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如何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

2017-04-13桂冬晴�オオ�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乡土家乡新课程

桂冬晴�オオ�

[摘要]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只有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才有可能生成高效课堂。新课程改革倡导历史教师积极有效开发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文章探讨作者将家乡肥西的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素养,促进教学相长,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乡土历史资源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97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树立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只有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才有可能生成高效课堂。新课程改革倡导历史教师积极有效地开发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意义重大,它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还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打造高效课堂。笔者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家乡肥西的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历史课堂教学中。

一、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要使学生热爱祖国,必须先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要使学生热爱家乡,必须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就是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教育具体而生动的最佳素材,通过这样的教育使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源由感性了解逐步深化为理性的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比如笔者对台湾有关的历史进行梳理时就谈到了肥西这样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及其经历。唐定奎:1832年4月生,袁店乡唐五房圩人。1874年日本侵犯我国台湾,李鸿章奉旨派遣唐定奎所率铭军主力13营6500人(多为肥西人)赴台抗日。唐定奎率铭军冒酷暑从徐州开拔,急行军赶到扬州,乘轮船去台湾,航程艰险。可是他们在唐定奎的鼓励下士气高昂,誓言“忠心保国,渡海抗倭”,于当年8月赶到台南凤山(今高雄)前线,与日军对峙。日本政府被迫主动要求谈判,日本侵略军于当年12月1日从台南撤退。刘铭传:1836年9月7日生,井王乡刘老圩人,字省三,号大潜山人。1885年10月,台湾建省,刘铭传任台湾首任巡抚。他从军事、经济、交通通讯、教育等方面为台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台湾被割给日本。刘铭传感到悲愤至极,卧床不起,于1896年1月12日病逝。

了解了上述材料后,课堂上有部分学生感到特别激动,因为这两位英雄人物就是他们同乡,学生从英雄人物的身上感受到心系家国命运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师生成为学科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中的主动者

很多历史教师将历史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特别是地方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较大的创新空间。笔者所处的肥西县位于安徽中部,在江淮流域之间。肥西这片土地,商、周为“淮夷”之地,战国时为楚国地,汉为九江郡合肥、成德二县地,东晋后全属合肥县,1948年12月建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教师通过指导并培养学生通过读书、查资料,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活动和乡土知识探究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养成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死记硬背为探究性学习。

比如笔者在谈到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事先找到班级里家住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的几位学生,请他们搜集家乡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史情况,并在课堂上加以展示和讲解。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讲解,学生了解到肥西山南实行包产到户的壮举让土地焕发出生机。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郭崇毅,在1979年多次到肥西调查,写出三份调查报告,三次上书中央,将肥西包产到户的情况直接反映到中央领导人手里,直接影响中央对农村工作的决策。这种以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参与为主的乡土历史学习探究活动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和具体,有助于激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创新学习思路。

三、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如能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比如笔者在开展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的“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一目的教学时,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三个时间段即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后、近十多年来,调查自己身边的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很多学生通过对家人、街坊邻居中的老人的调查和访谈中了解到我们身边发生的变化。笔者在学生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历史线索,分析历史知识,使学生理解了相关的历史概念和历史事实,进而得出较为正确的历史结论。由于乡土历史资源往往都是学生耳闻目睹过的家乡的历史,因此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四、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说:“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開发与利用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乡土历史课程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微观的研究,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计划,并在具体教学中切实落实相关计划。

为此笔者积极投入到对家乡肥西县的深入了解中。通过到县、校图书馆阅读大量与肥西有关的历史文献,实地考察了“三河古镇”“小井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唐五房圩”“舒王墩墓”等地,并参观了当地的展馆,笔者对肥西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笔者还组织学生展开“对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搜集与了解研究性学习”。除此之外笔者积极参与到我校校本教材《美丽的肥西》的编订中。所有的这些努力使笔者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将肥西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去,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

[1]何成刚主编.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美]坎贝尔,等著.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第3版)[M].霍力岩,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乡土家乡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乡土分外妖娆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