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建设

2017-04-12超,武晖,田莉,师琅,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报队伍数字化

孟 超,武 晖,田 莉,师 琅,赵 放

(西安工程大学科技处,陕西西安 710048)



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建设

孟 超,武 晖,田 莉,师 琅,赵 放

(西安工程大学科技处,陕西西安 710048)

编辑作为高校学报数字出版工作的中坚力量,对于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在探讨高校学报数字化现状的基础上,从策划能力、信息感知能力、技术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方面对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建设进行分析,同时给出了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的培养措施。高校学报要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数字化编辑队伍,编辑自身要制定职业发展目标,保持不断的学习意识,与时代接轨,高校要为编辑提供学习和对外交流的机会,还要建立针对编辑的考核体系。要不断加强高校学报编辑的职能,做好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的建设,为繁荣高校出版事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人才建设;考核体系

高校学报是展示本校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学术窗口,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将会成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报传播的主流形式,也担负着宣传本校学术成果的重任。国际上,数字期刊已经成为学术期刊出版、传播和利用的主流形态。早在2008 年,据 ALPSP的统计显示,96. 1% 的 STM 国际期刊已实现数字化,可通过网络访问,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这一比例也达到86. 5%[1]。根据《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的统计数据,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15.85亿元[2]。关于科研人员阅读方式的统计,14%的人阅读纸版文章,63%的人下载PDF后打印阅读,54%的比例下载PDF后在屏幕上阅读,只有9%的人在网站上阅读文章[3]。根据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5.2%的人认为缺少既懂传统出版、又懂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是其主要原因[4],可见数字化编辑人才的作用不可轻视。《教育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强化高校出版队伍建设”[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6]。段维等[7]指出出版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走向将是数字出版。郭飞等[8]指出人力资源是促进期刊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构建期刊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郭柏寿[9]讨论了编辑在数字化出版模式下知识确定性缺失的应对策略。李仲先[10]探讨了数字出版对高校学报及编辑意识的影响。郑可为等[11]指出并论述了学报编辑队伍素质建设是高校学报发展的必要手段。可见,编辑队伍建设一直是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期刊编辑,尤其是高校学报的编辑,通过自己的策划和再创造,为广大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12]。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学报编辑队伍,是办好学报的前提和基础。

一、高校学报的现状

高校学报是主要刊载高校研究成果和科学论文的定期连续性出版物,对传播科学知识和技术有重要作用,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17年2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的学术期刊为712种,加上之前认定产生的第一批5737种学术期刊,高校学报占相当大的比重[13],是国内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体看,由于体制等原因,我国高校学报普遍质量不高,运用数字化技术的能力不强,与高校的地位极不相称。随着高校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出版融合发展步伐的加快,高校学报凸显了稿源质量差、对外交流少、学术影响力低等问题,根源在于高校学报在出版载体、传播方式、传播能力、出版流程、管理手段、营销方式等方面的数字化程度明显落后于其他学术期刊,在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等方面的意识不强[14-15],究其原因,主要是数字化编辑队伍建设不足。《科学》主编鲁宾斯坦(Euis Rubinstein)认为,一流的期刊需要一流的人员,高素质的编辑人员、审稿人员是提高期刊质量的保证之一,编辑应该是学有所长的科学家,能发现好的稿件并处理有关问题,如数据、试验等[16]。

几十年来,高校学报普遍存在着“全、散、小、弱”的现象,定位模糊、众刊一面、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未见有效改善,相当多的高校学报在读者、作者、市场的眼中,都是学术质量不高的代名词,不可否认,这也与编辑的思维、方针、模式等有一定的关系。众所周知,国内高校编辑队伍一直存在着稳定性差、数量不足、晋升空间有限、职称评审困难、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高校学报一般只有几个编辑,却承担着收稿、审稿、送审、校对、编辑、出版、发行等一些列工作[17-18]。除此之外,有的高校学报依附于其他行政部门,还要承担部门的办公室工作,很难有多余的精力学习新的办刊经验,也很少有时间与外界交流,这对于期刊的刊载内容的学术质量和期刊的传播深度、广度都会有不利的影响。这就更需要高校学报编辑不忘初心,修炼自我,为高校学报的发展有竭尽全力。

二、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的要求

作为数字出版工作中心环节的编辑工作,是由编辑人员承担的。因此,编辑人员毫无疑问是数字出版工作的骨干力量。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除了具有传统编辑甘于为他人做嫁衣的精神外,要对整个学报数字化出版有清晰的宏观把握,包括信息采集、选题设计、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书检查、期刊传播宣传、收集反馈信息、网站建设、采编系统建设、开放获取平台、优先出版、核心作者维护等[19]。本文从策划能力、信息感知能力、技术能力、社会活动能力4方面对高校学报的数字化编辑队伍建设进行分析。

