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适应分级粒子群算法的阈值图像分割研究

2017-04-13邬春学

软件导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适应度灰度分级

鲁 俊,邬春学,高 华

(1.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2.上海理工大学 教务处,上海 200093)

自适应分级粒子群算法的阈值图像分割研究

鲁 俊1,邬春学1,高 华2

(1.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2.上海理工大学 教务处,上海 200093)

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粒子群算法,并与阈值法相结合应用于图像分割。该改进粒子群算法通过调节惯性权重而获得合理有效的收敛速度;采用分级思想对粒子进行分类并对普通粒子速度更新公式进行修改,从而有效避免了优化过程中粒子的早熟现象;结合遗传算法中的交叉思想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增强全局搜索能力从而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将其应用于的阈值图像分割,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标准PSO算法,该自适应分级粒子群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且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能很好地应用于阈值图像分割。

图像分割;聚类分析;自适应分级;粒子群算法;阈值

0 引言

图像分割是自动图像模式识别和场景分析的重要预处理环节。随着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与仿真、卫星遥感图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图像分割技术,提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图像分割方法。图像分割问题复杂,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没有能适用于所有图像的通用算法[1-3]。阈值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图像分割方法,它通过若干个阈值将图像的灰度级划分为几部分,认为属于某一区间的像素就是同一物体。阈值法简单高效,但是很难确定最优阈值,分割效果不稳定。

目前已有诸多阈值选取方法,如P-tile法、最大类间方差法(也称Otsu法)、最小误差法等。其中,日本学者Otsu在1979年提出的Otsu方法,通过灰度值来分割图像,将图像分为目标和背景,通过求它们之间的最大类间方差得到最佳阈值,与目标和背景分布模型无关,适用于各类图像,有很好的分割效果[4]。但是Otsu对每一个灰度值都要计算方差,运算时间长,很难适应实时图像分割。

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启发式优化算法,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适应性。它根据速度搜索,充分发挥其记忆功能,利用个体及群体最优信息并行搜索问题最优解,广泛应用于函数优化问题的求解。但由于P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且收敛速度慢[5-6],加之图像分割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使得PSO算法在阈值图像分割结果上不理想。

本文在对标准 PSO算法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 AGPSO),它运用线性自适应惯性权重,在速度更新的过程中采用分级思想,针对普通粒子提出一种修正速度公式,同时采用交叉思想来更新速度,并将该算法与阈值法相结合应用于图像分割问题。通过与Otsu算法及标准PSO算法进行比较,表明AGPSO算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Otsu算法

Otsu是在最小二乘法的原理上衍生的一种基于分类类别函数,通过选取图像灰度阈值t将图像分割为几部分。计算图像各个灰度值的概率Pi,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图像最大类间方差值,通过最大类间方差值来确定图像分割的灰度最佳阈值t[7],算法流程如下:

设待处理图像的灰度集:G={0,1,2,…,L-1},灰度t∈(G)的个数ni,总的像素N为:

(1)

灰度值为t的像素点出现的Pi为:

(2)

显然,

(3)

通过选取阈值灰度值ts将图像划分为两部分,灰度级处于t∈[0,ts-1]的称为背景部分类(C0);灰度级处于t∈[ts,L-1]的称为目标部分类(C1),表示图像中的目标物。

背景部分类出现概率m0和灰度均值x0分别为:

(4)

目标部分类出现概率m1和灰度均值x1分别为:

(5)

图像总的灰度均值xS为:

(6)

则背景部分类C0和目标部分类C1的类间方差σ2可表示为:

(7)

由式(4)至式(7)可进一步推出:

(8)

由式(1)~式(8)可以得出类间方差σ2是关于阈值变量t的函数,Otsu算法就是以σ2为判别函数,选取t使σ2最大得到图像的最佳阈值。阈值的选择是基于灰度的统计,与具体图像没有关系,有较高的通用性,但是Otsu对每一个灰度都要计算其σ2,运算量大,很难进行实时图像分割。

2 AGPSO算法基本原理

2.1 基本PSO算法

粒子群算法将每个个体Xi=(xi1,xi2,…,xiD)认为是在D维空间中的一个无体积和重量的收索粒子,并以特定的速度Vi=(vi1,vi2,…,viD)飞行在搜索空间,将Xi带入目标函数即可求出其适应度,粒子的飞行速度由个体的最佳坐标Pi=(pi1,pi2,…,piD)和群体的最佳坐标Pg=(pg1,pg2,…,pgD)进行动态调整。粒子速度位置更新公式如下:

