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实现路径探究

2017-04-13刘佳陈萌

关键词:大学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佳++陈萌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高等教育历史实践的思想结晶。中国地质大学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为核心的地大精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原则和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播弘扬大学精神,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校史资源,探索构建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融合的实现机制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精神;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60-04

现代大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大学精神以此为基点生长发展。“大学精神首先是大学人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特质,是大学的文化积淀,也是大学的文化形态。”[1]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和文化元素,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标志,大学的办学历史和育人实践是大学精神成长发展的现实基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制度,就必须把弘扬和传播大学精神放在重要位置。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弘扬和传播大学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大学精神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大学精神转化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本文将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大学精神为例,研究新时期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融合的实现机制和实践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李德顺在《价值大辞典》中将学界关于价值的概念归纳整理为四

种类型:一是实体说,认为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形式,德国哲学家谢勒、英国哲学家罗素等人都持这种观点;二是观念说,认为价值是人赋予事物的意义,如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美国新实在论者佩里、逻辑经验论者查兹等人都认为价值是人的欲求、兴趣和情绪倾向;三是关系说,认为价值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状况;四是属性说,认为价值是客观实体所固有的或产生出来的基本属性[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价值观是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主体对客体的意义、效用的评价,是推动并指引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核心因素。价值观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准则,它在社会文化中居核心地位,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之所在。价值观人人都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对个人行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从本质上看,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价值观是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着价值观的有无、内容和形式。一方面,价值观的产生必须根植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厚土壤之中,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具有其他社会意识(如宗教、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等)的一般特征和属性;另一方面,价值观是具体的,不存在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内容和形式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拓展而不断变化,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面“镜子”。价值观具有阶级性和政治性,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大逻辑来看,统治阶级始终都把“价值观建设”作为巩固政治统治、维护政权稳定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个体是国家的细胞,国家为了实现其政治稳定和政权稳固,必将通过思想教育和政治活动等形式将统治阶级的价值观上升为国家价值观,并将这种价值观灌输给全体社会成员,以强化社会成员对国家政治文化和政治目标的认可度和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表现形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培育社会主义的崇高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写入党代会报告。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首次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从国家愿景、社会共识和个人意志三个维度最大限度地涵盖了不同社会主体的价值诉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4]

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仅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与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时空发生联系时,就会转化成为适用于特定人群、特定环境的价值观念。对中国的大学而言,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大学特征和现代大学使命相结合的思想文化成果,是核心价值观培育和高等教育实践的产物。正如有学者指出:“虽然各高校的大学精神有诸多差异,但社会主义大学的精神都必须符合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内涵。大学精神教育,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学精神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同时又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出贡献。”[5]

二、地大精神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特征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办学实践的历史沉淀和思想折射,体现着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反映着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大学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和实践的,广大师生的办学实践和教育实践活动是大学精神形成的“源头活水”,实践活动为大学精神的最終凝练和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素材,离开了办学实践和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精神就成为无水之泉、无根之木。从理论维度上来看,地大精神不仅内在包含了大学精神的普遍意义上的理论要素,同时也包含着地质高等教育的特殊性理论要素。一方面,地大精神与现代大学的一般精神具有一致性。与其他任何一所大学一样,地大精神包含着对学术自由的追求、独立精神的渴望、人文精神的关注、科学精神的崇拜、创新精神的弘扬和批判精神的推崇。另一方面,地大精神是大学精神的一般价值和意义在高等地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映射”,地大精神具有其内在的特殊性,即地大精神以关照“人地关系”为其鲜明特色,将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永续发展作为最高旨归;地大精神以“为祖国寻找丰富的矿藏”为神圣使命,将学校的建设发展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地大精神以“艰苦奋斗”为其核心意涵,是中国地质人“三光荣”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大学精神最集中的概括和表达。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主动顺应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要求,聚焦国际地质科学最前沿,抢抓学校建设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无论迁址还是更名,地大人始终坚守着为祖国寻找矿藏、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崇高使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地学人才和行业精英,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建校初期,学校汇集众多名校地球科学领域优秀师资力量,克服办学资源短缺、办学场地不足、办学条件简陋等实际困难,用一年时间在北京学院路建设起5万多平方米的校舍,师生共同采集教学标本、共同参加野外实习、共同寻找矿产资源,为共和国工业化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体现出地大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价值追求、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品质。1962年,学校将校训确定为“刻苦钻研、实事求是、艰苦朴素、严肃活泼”。20世纪

六七十年代,学校受时局的影响被迫离京南迁,开始了漫长的“流动办学”,广大师生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抵制政治运动的干扰和破坏,艰苦支撑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1986年,学校将校训确定为“艰苦奋斗、严格谦逊、团结活泼、求实进取”。1987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以此为标志学校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确定了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学校发展建设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2004年,学校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确定为学校的校训。通过以上的历史叙事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方面,中国地质大学六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史蕴含着一条大学精神的主线,这条精神主线随着办学实践和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与拓展而越发清晰和明确,并最终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八字校训加以概括;另一方面,以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校训为标志,地大精神的凝练经历了三个历史过程,后一阶段的凝练和概括总比前一阶段更深刻、更具体、更全面,地大人对地大精神的认识过程也是作为一种思想活动的大学精神的形成过程。

三、地大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

契合性分析

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为内容与形式,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两者在精神内涵上一脉相承,突出反映了对社会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凝练和传承;在价值取向上选择一致,完整回答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公民培育的问题;在文化土壤上同根同源,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汲取了世界文明的精华;在目标追求上相辅相成,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6]。中国地质大学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为核心的地大精神,其成为全体地大人共同的精神支柱和思想财富,引领一代又一代地大人为实现“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地大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地质大学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育人理念、发展目标等领域的映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原则和要求 。

