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2017-04-13单靖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改革课程

单靖

【摘 要】 根据当下小学教育改革形式,结合与此形式相关的人本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力求探索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符合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方向的小学教育改革道路,以求实现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理念。

【关 键 词】 人本主义;教育改革;初等教育

一、小学教育改革形式

十八大以来,中国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力,也面临着变化与挑战。如何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客观认识和把握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积极寻求和探索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小学教育改革策略,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针对当下小学教育改革的形式,我们不难发现,其是以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为主体,以德育问题和教育创新问题为观念,重点系统化进行教师发展改革和学校发展改革,以求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使学习者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学习者利用所学创造一定的价值,使知识最终实现为社会为人类造福。

而就其本质而言,小学教育改革旨在摆正家庭、学校、社会,教师、学生、家长各方面的关系。在教育体系的宏观架构已经基本建立的前提下,逐步对个体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最大程度的重视和关怀,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并充分开发个体的潜能。即在学校教育中,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教育的主体,课堂互动的主体;使老师不仅专注于“术”的教育,而更多的在于关注“道”的教育,加强其管理和德育职能,真正成为全面的教育者;使学校能为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环境,以探索教育创新的道路和方向;同时整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资源,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各尽其力;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进行学生的培养,同时注意不过分浪费社会及家庭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教育浪费。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教育是当代西方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流派,其传统可追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及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进步主义教育主张。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哲学基础是现代哲学中与所谓科学主义相并立(而非對立)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以及在这种哲学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教育家批判传统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压抑,以促进儿童身心自由健康发展为宗旨,主张教育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对于教育创新问题而言,人本主义主张性善论,把人作为目的而非工具和手段。一切教育为人服务,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就人本主义视角,依托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理论。教育要真正以人为中心,关照人的终极成长,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培养“完整人格”。尽最大努力发掘并实现人的潜能,而非受教者成绩提高之类的短期目标,将从人的本性出发,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对于教育课程改革而言,人本主义课程又称人性中心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把课程的重点从课本引向个人,从知识架构上重视人文学科的教授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把中心课程不止放在智力的培养上,更放在对能力需要和兴趣等多方面的引导和探索,主张统一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感性和理智、情绪和行为。因此,人本主义教育提出课程的“统合”观:一是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二是情感领域(包括情绪、态度、价值)与认知领域(理智的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三是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统合”意味着打破固定的教材界限,强调知识的广度而非深度,关心知识的内容而非形式,弥补了传统课程的不足,反对教育课程脱离价值、价值中立和无目标的无意义。

对于教师发展改革而言。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接收者。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重新诠释了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学习伙伴,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反对压抑学生的好奇心和潜能,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解放,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创设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它摒弃了传统的“指导性”学习模式,构建了以“非指导性”方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同时人本主义教育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体验”,强调学生的自由发展,重视以无条件积极关注取代有条件的赞赏状况。人本主义教育观从人格和情感的视角来诠释师生关系,较之于中国传统的只讲“师道尊严”的师生观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学校发展改革而言,学校应该是帮助学生个体的“先天潜能”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所在地,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应该创造自由发展的氛围。传统的学校是以知识传播和统一化严格秩序管理为中心,重点放在认知的发展和智力的优异性上。这种方式忽视人的情感和感情的重要性,被认为使学生“非人性化”,并且妨碍了“完整人格”的实现。人本主义教育观要求学校为学生的情感、审美和对无限与永恒的体验创造环境,注重学生内心世界、主观世界的变化,为多元化的发展提供平台,而不单纯是涂鸦式管理。

三、人本主义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一)教师与课堂

小学教育改革中小组学习法的方案,体现出当今授课方式的不断转化和老师在课堂中作用的转变。而在不断推进这种变化的过程中,其实际趋势是教师职能趋向淡化,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民主平等。对于教师而言,其在课堂上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在小学养成如何在课堂讨论中理解知识,如罗杰斯所说成为一个“促进者”;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有生命价值的主体来看待,深入挖掘主体的内在需要、情感、动机和主观愿望,从满足主体生存需要的角度来开发其学习和发展的潜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察学生课堂活动,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特点发掘其潜力,寻求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方法,进行早期的心理干预和职业规划调查存档。

而在课堂中的教育,提倡“苏格拉底问答法”,即从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中使学生从个人所知,渐次进入其所不知。根据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应尽可能采用个别化的教学形式。使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既要有宏观的课程计划又要兼顾每一个学生。通过对教材的梳理和深度理解,将课程整理成线性的可供集体讨论学习的专题单元。通过学生的讨论中体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使分组讨论成为知识信息再加工的过程,使学生在同一个课堂能够最大程度地接受不同层次的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同时微观上重视认知,不在于寻找所谓问题的标准答案,而在于对于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于对于每一个可能性答案的研究,对于各种答案不同角度合理性的分析。通过小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训,锻炼其发散思维,以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二)学校与家庭

由人本主义对人的个体性从家庭和学校的整体性进行剥离,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的关系在转变,都趋向于平等。因而不能过分将家长和学生或老师和学生相互绑定,要学习真正变成学生个体自己的事情。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相互扯皮,应避免教育资源在交叉中存在太大浪费。人本主义教育中更倾向于家庭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为辅。家庭教育起到德育的关键作用,而学校在于模拟一种交融的竞争合作的氛围,对于人文素养和特定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以实现教育的交互性为目标,即在平等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对于学生的培养和教育需要起到反馈,并对反馈能做出有效的评价,从而也在教育过程中累计经验,获得启发。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存在整合,应通过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使双方能够有效地联结形成共同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杜光强. 人本主义教育观念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

[2] 沈正元. 浅论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5.

[3] 何必武.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应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4] 张庆辉. 试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安康师专学报,2005.2.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改革课程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