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建构
2017-04-12徐春
徐 春
(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建构
徐 春
(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体现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原生形态,蕴藏着马克思以人的存在论、本质论、发展论为基本框架的人学理论建构。马克思通过对男人与女人之间关系的论述,确定了人的基本存在结构是自然存在、类存在、个人存在、社会存在。他透过人的异化存在揭示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现实劳动,实现了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思想的超越性发展,提出了新型的“总体的人”的理想,这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初步表达。
马克思;经济学哲学;人学建构
一、对人的存在的建构
马克思在人学理论上取得的突破和建树,首先体现为他对人的存在的系统建构。在《手稿》“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一节中,马克思说:“人对人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人对妇女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关系中,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 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 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 这种关系通过感性的形式,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 或者自然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具有的人的本质。因此,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从这种关系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自己来说成为并把自身理解为类存在物、人。男人对妇女的关系是人对人最自然的关系。因此,这种关系表明人的自然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行为,或者,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的本质,他的人的本性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自然。这种关系还表明,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需要,就是说,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P80)在这段经典论述中,马克思通过男女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人的基本存在结构是自然存在、类存在、个人存在、社会存在。
马克思通过人是自然存在物这一概念把人引进自然界,或者更确切地说,使我们能从本体性的角度去认识人。他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即自己的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1](P105)自然界作为发生学前提导致了人类的产生,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自然属性,依赖于、从属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又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特殊自然存在物。哲学人类学研究表明:动物具有特定化、专门化了的本能,人的器官及其功能却是非专门化、非特定化的。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人必须成为一个能动的存在物。在创造性实践活动中,人选择对象,使其成为他的感觉的对象,并把它们加工改造成符合自己需要的创造物,如此才能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一切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都需要在人之外、在自然界中找到。
马克思为了把人与自然界分开、把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分开,又把人看作是一种类存在物。他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P57)说人是类存在物,主要基于人与动物有着重要区别的两个方面:其一,人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不仅把外部世界当作自己认识和活动的对象,而且把自身及其同类也当作认识的对象,这一点是人所独有、动物尚不具有的类特征。动物没有从外部世界中把自己分化出来,而是天然地与自然融合为一体,谈不上进行有明确意识的对象化活动,只是本能地生存。其二,更重要的是:“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1](P56)人作为一个“类”和其他物“类”的最大不同点在于,人不仅因为有生命与无机界的“类”有区别;而且因为人比动物更具有普遍性,也与其他有生命的动物区别开来。所谓人的普遍性表现在,人虽然也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活, 但是可以更广泛地利用自然,能动地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活食粮、精神食粮和无机的身体,不像动物那样被动依附于自然界,因此,人在自然界面前为自己争得了自由。这就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说的“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正因为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不自觉的、自在的,所以无所谓自由;而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自主选择,所以才是自由的。人的生命活动首先是劳动,人的生活首先是生产生活。马克思说:“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1](P57)人具有类特性,这一点使个体的人与同类的其他人发生联系。它规定了个人的主体性及其存在方式同其他人的主体性和存在方式有类似之处。类存在这一概念是对人类的共性做出的抽象概括,突显的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但却夷平了人的个性化特征,是淡化了人的个体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存在。
马克思进一步揭示出人以自己的需要和活动为中介而成为社会存在物。他说:“个体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1](P84)人是真正的社会存在物,在大自然中人没有动物那样的天然皮毛,仅凭赤身裸体无法对付恶劣的气候环境,也没有尖牙利爪来获取食物,更没有疾速奔跑的身体机能来避险求生。人只有相互依赖,组成社会,寻求合作,才能弥补自身进化的缺陷,才可以和其他动物抗衡,甚至通过头脑的进化对其他动物取得优势。人们之间由于相互需要的依赖性和生产活动的互助性而发生社会联系。对此,马克思说:“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进行直接联系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因为我是作为人活动的。不仅我的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是社会的活动;因此,我从自身所做出的东西,是我从自身为社会做出的,并且意识到我自己是社会存在物。”[1](P83)在这种直接或间接的社会联系中,个人不仅意识到人们之间的共同性,而且还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制约性。
