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2017-04-13权林涛
权林涛
【关键词】 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2—0104—01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让学生敢想、会说是基础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敢想。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问题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去想问题。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说错的不要马上给予否定。其次要让学生会说。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一般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说,让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慢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课堂中要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
二、创建开放型课堂教学环境是关键
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它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氛围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开放型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新思想,即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这是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条件。
1. 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
教学就是教学生会学,一个好的开放的教学情境是衡量一节课是否开放的必要条件。例如,教学“比多(少)求和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出示了这样一个题目:果园里有梨树1480棵,桃树比梨树少280 棵,问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笔者在教学时没有直接单一地让学生解答,而是让学生自己来编出多个以最后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这样采用开放性的编题引入,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认识这类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横向联系,从整体上把握解题规律,同时又训练了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获取新知识的愉悦感。
2. 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
(1)条件不唯一。就是学生先对题目从不同角度补充条件,然后解答,这种训练在教学应用题时使用较多。(2)问题不唯一。就是让学生在补充不同问题中,得出不同的解答。(3)解法不唯一。就是一题多解,思考方法不一样,它的解题策略也就不一样。(4)答案不唯一。就是一道题目有多个解答结果,而且大部分题目在解出不同结果的同时能总结出解题规律。通过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辨证思维,而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有利于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三、指导学法是重要条件
在低年级应将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观察方法上。新课本提供了大量的图画、图形、直线、线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反映在观察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特征(注意力易分散,观察事物时随意性强;情绪易变,兴趣横生,观察事物时具有易变性;浮于表面,粗略笼统,描述观察现象时带有主观性等),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图形。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图,了解图意和要求,按顺序观察;按方位观察(指导学生分清方位并能用上、下、左、右等词语进行描述)。2.按图意要求,会操作学具,并能按图意组织语言表述操作过程。3.按图意要求会填数、填符号或计算。4.能明确图里标明知道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在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本中提供的学习方法,来理解概念与规律。通过实际的操作,尽量引导学生依据课本去动手、动口、动脑,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发挥信息技术手段是重要途径
小学数学中的很多知识点,对初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设备、教学方法,很难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比如,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展示,或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
比如,在进行“圆柱的体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动画展示中,理解了圆柱体的体积类似于长方体的體积,即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学生在理解这个公式推导过程的同时,掌握了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对比法。还可以利用相关软件,让学生在家利用网络完成自学过程,然后给家长讲,这样学生会逐渐具备自学能力。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