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与儒家外王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04-12杨德春

昭通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荀子孟子思想

2016年10月15日-16日,由邯郸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联合主办的“荀子与儒家外王之道”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邯郸学院举行。“荀子与儒家外王之道”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由邯郸学院副校长鲁书月主持,邯郸学院校长马计斌致开幕辞,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会长廖名春、台湾大学哲学系佐藤将之、河北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曹保刚分别致辞。廖名春致辞由邯郸学院“柿子文化”说起,指出邯郸学院荀子文化研究就像环绕校园的柿子树一样,越来越红火,成果也越来越多,廖名春希望邯郸学院在荀子研究领域通过举办国际高水平学术研讨会成为新时期的“稷下学宫”。台湾大学哲学系佐藤将之致辞主要介绍了荀子研究在国际上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发展情况与研究现状,盛赞邯郸学院三次举办国际荀子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及《邯郸学院学报》在发表荀子研讨会成果方面的贡献。开幕式最后宣读了李学勤的贺信,李学勤在贺信中指出:“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殿军,是赵文化的典型代表,进一步深入研究荀子文化,传承荀子文化精神,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更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进入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阶段。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荀子与儒家外王之道”之会议主题,分别就荀子哲学思想研究、荀子政治思想研究、荀子文本文化研究三个方面,对荀子思想展开交流研讨。限于篇幅,专家观点在此不可能一一罗列,遗珠之憾,在所难免。

一、荀子哲学思想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梁涛以《荀子人性论的历史性发展》为题做了主题发言。梁涛之论很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李哲贤《东亚汉学视野下之荀子名学研究综述及反思》认为:

先秦时期,除了名家和墨家之外,在名学研究方面,其成就最大的当属荀子。荀子对于先秦名学之主要贡献是进一步批判和发展名家和墨辩之名学,使儒家之名学更加严谨。然而,历来有关荀子之研究多着眼于其心、性、天、礼等之探讨,而疏于抉发其名学之义蕴。直到近年来,由于大陆学界积极挖掘中国古代之逻辑思想,以免西方逻辑专美于前,于是有关中国逻辑史或逻辑思想之论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此等有关中国逻辑论著之研究对象主要为先秦时期讨论名实辩说之篇章,尤其是公孙龙、墨辩和荀子名学之研究。此外,由于一些国外学者之参与,使得中国古代逻辑之研究,尤其是关于荀子名学之研究,如今已成一较为普遍之现象。

路德斌《荀子:“心伪”与“大本” —— 从清儒荀学研究的不足看当下荀学复兴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认为:

清代荀学复兴运动之失败,根本的原因是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并解构宋儒关于荀学“大本已失”之基本论定。“性”和“伪”是荀子哲学的两大法眼,对二者的误读和误解,在导致宋儒得出错误论定的同时,也将荀学推向了一个千年衰微不振的困顿境地。事实上,荀学与孟学一样,皆乃“大本”得立之学,只是与孟子不同的是,荀子的工作不是通过“性”概念而是通过“伪”一概念来完成的。透过“伪”之概念,荀子确立起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知性主体,同时也是一个道德主体。

韩国成均馆大学校辛正根《孟子和荀子思想的决定性差异》认为:

孟子和荀子是哲学史上的竞争对手。两者之间的决定性差异是什么?哲学史上通常用性善和性恶的对立格局来说明孟子和荀子的差异。但这只是部分性对立并不能称为全面性对立。如果要寻求两者之间的全面性对立,那么就要看这两个人是把知识(智虑)包括于本性之内还是放到了本性之外。孟子认为知识含于本性之内,四德或是四端相互协力从而使人迈向道德上的成功。荀子则认为知识(智虑)存于本性之外,限制人们的本性从而使人迈向道德上的成功。这样本质性的差异在两者的修养方法上也有所反映。孟子通过关注于人的内心把重点放在了让人的本性不被干扰上。荀子通过个人卓越的选择认为本性并不能单方面的主导情况。同时为了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化,孟子认为性善不单单要与圣人也要和井田制结合起来。荀子认为知识(信息)的积累中包含有个人和社会的变化,从而对有关道德的物质基础部分没有进行集中论述。

