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民间最美声音 讲述蒙古族民歌故事
——记“一程山水一程歌——蒙古族民歌巡礼”大型采访报道活动
2017-04-12哈斯木其尔齐秋芳
哈斯木其尔齐秋芳
1.2.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留住民间最美声音 讲述蒙古族民歌故事
——记“一程山水一程歌——蒙古族民歌巡礼”大型采访报道活动
哈斯木其尔1齐秋芳2
1.2.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2016年5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草原之声”对外广播和蒙古广播联合组织的“一程山水一程歌——蒙古族民歌巡礼”大型采访报道活动正式启动,历时半年多,记者深入我国蒙古族聚居的七个省区,以蒙古族民歌的旋律感动中蒙两国听众,讲述民歌背后精彩故事,让那些民间歌手用心灵的温度传递了正能量,传播了蒙古族民族优秀文化。
蒙古族民歌 采访报道 民族文化
民歌是我国民间文学的宝库,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能够贴近于人民生活的精神需求品。蒙古族民歌在我国多姿多彩的草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反映着蒙古族的起源、风俗文化及其世世代代的生活面貌。我国蒙古族有科尔沁民歌、布里亚特民歌、乌珠穆沁民歌、厄鲁特民歌等多个部落民歌,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早在2005年,中蒙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16年2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弘扬蒙古族民歌优秀文化,2016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草原之声”对外广播和蒙古广播联合组织“一程山水一程歌——蒙古族民歌巡礼”大型采访报道活动,让记者深入到基层、到一线、到群众中,采用全媒体报道方式,讲述了民歌背后的精彩故事,传播了蒙古族民歌优秀文化。
一、深入基层,挖掘民歌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新闻记者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践行群众路线,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带着深厚感情、带着政治责任、带着敬畏之心,时时倾听群众呼声。“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穆青同志曾说,“衙门里跑不出名记者,我们一定要到基层去,到各条战线的第一线去,到群众中间去,开动脑筋,多看、多问、多谈、多挖、多想。”
2016年5月正式启动的“一程山水一程歌——蒙古族民歌巡礼”大型采访报道活动正是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记者走进内蒙古赤峰、乌兰察布、包头、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兴安盟、阿拉善、巴彦淖尔,及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格尔木市、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等我国七个省区的蒙古族聚居地区,采访察哈尔民歌传承人那仁其木格、乌珠穆沁长调传承人娜仁通拉嘎、阿拉善长调民歌传承人额日格吉德玛、鄂尔多斯民歌传承人娜布琴花、科尔沁民歌传承人班巴尔、德都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人额尔登其其格、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森登额吉、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烟筒屯镇和光村七旬老人包玉兰、阿鲁科尔沁民间歌手格日乐叁丹、正镶白旗乌宁巴图苏木民间歌手巴达玛哈日等两百多位民歌艺术传承人、民间歌手、民歌搜集者及专家学者,让基层一线的文艺工作者、普通群众做节目主角,用听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和手段,传播了“原汁原味”的民歌,讲述了民歌背后的精彩故事。
二、以音乐旋律,传播民族文化
民歌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时代的记忆和智慧的结晶。蒙古族民歌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与蒙古族民俗生活各个环节相关联的婚礼歌、摇篮歌、赞颂歌、宴歌等多种体裁的民歌。蒙古族民歌历来都是口口相传、家传和师徒相传,具有“歌随人走”广为流传的特点。然而,那些熟知蒙古族民歌故事、会唱原生态民歌的民间艺人如今逐渐老去,甚至有不少优秀的民间艺人已相继去世,蒙古族有些民歌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新闻记者作为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具有传播、保护与传承民歌的责任。在本次采访报道活动中,记者采用伴随式、进行式的报道手法,每到一个地方,采访当地民歌传承人、民间歌手、民歌搜集者和业内专家学者,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全媒体报道形式,具体、生动、直观地呈现了中国蒙古族民歌的魅力,让听众全面认识和了解到蒙古族民歌在各地的分布和流传情况,讲述了民歌背后的历史文化。
该采访报道活动自2016年5月13日起正式启动以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草原之声”对外广播、蒙古语广播记者先后在“草原之声”对外广播《民间艺苑》《索龙嘎》《天籁之音》等节目上播出258期节目,在蒙古语广播《文艺在线》《欢聚今晚》等节目上播出73期节目,不仅以蒙古族民歌的旋律感动了中蒙两国听众,还让那些民间歌手用心灵的温度传递了正能量,讲述了民歌背后的感人故事,传播了蒙古族民族文化。
三、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增强宣传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习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在本次采访报道活动中,记者大胆求新,抛开传统的报道模式,以全媒体视角和手段,充分利用微信、映客直播等新媒体平台,不断推出了“有文化、有温度、有传承”的媒体融合报道,得到了广大新媒体用户的喜爱。
本次采访报道活动自正式启动以来,各路线记者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报道手段,在“草原之声”微信公众平台先后推出《胡杨圣地的牧民歌手达格苏荣额吉》《记者为您揭开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背后的故事》《嫩江东岸传唱的蒙古族民歌》《记者走进民间艺人钢苏和家》《厄鲁特蒙古族民歌〈莫克西〉背后故事》等52篇融媒体报道,用传统蒙古文和基里尔文记录和分享了采访途中的所看、所闻、所听、所想,吸引了众多新媒体用户的阅读、收听和转发,增强了本次宣传报道的传播效果。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不仅满足了广大新媒体用户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神韵与魅力、了解民族文化的精神需求,还向外树立了年轻一代新闻工作者勤学多练、大胆尝试从传统媒体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的形象,着实提高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了沟通协调和组织策划能力。
四、收录和传播蒙古族民歌,为传承和保护民歌做出贡献
在现实生活中,原生态民歌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传播和传承,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民间艺人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众多祖辈口传心授的民歌濒临失传。自我国2000年开始正式启动民歌抢救和保护行动以来,除了文化事业单位还有众多蒙古族民歌爱好者自觉参与抢救和保护蒙古族民歌这一事业。但是,与浩瀚的蒙古族民歌海洋相比,民歌保护工作仍需进一步开展,这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长期不懈地进行宣传和推广、传承和保护,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在本次采访报道中记者走访察哈尔民歌收集者乌云达来、鄂尔多斯民歌艺术研究者苏亚拉图、新疆阿勒泰蒙古族民歌收集者泰万等多年从事民歌搜集、记录、整理和研究工作的民歌爱好者,不仅挖掘出很多耳熟能详的民歌背后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还讲述了他们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寻访民间艺人,记录和搜集民歌的感人故事,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此外,通过在广播节目中对蒙古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等诸多内容进行有益的探讨,为蒙古族民歌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引起了社会对蒙古族民歌的重视和保护意识,为传承和保护蒙古族民歌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蒙古族原生态民歌是蒙古族劳动人民创造并且在民间广泛传播的“原汁原味”的音乐文化,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民间艺人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蒙古族有些原生态民歌也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为讲述好民歌背后的精彩故事,传播好蒙古族优秀的音乐文化而组织开展的“一程山水一程歌——蒙古族民歌巡礼”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不仅进一步挖掘和推广了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彰显了蒙古族民歌的艺术魅力,还促进了蒙古族民歌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孟宪超
G222
A
2096-0751(2017)03-0007-03
哈斯木其尔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助理编辑
齐秋芳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助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