归根结底,人是有个性的存在,个人存在的本质即在于他的独特个性。人是由于他的独到性而成为个人,成为区别于他人的有个性的个人。马克思说:“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1](P84)个人虽然生活在社会中,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但因各自独特的禀赋和个性差异,并不能完全溶解在社会关系中而丧失自我。个人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中进行他的个人生活过程,这一过程是不能被他的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完全取代的,越是在发达的社会共同体中个体存在的自由度越大。
在《手稿》中,马克思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个维度出发重新认识人的存在结构的,在马克思看来, 个人既生活在自然之中,又生活在由人的相互关系构成的社会中;既有独特的个性,又过着具有普遍相同性的类生活。人的存在结构不是现成地、静态地、孤立地存在着的,而是在自然界中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并呈现出来。这个结构不是平面化的,而是辩证统一的立体结构,它既有层次性,又有交互性,更有历史性。就层次性而言,自然的存在是最低层次的基础性存在;类存在是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共性存在;社会的存在是人进入文明社会的现实的存在;个体的存在是将人的自然属性、类属性、社会属性统一于一身。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差别性和个性,这才是具有各种不同天性禀赋,生活在不同社会状态下的真实的、有意义的人的存在。就人的存在的交互性而言,一个现实的、有个性的、具体的人的存在,不是与其自身的自然存在、类存在、社会存在相脱离和割裂的,他是有血有肉、在自然中从事社会性劳动的人类中的一员。人的存在的这四个层次是交互贯通的。人的存在的过程性即表明了其存在的历史性。具体的个人存在有着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经历和个人生存境遇的历史变化;人类的存在则必须首先并永远进行生产活动以解决自己与自然的矛盾,而人的生产方式有着具体的历史形式,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它使人类的存在呈现出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对人的存在结构万不可做机械的、抽象的、形而上学的理解。
二、对人的本质的超越性认识
在《手稿》中,马克思扬弃黑格尔把“抽象的精神的劳动”看作人的本质,同时也扬弃了费尔巴哈把“理智、意志、心”看作人的类本质,揭示了作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现实劳动是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P57)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能够如此论述,是在扬弃了黑格尔的人的本质思想和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思想之后,揭示出了作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现实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他明确表述自由的有意识的生产生活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从《手稿》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劳动思想的继承和深化。马克思在相当程度上肯定了黑格尔的劳动观念,他写道:“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 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 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 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 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1](P101)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把人的手看成是自己劳动活动的结果,他指出“除语言器官以外,手是人类最多地用以显现和实现其自身的一个器官。它是人创造自己的幸福的一个被赋予灵感的创造者;我们可以说,它就是人的行动的结果”。[2](P208)他还明确指出“人的真正的存在是他的行为”。[2](P213)既然手是人类幸福的创造者,那么人类正是通过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改变了世界,也成就了自己。黑格尔也曾指出人不是单独地同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的,而是从一开始就作为社会成员来从事这种活动。他在《精神现象学》中还写道:“个体出于自己的生理需要进行劳动,这既满足了他自己的生理需要也满足了他人的生理需要,同样,也只有通过他人的劳动,个体才能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也就是说,个人在他的个别的劳动中已经无意识地从事着一个普遍的劳动,同样,他又自觉地把这个普遍的劳动当作是他自己的工作。只有当整体成为他的作品,这才是一个整体,而他则是为整体做出牺牲,并恰恰因此从整体那里赢回自己。在这里,没有什么东西不是交互性的,只要一个独立的个体取消自己的自为存在,否定自己,他必然也会获得一个肯定的意义,亦即成为一个自为存在。”[3](P218)可见, 黑格尔表达了人的劳动具有交互性即社会性,个人只有在他从事满足他人需求的普遍劳动时,才能在社会整体中获得作为主体所必需的一切能力和精神活动的意义,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可见,黑格尔已经十分接近于把实际改造自然界的劳动,理解为产生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基础。在《精神现象学》“主人与奴隶”这一节中, 黑格尔直接把创造实物的劳动说成是“精神”发展的主要道路。他说:“无论生命还是纯粹的自我意识都是事关本质的东西。”[3](P122)主人是独立的意识,以自为存在为本质;奴隶是不独立的意识,以生命或为他存在为本质。主人有能力支配物,而物具有独立性;主人也有能力支配奴隶,“但是主人是把奴隶放在他和物之间,这样一来,他仅仅与物的非独立性联系在一起,尽情地享受着物。至于独立性这一方面,主人则把它让渡给对物进行加工改造的奴隶……也就是说,主人在实现自身的过程中所面对的恰恰不是一个独立的意识,而是一个不独立的意识”。[3](P123)而奴隶却在劳动的陶冶下重新意识到他自己作为人的力量、本质和尊严, 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本性。“仆从意识靠着自己重新发现了他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它曾经看起来仅仅是一个不由自主的意向,但现在恰恰通过劳动转变为一个自主的意向。”[3](P125)因此,黑格尔大胆断言“在这种情况下,独立的意识的真理是奴隶意识……奴隶历经一切个别的环节,扬弃了他对于自然实存的依赖性,并通过劳动消除了自然实存造成的障碍”,[3](P124)成为一种自在且自为的存在。黑格尔把劳动看成人的本质和人自我塑造的手段是正确的,但他主要是在抽象的范围内,用抽象的表达方式把劳动看作是自我创造的活动。在对劳动的看法上,马克思明确表述自己与黑格尔有着根本区别。
首先,黑格尔虽然“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但“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方面”。[1](P101)事实上,黑格尔在早年著作中对劳动的消极方面也有不少深刻的认识,只是由于马克思当时未能看到黑格尔的这些早年著作,而且黑格尔确实没有达到把资本主义劳动整个地认作异化劳动的程度,更不可能得出革命的批判结论。[4](P143)也就是说,黑格尔只有劳动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异化劳动概念。马克思则既看到了劳动的积极方面,也看到了劳动(异化劳动)的消极方面,而异化劳动足以使资本主义最终被扬弃。