涂可国《儒道互补中的荀子诚信伦理——荀子道德哲学研究之四》认为:

荀子在继承孔子儒家和道家、法家、墨家等先秦诸子百家诚信思想基础上,不仅强调诚信为为人之道,还进一步把诚信由修身之道上升为治国之道,深刻论述了诚信是治国理政的基础。荀子强调诚信必须以仁义为重、以仁义为本,认为养心必须善诚,而要致诚就应守仁行义、以慎其独。

石永之《“二千年学者皆荀子之学也”:康有为荀学思想研究》认为:

康有为“二千年学者皆荀子之学也”是指荀学为可以变化气质的“道问学”之学术,而谭嗣同的“排荀”名言是指认荀学为二千年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正是康有为引发了维新变法时期“排荀”与“尊荀”的学术争论,主张宗教救国论者“排荀”,而对康有为仿耶稣的教主做派非常排斥的章太炎则“尊荀”。应该说康有为对荀学的了解非常深刻,他很罕见地点出了荀学的心学特征,认为荀学内外兼备,是孔子思想之具体。康有为对荀学也有批评,有微词,但主要的论调是荀学内外兼备,孟荀并尊。

杨秀宫《试论孟子、荀子两式“外王之道”的理想与实践》的论文摘要如下:

儒家的“外王之道”不离于其“内圣”的重点。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也代表着儒家“内圣外王”的讲究。“外王”与“内圣”的关系如何?透过孟、荀的学说理路来看,儒家的“外王之道”会呈现什么样貌?从实践上论,外王事功以成就安居乐业、和谐无忧的“大同”社会为共识。但若细究孟子、荀子的理论孟子“知天”的观点,与荀子“不求知天”的观点有别。孟子遵循“天道”而立论,荀子则转向“道者,非天之道”是“人之所以道”的主张上。立论差异,对于“外王之道”的阐述会有分野。加上对于心性的见解不同,孟子有“仁心”、“仁政”的推介;荀子则从“性伪合”、“礼义法度”来论外王之道。孟、荀对于“义、利”与“王、霸”的见解分属两种样式,影响了“外王之道”的阐述与推展。孟子有“由仁义行”、“非行仁义”的论点。荀子倾向于采取“多元并重”、“两不相害”的统类风格。最后提出商榷的论题,则是孟、荀分作“两式”的“外王之道”,可以“互补”吗?本文正视孟、荀的两式“外王之道”采“不以夫一害此一”、“兼容并蓄”的统类观点。

闫咏梅《对立的统一:孟荀人性论的再考察》认为:

先秦儒家思想中,有孟子人性善与荀子人性恶的立论。表面争锋相对,实则殊途同归。孟荀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何为人性,进而得出了是善是恶的价值判断。立论不同,伦理思想的论证方式与向善的途径则不同,但二者皆依其对人性的判定,设计出如何致善的途径与方法,并进而思考基于此人性,如何达致社会大治,天下太平。相比较而言,荀子对人性的看法比孟子消极、悲观、现实,但透过表面,背后或许隐藏着更为积极的因素。

刘振英《荀子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其与象山心学、朱子理学之异同》认为:

荀子思想有着明显的轨迹,尤其是与先秦儒家的经典文献《中庸》、《大学》、《论语》、《孟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荀子学说与陆九渊心学、朱子理学有着明显的相似与相异之处,象山之学与朱子之学都源自《四子书》,但荀子又独出机杼,否定“性善论”,荀子对心性之学有自己独特认识,陆九渊心学与荀子心论有联系,更有区别,朱熹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并将儒学发展为理学,可以清楚地看清荀子与朱熹不同的学术理路,希望这些探讨将有益于荀子学术的定位。

陈林《荀子的人性论是否隐含“性善”思想?——从冯耀明著〈荀子人性论新诠:附〈荣辱〉篇23 字衍之纠缪〉说起》认为:

