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使用
2017-04-13张静
张静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具;使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107—01
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教学中学具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课堂中,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践者。而小学生在此阶段处于抽象思维和接受能力较弱的阶段,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有一定难度。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操作能力,教师应当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观看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下面,笔者结合数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使用。
一、合理使用学具,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力。而合理利用学具,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符合“在玩中学”的理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学具,让他们在操作过程中获取知识。
例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剪出任意一个三角形,探究三角形的三个角通过折叠可以组成一个平角。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有学生提出折不出来或者不会折,这时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引导,辅助学生探究,从而帮助他们找到折出平角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二、有效使用学具,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 “感知——表象——概念”这样一个过程,而学具操作符合这一规律,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获得感性认识,形成知识理解的表象,还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探究,从事物的表象概括出其本质特点,进而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一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先把8个梨(图片)分成两份。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四种结果:1人得1个,另1人得7个;1人得2个,另1人得6个;1人得3个,另1人得5个;2个人各得4个。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后讨论:对比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发现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 “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操作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促使他们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点就是每份“同样多”,从而形成数学概念。
三、注重教学时机,适时总结操作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的操作是最重要的过程,也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过程。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要尝试归纳和总结,提炼操作的使用步骤,促使把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注意把握教材内容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教学过程中操作的时机與策略,确定操作的步骤与规则,设计操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和思考的问题。
如,“倍的认识”是低年段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如下操作实践练习:让学生第一行摆两根小棒(这里明确强调两根是一份,要两根同时在一起拿出来,摆成一堆),第二行也是两根小棒是一份,摆三份,摆完后问:“第一行的两根小棒是几份?第二行两根摆了这样的几份?”学生回答后,又强调:“第二行有这样的三份,因此第二行就是第一行的3倍,也就是说,第二行是3个2”。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接下来让学生运用实物卡片进行了练习,巩固认知,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学具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其使用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学具。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