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建设的“两精”与“两深”

2017-04-12王俊卿田阳敏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7年9期

校园文化是一项德育隐性课程,为了适合学生发展,打造美丽校园,我校结合实际,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实践与创新,以“两精”与“两深”为目标,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两精”是指精简的标语、精心的设计;“两深”是指有深意的活动、有深度的课程。我们通过让学生感知校园文化,从而获取知识和道德情感方面的双重收获。

一、精简的标语

学校各个角落的标语对师生有着教育警示的作用。因此,标语是校园文化建设重点考虑的内容,需要认真选择和研究。通常标语中包含校训、班风以及社会发展口号等;这些标语要显示在明处,让大家一目了然。例如,我们提出的精简的标语,就是指标语要短、简洁明了、有深意。校训我们运用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前半句明示了教师教的目的,后半句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要求。这句话作为我校的校训非常合适,而又体现了我们提出的目标——精简。

由于每个班有不同的班风,这样班级才有凝聚力,才有灵魂。我校有一个班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教学成绩两年来都是全校第一,他们提出了“追求卓越”的标语作为班级班风,表达了要一直保持状态,勇夺第一的精神。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与学校文化一脉相承,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

时代口号也是反应时代精神的标语。我校把社会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制作成专门的标语牌,安装在主教学楼的楼梯口处。这样大家都可以看到,简单明了的标语让师生感受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我们还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结合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谈一谈如何实践的问题。

最后是电子屏的标语。电子屏可以作为一个动态的标语窗口。根据各个时期的情况,展示不同标语,从而让师生的思想情感得到熏陶。比如,我们开展的国学进校园活动,每日就在电子屏上显示一句经典语。这些经典语句包含了《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一些国学经典文化,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让我们的思想得到洗礼,学会如何做人和处事。精简的标语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精髓,把简单、明了的教育精髓让孩子吸收,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精心的设计

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质环境让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物质环境一般包含学校的文化墙以及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师生在校园里生活,良好的物质环境,能够让他们具有好的心情和好的状态。

我校提出了“精心的设计”,主要是指物质环境要精致,能够反映时代精神,从而凸显校园文化。文化墙的建设是物质环境布置的重点部分,这里包含了教学楼、办公楼以及体育场等墙壁的装饰。我们选择了能够体现时代精神,适合小学生发展的语言和作品,通过装框后钉在文化墙以及教学楼和办公楼的墙壁上,一些名人名言以及师生的优秀作品等都可在文化墙上展示出来。

根据“创建美丽校园”活动,我们把荣获“美丽教师”和“美丽学生”称号的师生的照片、座右铭和教育感言钉在文化墙上,这些很“接地气”,师生学习的榜样就在身边,以此激励师生像先进学习,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有些班级公共的墙面,我们也设计了一些校规和礼仪方面的文字,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

我们还将学校的公示栏和报栏设计在操场的入口处,一个非常宽广的地方,这样就便于学生阅读,防止拥挤。公示栏主要公布学校的一些重要信息,展示最新成果,内容有师生推荐的一些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和文章,另外还有一些学生的优秀作文、作品等。这样就为师生建立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

我们也注意各种物品的摆放,例如学校种植的花草树木,如果是固定的,就需要进行改造。一些能移动的花草,我们可以放在国旗下、楼梯两侧、办公室门口,开会的时候,也可以布置在主席台旁边,让这些花草营造温馨的气氛。

另外,校广播站的设计也是物质环境的一部分,广播站是孩子展示自己,同時也是师生文化生活的点睛之笔。我们可以利用广播进行信息通报,进行表彰等,也可以将学校发展的各种事件进行播报,让孩子及时了解学校的动态;还有学校也开展了广播站征文活动,以校园生活为题,征集积极向上、感人、有意义的事件,优秀者可以在广播站播报。以上这些都让校园精致、美丽,师生精神换发。

