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语文有效课堂
2017-04-13陈红平
陈红平
[摘 要]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要设置巧妙、新颖的导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通过逐步深入的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总结与概括,实现知识迁移。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27-01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追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堂教学巧妙的导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逐步深入的提问等角度,积极实施有效教学,让学生在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中,获得语文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一、设置巧妙、新颖的导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有效的语文课堂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导语。通过导入,不仅实现师生情感交流,同时,将学生置于丰富的情境导入之中,感受即将探究的课文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当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导语,使学生感到新颖生动,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力。例如,在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課时,可以这样设计导入:“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写下了大量有关月的古诗文。谁能回忆一下,以月为主题的古诗文名句有哪些?在你的记忆中月预示着什么?给你带来哪些记忆深刻的事?”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有的直接背诵出来,有的将积累本翻了出来,还有的相互议论开来。学生大多记忆最深刻的便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教师话锋一转:“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又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呢?”学生便纷纷朗读起来,营造了氛围,激发了阅读的欲望。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俗话说“教无定论,但确实有法”。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文体不同,教学方式不一样,教学策略也各不相同。一篇课文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不仅要靠教师深钻教材,还应选择好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魏书生老师在教《白杨礼赞》时,采用的是读写结合法,让学生先阅读文本,感受白杨树不平凡的精神,同时让他们自由写作,托物抒情,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师一边引导,学生一边托物抒情,一堂课结束,一篇散文也形成了。魏老师就这样双管齐下,让学生收获倍增,不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再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可以采用一线串珠法,突出孔乙己的“一双手”,即用“手”巧妙地将全文联系起来,让学生首先在文中找出“喝酒的手”“抄书的手”“偷书的手”“写复辩的手”“脚走路的手”。这样一线串珠,流畅自然,学生从描写“手”的不同表现形式,不仅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还学会这种描写方法,增强写作能力。当然,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尝试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佳作赏析等,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巧妙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富有生命力。
三、通过逐步深入的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是语文学习的原动力。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索,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好层层推进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文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然后针对“探究练习”的第二题,设计这样层层推进的问题:①四个排比句子的顺序能不能任意调换?为什么?②把句中加点的字换成别的你认为合适的字,再比较原句和改句的不同表达效果。③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学生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不仅在原文中认真体会加点词的作用,同时也学会了准确运用词语,推敲语言文字的妙用,并将之放到具体的语境之中,仔细辨别,认真感悟。
四、通过总结与概括,实现知识迁移
对于一堂课的总结与概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新知,还可以以新知为基础实现课堂知识的迁移,将课内学习向课外拓展与延伸。比如,通过对本节课《春》的写景顺序、表现手法、中心表达等的复习与回顾,然后将所学的知识直接运用于课外的学习中,在分析时可以运用类比法,寻找它们的异同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通过对本节课的总结与概括,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问题:《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的《春》有哪些异同点?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课后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将自己的发现写出来,从而有效实现知识的迁移目标。
总之,实现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内下功夫,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入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从导入到总结,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与反思,探索和改进,真正打造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