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缤纷练习”为着力点,促进英语有效教学
2017-04-13吴妙华
吴妙华
【摘要】把练习穿插于新授教学的过程之中。新授前的“热身”练习;新授中的课堂练习;新授后的作业练习。通过练习的布置,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学好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缤纷练习 有效教学 自信心 运用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练习,要尽量避免集中练习,要把练习穿插于新授教学的过程之中,每教学一个新知就应当及时安排练习,学生学到哪里就练习到哪里。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当堂练习的质量,做到及时反馈、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而且还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浅谈我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以“缤纷练习”为着力点,促进有效教学。
一、新授前的“热身”练习
Warm-up,热身环节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英语教学活动中;第二个就是通过热身活动,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新的课文内容中。这种“全民总动员”式的有针对性的长期反复练习对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及归纳总结的能力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热身活动设计时要注意适切性。在小学阶段,特别在中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教师要特别关注活动的趣味性,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幼小的孩子快速投入课堂学习中。
2.热身活动设计时要注意连续性。小学英语课时少,连续性不如其他一些学科,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课文内容越来越长,学生的知识量越来越多,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的重复课文内容或是就课文内容进行简单问答,而缺乏语言理解和交际的过程中个人意义的建构,就无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学习成效也不高。所以,在设计热身活动设计时,可以适当联系前面的内容。
3.热身活动设计时要注意逻辑性。教师如果能够抱有终身发展的理念,就不会让学生停留于复习歌谣、互问互答的层面上,而是顺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设计越来越高的“桃子”让他们跳一跳,摘一摘。如复习课文时,使用更多的特殊疑问词来发问,让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复述课文。
二、新授中的课堂练习
1.词句练习。新教材强调“在用中学,积极地运用语言,而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为此,我设法通过有实际意义的,饶有趣味的,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活动进行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善于把以课本为中的练习活动向以生活为中心的练习活动转化。交际性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的设计和组织是否成功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1)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掌握是否充分;2)教师设置的情景或主题是否与课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当学生接受这种有序的、台阶式的练习后,便可使其学习任务变得容易。
2.书面练习。书面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长久集中,教师在上课时总是采用同一种练习形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而在设计时要注意经常变换练习的形式,保证学生情绪一直高涨,不致兴趣衰减,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当然,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级、年龄特点,英语水平,设计出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动起来,有事可做。如我在教授4A Unit6第三课时时设计了一个配对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可请学生看图选择与图画相关的一个句子。如,Heres a glass of juice for you.
三、新授后的作业练习
课后练习仍然是对基础知识有益的巩固与补充。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体现教与学的统一。因此,我们在布置课后练习时,务必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亦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可见这一原则是相当重要的,在练习中,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练习,让学生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不至于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疲惫。
2.把握练习的针对性。针对性是指练习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紧扣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后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巩固。离开教学目标而设计的练习对教学是一点益处也没有的。教学目标是整节课的“指挥棒”,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它而展开。如果设计过难过偏甚至与本知识点无关的练习,对本知识点都没有益处,甚至起到相反的结果。
3.体现语言的交际性。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而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可以把英文歌曲唱给家长听,把会话中的主要句子与同学、家长进行交流等。
4.考虑学生的层次性。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学生,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布置练习时我们也不能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难易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去做,确保优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能吃饱”。因此,分层做也是相当重要的。如基础较好的优秀学生,在五、六年级时,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些寫短文之类的作业;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一般只要求听懂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完成必要的抄写、背诵就够了。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和技能,必须自己学会学习、学会评价。缤纷的课内外练习,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教师要通过练习的布置,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学好英语的能力,而不是害怕或者厌恶英语,从而树立信心去培养语感,使英语这门学科能学以致用,提高自身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