(一)策划能力

编辑的策划能力,反映了编辑对出版工作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能力,同时也展现了自己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高校学报作为高校对外交流的学术媒介,就要反映本校的专业性、特色性,走适合自己发展的“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突出学报的特色性和专一性。目前的高校学报美其名曰为综合性,其实就是一种懒散化经营和粗放式的学科拼盘,与学术界提倡的综合研究背道而驰,也让读者失去了新鲜感和阅读的兴趣。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要时刻关注与本高校特色学科有关的国家政策、相关的网络热点和时事,要主动有意识的去吸纳与此有关的稿件,提高媒体对此的引用率和曝光率,有一些列的专业化、特色化研究带动综合性研究,从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学报的影响力。例如:2003年,SARS肆虐时,《西安工程大学学报》在2003年第3期专门策划了一期与此相关的专题栏目,介绍了抗SARS战役的思考、怎样预防SARS、SARS医用纺织服设计等内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扩大了《西安工程大学学报》作为纺织高校学报的影响力。

(二)信息感知能力

信息素养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柴可斯基于1974年提出,指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实质上就是一种工作能力[20]。编辑在选题策划之前,要经历信息的采集阶段,作为编辑,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利用有效信息为学报服务。高校学报虽然数量众多,但是彼此之间的联系交流却少之又少,分散经营、各自为政、闭门造车,导致编辑的信息匮乏。“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应具有必要的信息观念,培养高的信息感知能力,能及时把握信息,对信息资源进行精细的分析和利用,还要加强与同领域的高校学报之间的交流,既可以避免选题的重复,又可以进行学术、办刊理念上的交流,还可以互相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这就要求高校学报编辑有大数据分析意识及能力,能把握信息生成与发展的规律,对与学报栏目有关信息资源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并善于及时加以开发、利用、分析,使高校学报的文章更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原创性。例如:2015年的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除了痛心疾首和反思之外,作为一名高校学报编辑,更应该有敏感的信息感知力,可以以此为题材做一些专题的学术报道,防止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比如管理类的高校学报可以从安全管理方向作专题报道,纺织类的高校学报可以从消防员的消防服材料方向作专题报道等等。

(三)技术能力

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除了掌握最基本的办公软件、校对软件外,还应该熟练运用期刊采编系统、网刊发布系统、XML语言、SGML语言、HTML语言及多媒体出版等技术,在编校过程中充分调动作者的参与性,可以利用微信的视频、语音功能把稿件的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作者,发挥审稿专家的指导、把关作用,利用数字出版平台的优先出版功能使稿件的网络出版周期缩短,实践中也要充分掌握和利用与数字出版有关的平台与技术服务于学报的快速发展。例如:根据不同学报的具体情况,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出版平台的关键词、被引率等指标,发现不同学科的高发文、高被引研究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及时与他们联系,这些人员就可能成为潜在的优秀稿源或者优秀的审稿专家;将审稿专家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一个审稿时便于搜索、易于更新管理的审稿专家数据库,辅助以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将会大大提升高校学报编辑和审稿专家的工作效率。

(四)社会活动能力

高校学报编辑必须有甘于寂寞、埋首案头的工作精神,还要有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同时又要与有关部门、审稿专家、读者、作者建立广泛的联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进行实践调查, 深入到科研一线,到专家办公室、实验室、科研现场、教学现场去,与优秀的专家学者建立密切联系,加强同各方面人士的情感交流、信息交流、学术交流,彻底转变过去在稿件搜集过程中固守的“等、靠、委、要”的传统思想,增强编辑组稿、约稿的工作能力。传统的高校学报编辑只需要把别人的稿件进行编辑、校对就可以了,很少与读者进行互动,作为数字化编辑要创造条件接近读者,通过多种途径调查读者的需求,倾听读者的声音。借助互联网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建立与读者的互动体系,引导读者参与本校特色学科、栏目、文章的讨论,编辑通过读者的评论、评分、点击量来科学制定高校学报的策划、组稿等方向,确保高校学报的学术性、易读性和竞争性。同时,编辑要加强对自己学报的宣传,扩大刊物的知名度,这不仅对于学校知名度的提高有莫大作用,还可以防止稿源外流,吸引优质稿源,提升期刊的引用频次。

三、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的培养措施

高校学报是我国教育事业和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报要适应当前数字出版的趋势,把学报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加强对学报的管理,充分发挥高校学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在高校无法引进专门的编辑人才的情况下,这就对学报编辑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增进交流。编辑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更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因此编辑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学术敬畏感,要重视学习培训,加强道德修养。首先,学报编辑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能经常以积极的姿态接近和参加与本学报学科有关的学术会议和讨论,及时调查、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和动态;其次,加强对外交流,多与其他院校的同事进行座谈,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有的放矢,从而确保学报的学术质量及社会效益。

