解人物形象,就容易得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对儿子的革命行动毫不理解,她在给儿子上坟的时候,脸上“现出羞愧的颜色”,“硬着头皮”,以至对别人在清明节偷偷地献花环悼念儿子做出一种“他们冤枉了你”,“今天特意显点灵”的唯心主义的解释。这一细节描写,一方面反映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毒害和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对人民群众进行广泛的革命宣传,使他们不理解革命。把《药》中的夏四奶奶和《母亲》中的尼洛芙娜比较,可以看出两者都有女性温柔善良的性格,都是身为人母。但是两人的思想截然不同:夏四奶奶是旧中国封建社会的受害者,思想愚昧迷信。而高尔基的母亲尼洛芙娜同样是遭受社会的压迫,但她开始觉醒,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革命,是一个光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
又如,我们把《爱莲说》、《荷塘月色》和两篇同是写莲花、赞莲花的课文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两者在文体上,分别是议论文、抒情写景散文;从内容表达上说,《爱莲说》借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寄寓自己的高尚的情操。《荷塘月色》则是通过月下荷塘及塘上月色的生动描绘,表现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之情;
在教学实际中,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的运用可能因具体情况不同而各有偏重,但在许多时候,两者常常是并用的,以便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比较阅读不但适用于文学作品,也适用于其他文体。如议论文可以从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诸方面进行比较;说明文在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也可以进行比较。比较阅读可以从内容上,也可以从形式上,但无论从哪方面都要注意他们的可比性,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选择好比较的对象,确定好比较点。做为语文教师要善于从不同体裁的作品中发现他们在内容或形式上的相似点或相异点,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比较阅读才能使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切忌盲目进行,让学生山南海北纵横乱谈,如果这样就太荒唐了,根本达不到阅读的目的。
通过比较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联想、分析、概括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提高语文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梳理水平,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
[2]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