尽管荀子认为人之心既是人沦为恶的原因,也是人成就善的根据,但荀子实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更容易沦为恶,而成就善则需要后天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实现。这就是说,如果把“善”和“恶”看作是天枰的两端,荀子认为人更容易向“恶”这端倾斜。荀子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言人性恶。

冯俊《从仁知到德能:荀子仁学的实践维度》认为:

通过梳理仁、知与德、能这一对关系,四个概念在孔、孟、荀三家的传承与变异,可以看到先秦儒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即在话语的继承与改造之间保持自身儒学理论的合法性与创造性。孟子将孔子的人性论进一步落实到“心”本体上,从而解决了孔子仁学本体论缺乏的困境,但拙于儒学实践的落实;荀子利用礼学资源将孔子仁学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但对于仁学的本体论依据却采取了“存而不论”的儒学立场。

孙伟《荀子“道”论思想探析——从礼乐法度到形而上之道》对荀子哲学中的日常伦理政治生活与形而上学终极价值关联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荀子哲学中的形而上之道如何以日常伦理政治实践作为基础,而日常伦理政治实践又如何通过心性途径能够导向最终的形而上之道。

二、荀子政治思想研究

复旦大学哲学院林宏星以《秩序与方法——荀子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理解》为题做了主题发言,林宏星认为:

荀子言礼的首出的意义是政治学的而非伦理学的,是为了去乱止争以实现“出于治”“合于道”的政治目的而形成的一套制度设计。即此而言,在面对重建政治秩序的时代主题面前,若与孟子言仁心之兴发和推扩相比,荀子的此一主张无疑更具有客观和可实行、可设施的特性。然而,荀子的礼既是政治学的,又是伦理学的,其间各自在根源上的分际并不明确;同时,由于荀子心目中紧紧绞固于政治秩序的实现,道德则不免沦为维护政治的手段,乃至常常以政治的方式来处理道德问题,其结果则导致对专制政治的强化。学者谓荀子尊君、重势、倾向于独断,良非无故也。

法国科学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前研究员雷米·马修以《荀子与郭店政治思想》为题做了主题发言,雷米·马修认为:

荀卿有可能了解过郭店埋葬的文本。不管怎样,这些文本都似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荀卿的思想。通过荀子的作品和郭店儒家文本中的例子,我们将说明思孟学派的某些论点是如何可能影响荀子学说的。要么荀子曾批评过这个学派的门徒,要么他采纳了其中一些观点。

储昭华《说“群”——庄子与荀子政治哲学基点与趋向差异一窥》讨论了庄子与荀子政治哲学基点与趋向差异。

台湾中兴大学王庆光《荀子与黄老之学“听政”思想的对比》认为: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道家…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是当今学界对古代无为而治的“君术”具指标性的文献。《论语·雍也》:“雍也,可使南面。”《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则从仁与礼解明尧、舜的“德治”。“听政”的“听”有治理国家的含意,孔、孟、荀对于“修身、治国一理”予以着力开发,老子“镇之以无名之朴”和黄老之学“道德形名学派”则从大宇宙(自然界)、小宇宙(身体)的互通开出“治身、治国一理之术也”(《吕氏春秋·慎分》)。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郑文泉《荀子的“分”能解决人类社会的“乱”吗?》认为:

(一)荀子以为“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而必须“分”,才能避免“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的乱局,还存在着一些变数,不尽为实;(二)在十九世纪以来的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的趋势下,“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的“物不能澹”的资源稀缺也可能不是当下人们所面对的全部问题;(三)荀学将人类社会的“乱”归诸于资源稀缺的终极原因,使其理论或不免有一“资源决定论”的偏执导向而有失真之虞。

王华《道德转化中的自我与他人:初探《荀子》中的道德自主》目标在探究荀子对理想自我和自我转化的看法,以及自我与他人在这个看法中扮演的角色。

陈迎年《荀子政治哲学中的圣王教化概念脞说》认为:

