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
2017-04-13丁玉杰
丁玉杰
[摘 要]当前,中职物流管理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等。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要转变授课模式,合理地设置课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物流管理教学水平。
[关键词]就业;导向;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122-01
最近几年,物流业正在以惊人之速向前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国院校培养出更多的业务素质好、专业知识扎实的创新型物流人才,中职院校也不例外。通过对如今我国中职物流管理教学基本情况的分析研究,不难看出,物流管理教学还没有真正和学生就业需求、社会发展实现紧密结合,甚至有时还出现了脱节问题。为此,我国有必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中职物流管理教学工作,促使中职物流管理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充分发挥出来。
一、目前中职物流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滞后
如今,在我国中职学校物流管理教学课堂上,大多数教师依旧侧重于向学生讲授物流专业理论知识,很少会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这无疑会造成课堂缺乏趣味性与活力,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影响,相应的教学成效也会大打折扣。为此,学校要与有关物流企业积极沟通,为物流专业学生打造专业的实践场地,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实现学习与工作的对接奠定基础。
2.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堂中传授的知识理论性普遍较强,再加上该专业的专业性强,若教师在课堂上盲目地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则将难以全神贯注地听课。倘若教师降低难度,既不能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有关的物流知识,也无法满足目前物流企业的有关需求。为此,在中职物流专业教学中,要把落后的、缺乏实用价值的知识略去,以新型的教学内容迎合学生的需要。
3.师资力量薄弱
作为最近几年刚兴起的行业,物流行业急需大量专业人才注入。然而,中职学院的物流专业人才储备并不充分。纵观当前我国物流专业教师,其以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毕业生或者本科毕业生居多,这部分群体往往缺乏丰富的物流从业经验,导致中职物流专业的学生难以得到实践借鉴机会。
二、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策略
1.转变授课模式,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物流专业的教学和其他专业的教学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国家针对中职学校开展物流管理教学做出了明确规定,即各个中职学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确立与之对应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比方说,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教学案例,促使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得以提高,同时,积极采取情境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2.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合理地设置课程
中职学校开设物流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并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投入全部心力应对工作中的挑战。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当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目前物流企业所需的能力与相关知识,充分结合专业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中会碰见的挑战。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知识教学,另一方面要开设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专业素质的实践课程,加强学校与有关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把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当成教学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全面掌握有关物流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的实用性。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物流管理教学水平
要想提高中职物流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就业率,建立一支教学能力强、专业素质水平高、职业能力强的现代化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队伍是相当重要的。同时,中职学校要加大力度实施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建设,促使教学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为此要做到下面几点:首先,学校要增加在师资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定期开展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教学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就业导向教学意识,从而大幅提高教学技能。其次,学校应在资金方面针对出国深造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予以支持,从而有助于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最后,学校要加大力度针对物流培训进行监督与考核,这是确保物流教师培训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条件。此外,学校可推行淘汰制,择优续聘,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危机意识,从而有利于实现师资队伍的高效建设。
当前,物流是极具发展空间的一大行业,近几年来物流公司发展迅速,其数量还在不断地增加,社會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多。在此大环境下,中职物流管理教学务必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及满足其要求,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开展物流管理教学工作,尽可能地培养出更多的专业素质水平高的综合型物流人才。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