(2)提高自己业务能力。除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不少于72小时继续教育时间外,要不断适应数字化出版对编辑的要求,开拓创新,不惧失败,还要不断进行写作和科学研究,关注最新的编辑标准及编辑数字化的信息,积极参加编辑校对等方面的专业比赛,加强实战型数字编辑业务培训,以学促学、以考促学,迅速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审稿水平、编校能力。脚踏实地,不急功近利,保持一种“学无止境”的心态。

(3)积极参与学报发展规划。检验编辑数字化队伍建设的成功与否,还是要看对学报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是否有所提高。所以要充分调动编辑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引导编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编辑一定的犯错空间,鼓励编辑在工作中摸索出适合自己学报的数字编辑流程,利用新媒体,与作者、读者互动,了解学报主要栏目的研究热点,推送自己学报的文章及相关领域的时事焦点,扩散学报的辐射圈。此外,还要坚定编辑投身编辑事业的信心和决心,真正把学报工作当作一项自己热爱的事业来对待。

(4)规范编辑待遇和考核。尽管编辑在文字、技术、策划、设计、管理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是薪酬、待遇却往往是整个学校内部最低的,地位处于学校的最边缘,编辑的职称上升通道狭窄,职务岗位有限,导致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的归属感不强。这些都对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的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也违背了《教育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教社科[2015]1号)中“要切实把出版人才纳入学校人才引进与培养规划,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方面给予保障,增强高校出版队伍的事业心、归属感和忠诚度”的规定。所以,高校应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根据编辑工作的特点和性质,不能搞一刀切,进一步完善针对编辑的绩效考核、薪酬激励、奖优罚劣等管理措施,达到优化编辑队伍建设的作用。

四、结束语

编辑是出版的灵魂,高校学报要提高自己的学术质量和出版水平,关键在于编辑的自身素质。如果没有素质过硬的数字化编辑队伍,无论多好的新媒体、新技术,都无法对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出版产生任何作用。但是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不是一日之功,所以,要不断加强高校学报编辑的职能,做好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的建设,争取每个编辑都成为一名复合型数字化人才,直面困难、不畏挑战,为高校学报的繁荣强大贡献力量。

[1] 彭希珺,张晓林.国际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 24(6):1033-1038.

[2]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 “十二五”收官之年的中国数字出版—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主报告(摘要)[J]. 出版发行研究, 2016(8):5-10.

[3] KEITH DeBlanger. Trends in journal publishing: Outputs and access[R].科学出版社:第八届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年会,2015.

[4]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4)[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63-164.

[5] 教育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教育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EB/OL]. http://xbbjb.dqsy.net/info/1007/1080.htm.

[6]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中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76-96.

[7] 段维,谢琴.论“互联网+”时代出版业的走向[J].中国编辑,2016(3):35-41.

[8] 郭飞,游滨,薛婧媛.学术期刊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27(1):68-71.

[9] 郭柏寿.数字化出版模式下知识确定性的缺失及编辑应对策略[J].编辑学报,2014, 26(2):103-106.

[10] 李仲先,梁雁.数字化出版对高校学报及编辑意识的影响[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6(3):138-140.

[11] 郑可为,徐若冰,刘玉明,等.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的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 34(4):142-144.

[12] 杨文杰. 关于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的思考[J]. 大学教育, 2014(1):48-49.

[13]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认定情况的公示[EB/OL] http://www.gapp.gov.cn/sapprft/contents/6587/314124.shtml.

[14] 木星.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现状、内忧、外患与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1):91-96.

[15] 孟超. 高校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困境与探索[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5,36(6):632-634.

[16] 王龙杰. 校本培训: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2):179-186.

[17] 张雪梅. 数字化出版时代高校学报复合型编辑的培养[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5(5):28-31.

[18] 朱剑. 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5):147-151.

[19] 孟超,武晖,谷秀洁,等.2007~2014年《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核心作者分析[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6,30(6):740-746.

[20] BEHRENSS.A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historical overview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 J].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1994(4):309-322.

[责任编辑 雷润玲]

A Brief Discussion on Digital Edi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Journals

MENGChao,WUHui,TIANLi,SHILang,ZHAOFang

(Depart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Xi’anPolytechnicUniversity,Xi’an710048,China)

Edi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digital edition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journals,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digital edi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journals. By discussing the digital stations right now,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lanning capability, information perception capability, technical capability, social activity capability, training measurements, learning capability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the digital edition. University journals should have a perfect digital edition team with clear career development goals and constant learning consciousness. University should give the opportunity of skill and experience exchange with foreign professional editors and have higher evaluation system.

university journals; digital edition; talent construction;evaluation system

2017-01-03;

2017-02-09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学研究基金(2016YB05)

孟超,男,山东寿光人,西安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G232

A

2095-770X(2017)06-0021-04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6.006

猜你喜欢

学报队伍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致敬学报40年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深空探测学报》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