其次,“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1](P101)马克思这一论断似乎有些偏颇,在黑格尔著名的“主奴关系”论述中,对主人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奴隶正是在具体的物质劳动的塑造下才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本性。当然,黑格尔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只有精神、思维才具有最本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他有思想,有精神的能动活动,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虽然人和动物都要通过自己的活动从自然界获取必需的物质资料,吃、喝、性行为等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自然属性。但是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有根本区别:1.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1](P57)而人的活动是有自我意识、有目的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1](P57)也就是说,动物的活动是自然自在的,而人的活动是有意识而为的。2.有些动物,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也能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只是在直接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1](P58)动物的生产是出于本能,维持生命需要,人的生产是超出肉体生存需要的范围,进行扩大再生产。只有不断扩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再生产才是属人意义的生产,才能推动人类的发展。3.动物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不能有意识地改造自然,而人则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生产劳动能动地改造自然,使自然界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并且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人自身,使自身不断完善。4.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生产直接满足自己及其幼仔的肉体需要的物质产品,而人除去生产物质产品外,还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的精神产品。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P58)动物只按一种尺度,即自身的物种需要来构造自己的生命存在;人则善于运用内外两种尺度,即任何物种尺度和人本身的尺度进行生产和艺术创造。通过把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进行全面对比,马克思得出结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现实物质性生产活动。这是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对黑格尔的人的本质思想的一个重大突破和超越,也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论述现实的人是历史发展的前提奠定了基础。
在《手稿》中,马克思并没有直接奔向人的本质概念,而是通过“人是类存在物”的命题渐次介入人的类本质本身,并由此提出了他自己所理解的人的类本质思想。在对人的类本质的判定上,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有了明确的分野。费尔巴哈以“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划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他认为“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动物固然将自己的个体当作对象,因此它有自我感,但是,它不能将自己的类当作对象,因此它没有那种由知识而得名的意识”。[5](P29)“所以,动物只有单一的生活,而人却具有双重的生活。在动物,内在生活跟外在生活合二为一,而人,却既有内在生活,又有外在生活。人的内在生活,是对他的类、他的本质发生关系的生活。……人本身,既是‘我’,又是‘你’;他能够将自己假设成别人,这正是因为它不仅把自己的个体性当作对象,而且也把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当作对象。”[5](P30)人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类本质就是“理性、意志、心”。费尔巴哈说:“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绝对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5](P31)费尔巴哈的“类”概念取自经验自然科学,主要依据是当时的生物分类学。正由于费尔巴哈对“类”的这种感觉论的理解,使他无法看到人的以劳动为生命活动的类特征同一般生物的类的本质区别。在论证方式上,费尔巴哈是直接从人的自然本性中引出人的社会性的,认为人的类本质就是“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它是由自然所决定的人的自然禀赋。
马克思对人的类本质的论证不同于费尔巴哈,他用改造自然界的劳动来证明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1](P58)在《手稿》中,虽然马克思仍然使用人是“类存在物”的提法,但已赋予其新的含义:人之所以是“类存在物”,并不是因为人所共有的“理智、意志、心”这些与动物相区分的自然属性,而是因为人所共有的为了生存需要从事的生产劳动,是改造对象世界的生产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是生产劳动规定了人所以为人的本质特性。
可以看出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既对黑格尔把劳动理解为“抽象的精神的劳动”有所超越,也对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脱离具体历史条件的抽象的理性、意志和爱有所超越。他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仅仅归结为人在自然属性上的类特性,但是尚未完全克服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痕迹。我们也看到,马克思把人的类本质规定为 “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设定的、理想化的“人的本质”,把这个设定的、理想化的“人的本质”作为前提来衡量社会制度是否进步,就形成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复归的公式解释历史发展过程的逻辑,这种观点不仅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而且也带有黑格尔描述历史的辩证运动的逻辑,对此,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的思想轨迹。
三、初步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在《手稿》中,马克思不仅批判异化劳动所带来的人的异化和片面畸形发展,而且提出了扬弃异化,使人以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理想,并从“总体人”的高度论述实现人类的自我解放。马克思对新型的“总体的人”的论述实际上就是对其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初步阐述。
在马克思的理想设定中,符合人的本质的劳动应该是“有意识的自由的活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展现出来的却是 “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1](P54)私有制使人变得愚蠢而片面,这种以劳动异化为主导形态的现代社会的全面异化,其最深刻的异化是人的异化、畸形和扭曲。马克思的理想是通过扬弃私有财产,实现人对自身本质的真正占有。对此马克思指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P85)也就是说,人通过利用个体自身的全部官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感受生命的本质,享受生活;不是直接的、片面的物质占有和享受,而是克服了直接的功利性,“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1](P88)在这里“总体的人”就是“全面发展的人”的初步表达。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性就在于多样性,他说,“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1](P85)这意味着“总体的人”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就是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本质的人。