(9)

(10)

其中,g为迭代次数,i=1,2,……G,为种群数目;d=1,2,…,D为搜索空间维数;w为惯性权重,代表父代的粒子速度对子代的速度作用;c1、c2为学习因子,用来确定粒子最优位置和全局最优位置对粒子速度更新的影响。

2.2 改进粒子群算法AGPSO

基本PSO算法不足之处是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每个粒子参照Pid和Pgd来优化速度和位置,一旦Pgd陷入局部最优,则整个种群会陷入局部极值。本文通过3个方面的改进来保证种群的多样性以及收敛速度:①惯性权重的线性调整;②分级思想的引入并对普通粒子采用改进的速度更新公式;③仿照遗传算法对粒子速度进行交叉操作。

2.2.1 惯性权重的自适应调整

惯性权重w代表了粒子父代的速度对子代速度的作用。通过设置其取值大小可改变PSO 算法的全局与局部寻优能力。对于全局优化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在算法前期采用较大的惯性权重以提高粒子的探索(exploration)能力。在算法的后期,为加快收敛速度而使粒子拥有较高的开发(exploitation)能力,采用较小的惯性权重[8-10]。本文采用自适应的线性递减权重(linearly decreasing weight)策略,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多,线性减少w值的大小,公式如下:

(11)

式(11)中,w0为惯性权重的初始值,wG为进化到最大代数时的惯性权重,G为迭代次数的最大值,g为当前代数。参数设定:w0=0.9,wG=0.4。

2.2.2 基于分级思想的普通粒子速度更新修正公式

采用分级思想优化粒子群的信息交互模型,将原全局寻优算法变为局部信息交换算法。分级原理是将适应值相近的个体划分在同一级,各级之间相似性依据适应值之间的欧氏距离来确定[11-12]。先将适应值从大到小排序,以最好适应值和最差适应度之差将粒子动态分级,按照粒子的适应度值将粒子评定为优秀、一般、较差3类,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40%、40%、20% 。

针对一般粒子提出修正的更新公式:

(12)

其中Pbd为优秀粒子的个体最优位置,一般粒子随机选取优秀粒子作为进化方向,表现越好的粒子被选中的概率越高,从而确保了越优秀的粒子被选中的机会越大。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3)

(14)

i=1,2,…,bp为优秀粒子按照适应度大小排列而来的序列数,则p1+p2+…+pbp=1,对于优秀粒子的选中概率,可以以[0,1]区间内的随机数r来表示,如果Pi

2.2.3 采用交叉的速度更新

通过学习生物进化思想,粒子群中的每个粒子都有一个杂交概率,这个杂交概率的大小是随机的,与粒子个体无关。在没代迭代中,依据杂交概率选取相应数目粒子。这些粒子随机两两杂交,生成等数目的子代粒子,杂交过的个体不能再次杂交,保证每个个体都有变异机会,同时只保留杂交后的子代,以保持种群数目的稳定[13-14]。经过杂交操作后,由亲代个体随机生成两个新的速度,因此子代速度只有方向上的改变,数量上没有改变。

(15)

(16)

式中r的取值为均匀分布在[0,1]之间的随机数,杂交变异的经验值此处选0.2。

2.2.4 AGPSO阈值图像分割

Otsu算法本质就是找到一个最佳的灰度阈值t,使得式(8)达到最大值。但是传统的Otsu算法有计算量大、时间复杂度高的不足。本文将AGPSO算法与Otsu结合,以类间方差σ2作为AGPSO的适应度函数;使用灰度阈值t作为粒子位置,根据公式(10)更新粒子位置;采用分级和生物进化杂交变异思想,根据公式(9)来更新优秀粒子和普通粒子速度,同时对普通粒子采用公式(12)来更新速度。然后选取粒子按照公式(15)、(16)进行交叉变异操作;使用公式(11)自动调整惯性权重值,在一维灰度空间中迭代搜索使σ2最大的灰度值,算法步骤如下:①令t=Rand(0,255),初始化每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随机生成一个规模为POP的种群,随机生成粒子初始速度Vi在[-Vdmax,Vdmax]范围内;②输入图像,根据式(3)计算图像中各灰度出现的概率。设图像总像素数为N,根据式(1)至式(6)计算其大小;③根据式(8)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④将适应度与它经过的最好位置Pid比较,若优于Pid,则将其替换最好位置Pid;⑤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并与群体所经过的最好位置Pgd比较,若优于Pgd,则将其替换全局最好位置Pgd; ⑥按照粒子适应度大小排序,使用分级思想对粒子进行分类;⑦根据公式(9)来更新优秀粒子和一般粒子的速度,对一般粒子采用公式(12)来更新速度,完毕后选取粒子按照公式(15)、(16)进行交叉变异操作;⑧按照公式(10)更新粒子位置;⑨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满足则终止;否则,转向步骤③继续执行;⑩根据得到的阈值Pgd对图像进行分割。