三、有深意的活动

开展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途径,也是深化校园文化的关键。有深意的活动符合学生的特点,会在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方面让学生得到发展。开展有深意的活动,也是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德育的一种形式,其关键还是要看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效果。日常的德育,靠说教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应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开展有针对性、有深意的活动,将校园文化引向深入,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真实的体验,从而助推文化教育实效。

如“美丽校园创建”活动,分为评选“美丽教师”“美丽学生”和“美丽办公室”等几项内容。此活动每年评选一次,每办公室评选一名“美丽教师”,每班评选一名“美丽学生”,学校评选出前三名的办公室为“美丽办公室”,并给予个人与团体精神和物质奖励。“美丽教师”是根据教师每年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评价。

“德”是根据教师一年中是否有违反师德的行为进行评价,其中包含是否有体罚学生、补课、卖资料等违纪行为;“能”是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科研能力,教研能力主要看参与教研活动的质量,备课、说课、授课、评课的表现,科研能力主要是参与课题研究和发表论文的情况。“勤”是指考勤方面,是否有迟到、早退、缺课、请假的现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分。“绩”是指学生的考试情况,每年以学生的期中和期末成绩综合评定,不低于总考核的50%。“廉”是指教师是否有吃、拿、卡、要的现象,如果有就要把该项作为零分计算,并进行违纪的处分。“美丽学生”主要是从学生思想、成绩、卫生习惯、体艺特长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参与活动的表现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等方面作为依据。“美丽办公室”主要是从办公室的物质和文化环境布置、办公室开展活动的情况和办公室成员的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评价。

兴趣活动是学校文化生活的重点,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开展了多种兴趣活动,如,绘画、舞蹈、七巧板、机器人、航模、乒乓球、篮球、足球、书法、象棋、围棋等,每年通过艺术节和运动会的形式让学生展示成果,并对表现优秀的学习进行表扬,让他们的特长和爱好得到发展。比赛活动主要有演讲比赛、作文比赛、书画比赛、七巧科技比赛、元旦师生文体趣味表演赛、卡拉OK比赛等,比赛使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师生的幸福感得到提升。

四、有深度的课程

对学校来说,课程建设是一个有难点和深度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谨慎对待,深入研究。国家提倡国家规定的课程与地方课程同时发展,积极鼓励地方进行课程的研发,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体现学生的特点,更好地服务学生,提升教育质量。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地方的情况和学校实际,研发校本课程并进行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把校园文化建设引向深入,这也是我们提出“两深”之中有深度的课程。对校本课程的建设,我们寻找一个点,进行深入的开发和研究,之后再进行实践,让学生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校本课程反应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凸显了学校的特色,也是师生智慧的体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促进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一)与活动结合

随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不断推进,我们学校已经进行了利用国学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德育素养的实践。由于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一个长期的活动,有了前期的经验之后,我们就有了进行国学课程的开发的想法。我们边实践边学习,请一线的国学大师来校进行国学讲学,也集中教师网上学习等。有了这些准备之后,我们积极组织语文教师和国学爱好者,从《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周易》等国学经典中选取适合学生背诵的篇目,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情况进行改编,研发了上下两册《国学读本》,包含了注释、评析、译文和案例,让师生在传统文化的沐浴下得到成长。

(二)与课题结合

我们将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运用到校本课程中。比如,我校的研究课题《“七巧板创意拼图设计”的开发与研究》,我们总结了学生学习七巧板拼图的技巧,整理师生的作品,然后将其编入《七巧板创意拼图设计与说明》读本中。《七巧板创意拼图设计与说明》中包含了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及各种案例,对深度内容进行讲解,并精选了一部分习题。《七巧板创意拼图设计与说明》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每周三和每周五下午是校本课程学习时间,由特定的教师负责校本课程的授课。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利用,让校园文化迈向纵深,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从而打造了学校的品牌。

(作者單位: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一小学,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一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