人以“全面的方式”占有“全面的本质”的途径是通过“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使“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彻底解放”,[1](P86)人在彻底解放中实现自我确证。在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中,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人的解放:从客体方面来看,人“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1](P86)“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1](P87)这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以符合人的本性的方式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中证明人的既包括理性也包括感性的全部本质力量。从主体方面来说,人的解放将使外界对象对人的意义都能达到个体自身的最高感受性。
《手稿》体现出马克思的人的发展逻辑是:从“总体人”的高度实现人类自我解放,在人的解放中寻求发展,人的解放是寻求人的发展的必经之路。马克思说:“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这并不是因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而是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1](P62)工人作为异化劳动的主体,他们的解放标志着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双重扬弃,并且因为工人是人类的大多数,具有最广泛意义的普遍性,因此工人的解放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成为人类解放的先锋和强大力量。
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类解放必然要通过私有财产的运动,通过发达的私有财产对不发达、不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胜利所取得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极成果,才能为人类解放运动既准备理论基础,也准备现实的物质基础,其中工业和自然科学就是人的解放的直接现实基础。马克思说:“在通常的、物质的工业中,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1](P89)“自然科学展开了大规模的活动并且占有了不断增多的材料……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1](P89)正是“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或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1](P88)也就是说,尽管私有财产造成了异化劳动的普遍化和严重化,但私有财产的运动推动了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以异化的形式证明了人的本质力量;尽管工业和自然科学以异化的形式进入人类生活,但是却对人类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材料。在人类解放运动中,要扬弃的是私有财产被少数人私有和垄断,而要保留它为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基础。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手稿》中,通过分析异化劳动批判资本主义和阐述扬弃私有财产的现实道路等多个角度,论证了人的存在结构、人的本质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使人成为一个“总体的人”的人学理论架构。这个基础性架构在马克思后来的思想中被不断添砖加瓦,获得更加丰富而具体的内容。这也是为什么说《手稿》是马克思第一部人论著作的原因。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先刚,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 杨适.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责任编辑:何云峰)
Human Study Construction of Karl Marx’sEconomicandPhilosophicalManuscriptsin1844
XU Chun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Karl Marx’sEconomicandPhilosophicalManuscriptsin1844 embodies the original form of Marxist human theory and contains human study construction in the basic frame of Marx’s views on human ontology, essence and development. Marx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woman, and concluded that man’s basic existence structure includes natural existence, species existence, personal existence and social existence. Furthermore, Marx revealed that man’s species existence is free, conscious and actual labor by means of man’s alienation. Marx’s ideas transcended Heideggar and Feuerbach’s human nature thought. Marx’s theory of “total man” is the primary expression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man.
Marx, economics philosophy, human study construction
2016-01-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15JJD710001)
徐 春 ,安徽合肥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理论、环境哲学研究。
A119
A
1004-8634(2017)04-0023-(07)
10.13852/J.CNKI.JSHNU.2017.04.00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在埋藏了88年之久的1932年才正式问世,它是马克思形成自己世界观时期的一部关键性作品,一经发表就以其内容的重要和深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由于人们理解的不同也引起了极其尖锐的争论。可以说,《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起源地和秘密之所;是哲学中革命变革的起源;是马克思对历史之谜和理论之谜做出科学解答的开端。在《手稿》发表后的80多年来,对它的研究和讨论一直持续不断,遍及世界各主要国家,涉及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新研究和评价,涉及广泛的哲学和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美学、心理学、人学等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形成为一种世界性运动,其规模和深度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罕见的。在我看来,《手稿》中的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原生形态。所谓“原生形态”,是指马克思人学思想诞生时的理论初始状态,它真实地反映着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本来样态。《手稿》人学理论的伟大意义并不在于它有没有为我们提供一种充分发展成熟的马克思人学理论体系,而在于它建构了人的存在论、本质论、发展论的人学理论基本框架。可以说,《手稿》也是马克思第一部人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