荀子政治哲学以成人为目的,是圣王教化的政治哲学。其要义有二。一是以“性恶”来确立富、养的之于人的基础存在论地位,让民众的财富、身体等成为不可让渡者,政令教化不过是不可让渡者相互冲突的结果,而为养欲之具。二、多方利益不断冲突协调必然是一个永恒轮回的“积微”过程,因而不存在现成的、肉身性的“圣王”,“圣王”不过是道德(义)的“象征”,而表示利益冲突并不足以毁灭人类社会,国家自有其真实的统一性。两相结合,荀子的圣王教化同时也就是自我教化。

陈光连《论荀子“名分”说之政治伦理意蕴》认为:

荀子制名之目的在于指实,即名与实相符,故“明贵贱”之名与“应然之实”相应,而“辨同异”之名则与实然之名相应。和“等贵贱”在伦理领域侧重追求社会至善相应的是,在道德领域,其分的意旨在于明辨荣辱;“辨同异”则是为了成就正确的知识。西方之逻辑仅着重辨同异,即知识方面的问题;而荀子之名学则汇通了知识以辨同异,且重伦理政治以明贵贱,兼具知识和价值两方面,就文化心灵而言,荀子实较西方逻辑学者为弘深。

韩国成均馆大学校陈涵《荀子“礼”之实践方法的研究——以“制礼”为中心》认为:

荀子主张的礼之起源“制欲说”以及礼之作用“分”与“养”规明了礼为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所起的作用,同时通过礼之产生“先王制礼说”与“圣人可求论”阐述了制礼主体“先王”的可复制性,最终落脚在实践上,从“礼之文”与“礼之理”的关系出发,说明制礼的具体执行方法。

台湾政治大学曾暐杰《何以利吾国?——荀子“政治经济学”的建构及其对孟子“政治道德学”的批判性转向》认为:

孟子的仁政思想可以说建立在具有四端之心的“道德人”为核心的“政治道德学”,……荀子基于孟学政治理论的无效性,进而转向建立一套以好利恶害的“经济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从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层面来建构政治理论,其核心内涵是为“富国利民”。是以孟荀的政治理论可以说是两个独立的典范,不宜以孟学式的道德形上学来否定荀学的理路。

台湾中原大學段宜廷《魏晋儒家外王学之考察──崇有论的荀学脉络》认为:

玄学以自然之风为底蕴,崇尚虚无,而荀学则是回到现实人生的运作上,以求建立秩序和规范。也因此,不只是裴頠,魏晋儒家的政治关怀,多是运用荀学资源,展衍出他们各自的外王思想。于是会发现,裴頠建构的“有”的世界,是一儒术礼教的社会,井然有序,条理分明,而人世间的一切现象与关系,也都能获得合理的安排。

三、荀子文本文化研究

台湾大学佐藤将之《〈荀子〉和〈吕氏春秋〉比较研究之可能性》认为:

从最表面的文字层次──如用词、使用的概念、主张的内容,或使用的比喻等等──到个别主张背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层次,甚至是某种思维方式上的层次。而我们若能意识到此多层次的类似性,在进一步的比较分析中,我们也许会找出《荀》《吕》之间其实有着相当多的相似之处。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才能了解郭沫若为何认为《吕氏春秋》受到《荀子》思想的全面性影响。只不过然而,我们不像郭沫若将两者之间的类似性看作是《荀》对《吕》的单向影响;而认为《荀》、《吕》两部文献共同深受稷下思想的影响所致。

廖名春《由〈荀子〉书“伪”、“綦”两字的特殊用法论〈荀子·性恶〉篇的真伪》由《荀子》书之“伪”、“綦”两字的特殊用法论证《荀子·性恶》篇为荀子所作。

清华大学历史系方朝晖以《先秦秦汉“性”字的多义性及其解释框架》为题做了主题发言,其论文摘要如下:

