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验”成为阅读教学的起搏器
2017-04-12阳春市实验小学刘晓霞
文/阳春市实验小学 刘晓霞
让“体验”成为阅读教学的起搏器
文/阳春市实验小学 刘晓霞
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情感因素,使阅读教学的过程充满体验,让体验成为沉闷的阅读课堂的起搏器。
一、倾注真情,以情换情,激发学生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最具有情境性的心理活动。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要引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必须要作为教学主体的老师是一名“煽情”者。曾看了一位教师上的《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录像课,女老师一身素雅的米白裙子,一头秀发在脑后挽一个髻,别上一朵小白花,如一朵亭亭玉兰,在课堂上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她就用这样的一个形象,带领学生认识了端庄、美丽的居里夫人,她时而敬佩、时而震惊、里面感慨、时而激动……学生在她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地走近了那美丽而伟大的灵魂。整节课,教师以情激情,以情换情,营造了师生感情和谐共振的理想情境。于漪老师执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课堂上出现了一片啜泣的感人情景。之所以如此,除了课文内容本身的感人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于漪老师的深情投入。她的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倾注了真情。这样的课,谁能不动容呢?
二、抓住文章“传情点”,让学生学会体验
文章的“传情点”,是指文本中在传情达意上最具表现力的语句或表现手法。实践已经证明,只有抓住“传情点”,才能有效地架设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交流的桥梁。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体验能让学生从感受体验形象开始,继而建立文本与形象之间的联系,使文本与形象沟通起来,促进学生积极的体验。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如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中的这些语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这样的语句可谓文章的“传情点”,为了让学生体验,我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朗读,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目睹着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学生深深地感悟了海鸥对老人那份震撼的感情,达到景与情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
(二)联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因而教语文不应该局限在课本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领悟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引导他们从生活中体验。如第十二册课文《匆匆》是朱自清在特定年代,特殊背景下写出来的,时空的差距,造成了学生体验的困难。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是这节课的难点。要想突破这一难点,必须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差距。在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作者感叹:“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象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时,我立刻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已经过去了多少日子(四千多个日子)?离升中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心里有什么感觉?倘若明天就要参加考试了,而自己还有很多知识没掌握心里会如何?引导学生与文中角色换位体验,学生就能细致入微地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了。
(三)口诵文字,心入其境,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语文教学要植根于情感,读是挖掘作者思想感情,让学生获得文章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我在执教《一夜的工作》一文时,抓住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作为“传情点”,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体验周总理的人格魅力,与作者的激动、自豪产生共鸣。特别是最后一自然段,我设计了引读、跟读、轮读等方式让学生反复读,体验效果就很明显。特别是轮读,就像是大合唱中的轮唱,学生兴趣盎然,读书声此起彼伏,形成了绵绵不绝的回声效果,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全世界都能听见我们呼唤总理、颂扬总理的声音”。涌动的激情表现在学生的脸上,融进他们的声音里。
除此之外,体验的方式还有实物演示、图画再现、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等,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日渐广泛,体验的手段和方法必将越来越丰富。
三、张扬个性,让学生乐于体验
纵观小学语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一种现象:年级越高,学生的发言率越低。究其原因,绝不全是因为学生不会讲,而是学生不愿讲。特别是要求学生体验阅读内容,作出个性解读时,更是噤若寒蝉。事实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还是在我们老师身上。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悟”出预设中的答案,不惜煞费苦心、迂回包抄、挑挑拣拣,以求最终能归于一点,还美其名曰此为“导”之环节。殊不知,这一个过程否定了多少学生的个性体验,大部分学生兴致勃勃的见解被一笔勾销,取而代之的是学习过程中的挫败体验。长此累积,阅读课堂又怎能不沉闷、不低效呢?新课程倡导多元解读,鼓励各抒己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实质上是对学生认识的肯定,也是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平台。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坚决地、积极地鼓励、支持学生的个性阅读、多元阐释,要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及时捕捉学生的发现,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亮点也要给予百分之百的鼓励和赞赏,多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不要刻意追求“标准答案”。我在教学第十二册《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深入读文,体会居里夫人的“永恒的美”时,设置问题:“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放手让学生读文,找目标句子。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体验中去。在这动态生成的阅读课堂上,由于学生的参与度、自由度得到极大的提升,对文本的阐释必然也随着学生个体差异而产生丰富的多样性,课堂充满了情趣和活力。如果我的问题变成:“你觉得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估计马上就有同学怯场了,他们会因担心自己找的语言文字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而失却体验的兴趣。虽然说后者更能体现课堂重点,但也只是一种文字形式上的凸现,前者同样可以和后者殊途同归,先放而后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重要的,是前者非常人性化地顾及了弱势群体,体现了面向全体这一要求,更让学生乐于体验。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