3 实验分析

为了检验AGPSO算法的有效性,在相同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下,选取图像分别对经典Otsu算法、基于标准PSO+Otsu分割算法和本文算法进行测试。参数设置为:P0P(种群)大小为30,G(最大迭代次数)为100次,惯性权重采用式(10)进行调整,加速因子c1=c2=2。Vdmax=256,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表1和表2分别列举了几种算法在不同图像中20次实验结果的平均数据。从表1和表2的结果容易得出,相较于传统Otsu算法,本文算法有迭代次数少、效率高的优点;相较于标准PSO+Otsu算法,本文算法得出的阈值t更好,且运算效率更高。

表1 Lena图像

表2 飞机图像

4 结语

本文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分级的AGPSO算法,将其与阈值法结合应用于图像分割。AGPSO是一种高效且全局搜索能力强的优化算法,通过AGPSO算法实验并与其它算法对比,表明AGPSO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局部最优现象,收敛速度较快,精度较高,最终结果符合图像分割预期。将其应用于阈值图像分割,可提高阈值图像分割的准确率及分割速度,可很好地应用于实时图像分割。

[1] 卢振泰,陈武凡,吕庆文.基于互信息量的寄生虫卵图像自动优化分割[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11):301-302.

[2] GARC A-P REZ L,GARC A-ALEGRE M C,MARCHANT J,et al.Dy-namic threshold selection for image segmentation of natural struc -tures based upon a performance criterion[C].Proc of 3ECPA-3 European Conference on Precision Agriculture,2001.

[3] 黄港,李俊,潘金贵.基于粒子群优化方法的2维Otsu快速图像分割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1,16(3):377-381.

[4] 张新娟.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阈值图像分割[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3(6):36-40.

[5] CHUN-AN LIU.New dynamic constrained optimzation PSO algorithm[C].Jinan(China),Proceedings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ICNC2008),2008.

[6] 刘申晓,王学春,常朝稳.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Otsu图像分割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5(6):125-129.

[7] 韦钢.电力系统分析基础[M].第1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8] 林玉娥.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及其在管道保温优化设计中的应用[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2006.

[9] 栗然,唐凡,刘英培,等.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的双馈风电机组等值建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4):22-27.

[10] 张庭场,耿光飞.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中压配电网无功优化[J].电网技术,2012,36(2):158-162.

[11] 刘世成,张建华,刘宗岐.并行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在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12,36(1):108-112.

[12] 张磊.基于分级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1.

[13] 周双喜,杨彬刘.实现无功优化的新算法——遗传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5,11(19):19-21.

[14] 向铁元,周青山,李富鹏,等.小生境遗传算法在无功优化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7):48-51.

(责任编辑:杜能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202376) ; 上海市教育基金会晨光计划基金项目(10CG49)

鲁俊(1990-),男,安徽芜湖人,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图像分割、人工智能;邬春学(1964-),男,上海人,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工程、软件工程及软件开发技术;高华(1989-),女,上海人,硕士,上海理工大学教务处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图像分割、机器学习。

10.11907/rjdk.162590

TP317.4

A

1672-7800(2017)003-0170-03

猜你喜欢

适应度灰度分级
改进的自适应复制、交叉和突变遗传算法
采用改进导重法的拓扑结构灰度单元过滤技术
基于灰度拉伸的图像水位识别方法研究
分级诊疗路难行?
基于最大加权投影求解的彩色图像灰度化对比度保留算法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基于灰度线性建模的亚像素图像抖动量计算
基于空调导风板成型工艺的Kriging模型适应度研究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