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言生命之力绽放文言教学有效之花
2017-04-12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辜娟
文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辜娟
挖掘文言生命之力绽放文言教学有效之花
文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辜娟
新课改十分重视文言文教学,教材中不仅增加了文言文的数量,还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但文言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仍采用“解题——背景介绍——串讲翻译——字句分析——背诵记忆”的传统模式,文言文教学高耗低效。那么,应该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读”领风骚,让文言教学更有效
诵读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灵魂。一方面诵读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感知课文,达到初步了解课文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反复的诵读可以让学生较为快速地记住文章中实词、虚词的用法以及感知古人书写文章时所用的语调语气。在“课标”的引领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高度重视“诵读”:一是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诵读如教师范读、听多媒体朗读、个人自由朗读、学生齐读、分角色朗读……二是让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诵读——思考——释疑——再读的环节让学生理解文章。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牢记:文言文教学中诵读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终点。
二、言文并重,让文言教学更有效
文言文顾名思义一个是“言”一个就是“文”。“言”主要指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等。“文”是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新课标明确提出“文言文教学应兼顾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言文并重。具体来说言文并重,要关注三个层面:文言(语言)、文章、文化分别指向语言学、文章学、文化学三个层面。在文言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汉语字词句的知识,这是教学的基础;又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赏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法,这是教学的关键;更要强调古文化的传承和熏陶,这是教学的旨归。只有做到文字→文章→文化这样逐层深化,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和工具性在文言文教学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言”“文”并重的教学理念应着眼于整个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教师在高一时就应根据学段、单元教学要求、课文特点统筹规划、灵活安排:高一年级着重培养、提高释义能力,将重点放在文言文的词语、句子的准确理解上;高二年级重点放在文章的鉴赏上,高三年级则重在应试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有单元教学观念,一个单元四篇课文,精读篇目可言文并重,略读篇目可因言悟文,也可由文带言,灵活处理。
三、先学后教,让文言教学更有效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变“教学”为“学教”。即将传统的“先教后学、以教为主”改变为“先学后教、以学为主”。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并教给学生一些自学的方法,如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积累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相关知识点,并在预习中找出难点和疑点。其次,教师在课堂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始终牢记“凡老师可以放手的地方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求理解不让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讲授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中心发言人串讲课文(不准看任何资料),其他学生则边听边看参考资料,遇到中心发言人讲错的地方予以指正;有争议的地方共同研讨,课堂中学生讨论后不能定夺、讨论也无法得出结论的问题老师还要及时精讲点拨。这种变教师讲为学生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尝到了参与教学的滋味,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其无形中养成钻研的习惯。
四、读写结合,让文言教学更有效
学习文化内涵丰富的文言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对屈原、司马迁、苏轼、荆轲、诸葛亮、烛之武、苏武、荆轲、张衡、廉颇、蔺相如、孔子、孟子这样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运用到写作中去,这不仅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更能使文章透出一股浓浓的“文化味”;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这类人物传记型文言文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结合写作教学,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鸿门宴》、《荆轲刺秦王》这些情节性较强的文言文教师应结合小说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构思情节,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刻画人物性格;学习《六国论》《伶官传序》《劝学》《师说》《过秦论》这些说理性较强的文言文,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借鉴其精妙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吸收、借鉴、仿写,从而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