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子的概念教学到建构物质的微粒观
2017-04-12浙江省玉环县实验学校317600
浙江省玉环县实验学校(317600)
许方锐●
从分子的概念教学到建构物质的微粒观
浙江省玉环县实验学校(317600)
许方锐●
“物质的构成”是初中物质科学的起始课,微粒概念的教学是学习物体性质(质量、密度、物态变化)和物质间反应等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整理本章教材中微观粒子与宏观的物质性质(质量、密度和物态变化)关系的知识脉络,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分子概念教学,学生在参与中逐步感知微观世界的存在和奥妙,感悟遨游在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路径.学生初步形成“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为今后形成物质的“微粒观”奠定基础.
分子;概念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设计
“物质的构成”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包括: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四部分.教材要求学生在学习了本节内容之后初步建立起物质的“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
在日常的学习中很多学生感觉这部分知识远离自己的生活,相关经验和感性的知识积累不够,开始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能较透彻的理解和接受“分子”这一微观的概念,致使学生学习完本节知识后,在学习物质的质量、密度和物态变化时会产生了一些疑惑,例如:①学习质量时学生对“质量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中的物质指什么?质量为什么保持不变?物体的体积会变吗?体积在什么情况下保持不变等问题产生疑问.②学习密度时学生对“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密度不变”理解之后又容易与“物质的密度与温度和状态有关”混淆,产生同种物质的密度变与不变的矛盾.③物态变化中,物质变化的微观解释也是学生思维理解上的难点.如:“水中的气泡上升过程中在水沸腾前体积逐渐减小,在水沸腾后体积逐渐增大”的理解......学生的这些疑问反映了他们对宏观和微观的概念分不清楚,对变化的本质把握不准等问题.这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的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对概念的教学孤立,还不能设计和优化教学.②只以单个的定义为中心教授概念,不重视概念之间的联系,忽略了某些概念的功能价值.例如:教师重视的分子的存在、大小和性质的教学,但不关注学生学习分子之后对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认识与深化,不能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宏观现象,应用“分子观”解释各种宏观的科学现象.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在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如何发展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物质的“微粒观”进行有效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浅谈如下:
一、寻找各相关概念与微观分子之间的关系,重构知识网络
将现有的知识点转化为知识网络是教师教学常用的方法.学生通过对第四章的学习,将会认识:物质的构成、质量、密度、物态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知识,如果把每一节的内容分开单独来看会觉得知识乱杂,但是如果以物质的性质与物质微观构成之间的关系去看这一章内容又是一个严谨的整体.
在日常教学中,常被我们教师作为这一章的知识总结图.但是为了有针对性的突出物质宏观性质与物质微观构成之间的关系;让图的形式与物质“分子观”内容相结合,我们有必要重新整理各概念与“分子观”之间的关系重新构图,以便挖掘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源.
二、设计任务驱动教学,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的认知
在学习分子的概念之前,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的认识多数是一知半解,停留在日常概念的水平上,比较肤浅,甚至部分学生对分子的概念一无所知的或是错误的认知.而且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如果教师采用传统讲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感知和形成分子概念又是不利的.围绕着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求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分子的概念,在本章第一节“物质的构成”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任务驱动和引领课堂教学.
对概念的教学往往要注重概念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过程中的使用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结果.任务驱动式的教学以活动引领课堂,学生在参与任务、完成实验和分析讨论中经历:疑惑产生→假设形成→实验验证+想象推理→释疑并获得感悟的过程.在本章进行分子概念和宏观物质性质的教学中,可多引导学生分析宏观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现象(如物体体积、状态、温度和热量的变化等)来感悟实验、推理、假设、验证、微观想象等科学方法在其中的普遍应用.
三、及时的跟进微粒知识的应用,促进学生“分子观”的形成
学生在学习“物质的构成”后初步掌握了分子的概念和性质,还不能够对它透彻的理解应用,也还不能形成完整的“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所以我们在学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密度、物体的物态变化时遇到与微观粒子相联系的宏观现象时及时指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应用分子知识对宏观现象进行解释.例如:①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他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等的改变而改变.②物体密度与物体温度、状态的变化关系.③物体物态变化等现象的本质等.学生会在用分子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检验和修正自己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教师同时根据学生的层次和特点设计相应的练习并适度的增加课外拓展内容,不断的跟进、梳理和强化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以促进学生最终形成物质的“分子观”.
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其过程是复杂的.如果要让学生现在就建立物质的“微粒观”是很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如何带领学生对分子的核心概念进行认知,寻找观察、思考和想象的路径,为他们“微粒观”的形成奠基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目标.
[1] 朱清时,华明主编 . 浙教版科学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七年级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2] 肖红梅,朱纷 . “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教学的难点分析及突破[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
G632
B
1008-0333(2017)14-0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