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上,强烈的国家情怀和历史使命是地大精神的灵魂。“为祖国寻找丰富的矿藏”是地大人的神圣使命。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北京地质学院的创建是新中国工业化建设需要的产物,学校创建伊始就把“为祖国寻找矿藏”作为学校办学的使命和重任。1952年12月7日,《人民日报》对北京地质学院的办学任务和目标做了如下报道:“为了解决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的掌握工程技术的大量地质人才,北京地质学院将逐年扩充,预计四年以后在校学生可扩充到八千人。从那个时候开始,每年就可以有成千的地质人材从北京地质学院培养出来参加祖国的伟大建设工作。”[7]

六十多年来,学校无论是在北京办学还是离京南迁,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无论地矿行业处在低迷徘徊阶段还是快速发展阶段,广大地大人都怀揣着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奔走于隔壁沙滩、行走在山涧河畔,为共和国地矿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学校党委书记郝翔所说的:“学校历代领导集体始终关注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坚持继承学校老一辈师生‘为祖国多找矿藏,把自己百炼成钢的地质精神和地矿行业的‘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始终将培养高水平地学人才、促进国家地质事业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8]

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上,科学严谨的学风和民主平等的作风是地大精神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地质大学的教育实践和治理实践中也有所体现。一是倡导学术自由,追求学术卓越,敢于挑战权威,勇攀学术高峰。张本仁院士说:“挑战意味着对传统见解的突破,对已有知识的超越;挑战也意味着不断追求思想的解放,不固守已有的结论,不盲从别人的见解,不迷信‘经典和权威;挑战同时意味着敢想、敢干,敢于实践,敢于提出新的问题,敢于发表新的见解,敢于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追求新的境界。”[9]二是倡导平等和公正,充分尊重地大人主人翁地位,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营造民主、宽松、平等、开放的办学治校氛围。三是倡导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以法治思维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制定和颁布《中国地质大学章程》,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通过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办学,在地大形成学术自由、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公平公正的学术氛围,这是学术发展的文化基础,是学术大师成长的摇篮”[10]。

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上,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是地大精神在个人层面上的集中体现。“愛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地大精神在地大人个人层面的集中体现。对地大人而言,爱国敬业是辩证统一的,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情怀,而敬业是一种具体的行动,也是对爱国情怀的最好诠释。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殷鸿福院士扎根荒山野岭数十年,最终找到了令中国人引以为豪的“金钉子”,“他在从事科学研究中,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都要亲自到野外考察。从踏上地质之路起,他到过世界屋脊、茫茫戈壁、云贵高原、西南边陲、秦岭山区、海南之滨,在野外他住过帐篷,也住过条件极差的小客栈,他吃过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这一切都是为了搜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11]。殷鸿福院士以他的实际行动描绘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大印象”,也在崇山峻岭之间播撒下地大人“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之花。

四、以弘扬大学精神为契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从内容与结构来看,地大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这就为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实践空间。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特征和内涵,才能为立德树人,推进大学精神育人奠定思想基础,形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和谐融通的育人理念,使大学精神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凝心聚力的铸魂工程[12]。

第一,聚焦大学核心使命,把握宣传教育原则。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和校园文化建设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认真学习领会中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核心职能,紧密围绕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线,紧密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这一国家战略,紧密围绕弘扬和传播大学精神的基本任务,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强化制度建设、提供有力支持,运用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精神宣传教育,筑牢共同理想,凝聚思想共识,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第二,深入挖掘大学精神的丰富内涵,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大学精神具有历史传承性,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素材。高校要发挥校史研究室的重要作用,加强校史档案整理工作,深入挖掘校史资源,深入研究大学精神形成的历史逻辑、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编辑出版一批校史教育通俗读物;深入挖掘学校历史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及其背后的故事,结合这些故事并以故事化、生活化的语言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更加贴近高校师生。同时,还要利用新生入学、毕业典礼、重要纪念日和各种会议场合,同唱校歌,宣讲办学历史,增强大学生对地矿事业的认同感,并以此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行动指南[13]。

第三,把大学精神宣传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大学精神宣传教育,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中系统讲述大学校史和大学精神,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接受大学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增强对大学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另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通过电视台、广播电、海报、展板、橱窗、报纸杂志、社会实践活动等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精神宣传教育,以校园文化建设涵养大学精神,以大学精神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第四,把大学精神的要旨落实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之中。大学精神不是抽象的,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大学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办学实践中,高校广大教师要自觉秉承和弘扬大学精神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追求学术卓越、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高校还要积极主动地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既要坚持传统,也要推陈出新;既要坚持问题导向,也要坚持科学规划,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和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教授委员会等专委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重要作用,推进高校依法办学、民主办学、科学办学。

参考文献:

[1]陈宇秦.论大学精神的自觉与实现[J].教育评论,2014,(9).

[2]李德顺.价值大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35.

[3]本書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4]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

[5]张文卫,张锡.在大学精神传承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6]王洪波,谭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精神选择[J].北京教育(高教),2014,(12).

[7]韦磊,邹世享.中国地质精神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21.

[8]郝翔,张锦高.难忘山下前进——中国地质大学改革发展30年纪念文集[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3.

[9]本书编委会.支点——百名教授谈人生[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9.

[10]储祖旺.深刻理解校训 塑造地大精神[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3).

[11]陈华文,吴春明.大地文心——地学文化实践与探索[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5:16.

[12]张禧,邓良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育人[J].高等农业教育,2014,(9).

[13]陈华文.地矿院校大学特色文化的精神特征与建设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3).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女排夺冠与大学精神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