“性”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千百年来围绕它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人性学说。然而,“性”字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不同的含义,只有厘清了这些不同的含义及其间的关系,才能真正认清有关人性善恶等问题的各种争论的根源。本文综合前人研究及原始文献,提出先秦秦汉时期的人性概念有七种基本含义:①“生”,②生理属性,③物理属性,④社会属性,⑤原初特性,⑥生长特性,⑦后天或特定属性。在对这些不同含义及其关系进行分辨的同时,本文重点依据《庄子》和《淮南子》对“原初特性”和“生长特性”这两种含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周炽成《〈性恶〉出自荀子后学考:从编辑与文本结构等方面看》认为:

汉代的刘向在编《荀子》一书时,把著名的《性恶》排为第26 篇(全书共32 篇),夹在《子道》和《法行》之间。论者们公认:这两篇及排在后面的《宥坐》、《哀公》、《大略》、《尧问》等都不出自荀子本人之手,而出自其后学之手。刘向把《性恶》编置在这个地方,显示他把它看作荀子后学的作品。仔细分析《性恶》的文本结构,可发现:它不应该是一篇完整的论说文,而是由七个不同的模块拼凑起来的,其中有太多的不一致、前后矛盾,例如,模块二对“知仁义法正之质”和“能仁义法正之具”的肯定以及模块七对性质美的肯定就与模块一对人性恶的断定相矛盾。大部分模块极可能是不同作者之所为。有多种证据表明:荀子不是性恶论者,而是性朴论者。

王天海、杨秀岚《荀子王霸思想剥茧》依据荀子原典,对其王霸之说进行了深入剖析。肯定了荀子在继承和发展先秦诸子王霸之说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独立而完整的王霸思想。这种思想不仅传承了孔子外王内圣的思想,还贴切当时社会实际,丰富并充实了儒家的国家政治学说,为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李鹏为《荀子·天论》“列星随旋 日月递炤”天文学涵义研究》的论文摘要如下:

荀子是孔子儒学思想的重要传承者,本文结合天文史学、文献史料和古文字学资料集中探讨荀子在所着《天论》一章中所体现的天文学思想。我们认为,荀子在中国古代天旋说的探讨过程中持右旋说观点,并对董仲舒、班固等人产生了深刻影响。

吕庙军,林潇雨《〈荀子·非相篇〉研究》认为:《荀子》一书为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弟子所着。其中《荀子·非相篇》作为《荀子》三十二篇之一,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篇荀子批判了唯心主义相术和复古主义思想,并提出了“法后王”的政治主张和“君子必辩”的思想。通过对文本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发现文章内容前后并不连贯,推测本篇并非成于一时之作,极有可能是后人整理编订而成。篇名“非相”无法概括全篇内容,也就极有可能是后人根据第一部分内容所加。结合本篇线索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推测本篇的各部分均写成于荀子晚年。《荀子·非相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思想上,其中的哲理名言如今仍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指导作用,对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李延军《荀子“化性起伪”“虚伪”论》认为荀子“化性起伪”虚伪。任乃宏《荀子议兵时间补考》通过梳理前人成果,论定荀子议兵的时间为“邯郸保卫战”结束之年,亦即公元前257 年。范文华《荀子辑传》为荀子辑传。

王红超《〈荀子〉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历程与阐释》认为:

《荀子》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研究始于对其译介与阐释,从最初传教士的翻译到汉学家的今译,迄今有百年历史。本文梳理与考察《荀子》英译历程,钩沉其阐释特点,包括历史语境的影响、译者主体性渗入、读者接受屏幕的状况,导致本义理解上的偏离,产生变异体是历史的必然。考查经典阐释本身的开放性及其限度,随着穿越历史的翻译,其思想阐释随历史演进而渐深渐广。

杨德春《〈荀子·不苟〉诚论训诂》认为:

《荀子·不苟》诚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理与形同义,形是有文彩的形状或形迹,理是纹理或文理,都是一种必然性的标志或表象,都是一种稳定真实的趋势的标志或表象,相当于理路或路线图。明,神也与形、理本质相同,也是讲一种必然性的标志或表象,只是这种必然性的标志或表象更加清晰、更加明确或准确而已。独是致诚的独一无二(的规律性或必然性)。

猜你喜欢

荀子孟子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磨刀不误砍柴工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