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APP别被学校玩坏了
2017-04-13王瑶
王瑶
当下的教育实际,淡化分数、推进素质教育已然成为民众的迫切诉求。因而,无论是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还是各省市区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无一不是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上下功夫。在此背景下,强化考试排名之举,无疑是对当前减负政策的漠视。
学校推荐APP让家长查成绩排名,显然是在强化考试、强化分数,这与素质教育的初衷与当前的“减负”诉求不符。然而,这虽值得重视,但别忘了,学校推荐的这款APP可是需要家长付费买单的,并且,一年8次须交365元的价格实在不低。原本用来推动教育发展、促进孩子学习的教育APP,如今却被一些无德学校用的越来越变味,显然,这也是值得深思的。
前不久,成都一小学要求学生自APP上完成作业,并可在APP上充值为班级做贡献。报道一出,随即引发热议,民众甚至将矛头指向当前所流行的“互联网+教育”模式,认为教育APP的广泛应用不仅没有起到应有效果,反而制造出新的麻烦。可见,APP查成绩的背后,表面上是在延续过时的教育理念,是对素质教育的惘顾,但更深层次来看,这种建立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借助教育APP来方便学校教育教学的做法,却是在将“互联网+教育”模式推向深渊。原本,教育类APP的流行,是对“互联网+教育”理念的实践和拓展,有助于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引领教育走向信息化。然而,從目前的情境来看,多数学校对于“互联网+教育”的理解都是一知半解,所推广使用的APP,不仅没能起到推动教育教学的效果,反而要么是违背基本的教育尝试,要么是传递错误的教育理念,要么只将其当作一种敛财工具,这对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当学生通过教育APP查成绩、做作业,甚至挣积分来为班级做贡献,凡此种种,已然偏离了教育的范畴,也让“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深入受阻。教育信息化既是大势所趋,但在学校层面,如果始终对教育信息化一知半解,并且时常制造出一些反教育的笑话出来,这显然不正常。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对自身的错误教育理念甚至违法行为进行包装,以此来打造出教育信息化的虚假繁荣。这样的行为,比起违反“减负令”,显然要更加恶劣。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