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纪录片承载优秀民族文化的意义
——以《远方的家·长城内外》为例

2017-04-12崔静

数字传媒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长城纪录片民族

崔静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3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70

浅谈纪录片承载优秀民族文化的意义
——以《远方的家·长城内外》为例

崔静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3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70

《远方的家·长城内外》栏目将镜头对准长城,以长城的历史为经,以现存的长城遗址为纬,通过长城的变化体现每个时代的变迁,让长城在历史的长河中述说自己的故事,在赏美景、品美食的过程中,探寻人文奥秘,展现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在吸引观众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进而自觉地关心、弘扬民族文化。

长城故事 纪录片 文化

近年来,纪录片层出不穷,那么,究竟什么是纪录片?一部好的纪录片标准是什么?意义何在?近年来有关于纪录片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对于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可以说已被广泛认同。对纪录片严格科学性的界定是:“以摄像或摄影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一定的审美享受的电视作品。”它要求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其基本报道手法是采访摄像或摄影。

《远方的家》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于2010年12月,在黄金时段推出的,带领我们读长城、赏美景、品美食,探寻人文奥秘,以记者见闻的方式、以人文体验的手段,展现全国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人物故事。节目容量大,摄制力量强,深受观众喜爱。它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纪录片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央视唯一一档大型日播旅游栏目,共分为6部分,分别为《边疆行》《沿海行》《北纬30度中国行》《百山百川行》《江河万里行》《长城内外》。其中《远方的家·长城内外》是以长城为题,沿长城遗址分布地点分别记录了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部分地区居民的人生故事和梦想愿景,讲述了人们热爱长城、保护长城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是电视媒体首次对长城进行如此长距离、大体量的全程记录。

一、《远方的家·长城内外》选材

《远方的家·长城内外》借由长城揭开历史面纱,引领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现状。千百年来,巍峨雄伟的万里长城,见证了多少大漠边关的风霜雨雪,也流传了多少金戈铁马的英雄故事。长城是劳动人民众志成城的智慧象征,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脊梁。如今,央视《远方的家》栏目将镜头对准长城,以200集的鸿篇巨制倾力打造大型系列特别节目《长城内外》。

随着历史的发展,长城也在不断的变化着,代表着每一个时代的变迁,在历史的长河中述说着自己的故事。长城有多长?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沿着长城的遗迹究竟有哪些城市?这些城市名字的由来是什么?通过查阅文史资料,我们慢慢的都会知道答案,但是问题不是全面的,了解的内容肯定也是片面的、静态的。

纪录片《长城内外》沿途经过14个省、自治区,带我们一道很好地了解长城的起止地点,沿途经过的地方,跟随当地文物工作者,实地考察,讲述历史,让我们以新的高度认识长城对于抵御外侵的重要性,让我们对不同历史时期长城的形态有了更多的认知,了解了长城保持、维护的方法及现状,客观反映了长城脚下人们的真实生活。

二、表现手法贴近百姓生活

《远方的家·长城内外》的拍摄有别于印象中的传统手法,它是主持人身着便装,摄像师扛着摄像机,采用街拍的方式,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走街串巷,带领人们一同领略具有地方特色的服装、饰品和美食……它决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切实去体验当地的生活,并把这种感受通过交流、互动、学习的方式呈现到观众面前,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拉近了观众与影片的距离,从而让人们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

《远方的家·长城内外》虽是一档纪录片节目,但推陈出新,打破传统,以游记的方式,用镜头记录前行的轨迹。这部纪录片走访沿途大小城市约74个,使观众坐在家中既可欣赏沿途美景,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又可跟随记者欣赏当地名胜古迹,听奇闻异事,增长见闻;还可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风俗习惯。同时,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引起人们共鸣。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彩的民俗文化,让观众感到震撼,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和领悟,也使人们跃跃欲试,想去看看片中提到的地方,景色是否如电视中拍摄的一样美。

社会在变迁,时代在变革,在历史的长河中,关注自然生态,积极向世界传达中国人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朴实坚韧的精神面貌,无疑,《远方的家·长城内外》做到了这一点。正如韩磊在歌曲《长城内外》中所表达的“且伴我长风万里,五千载平仄节拍,一方青砖,一阕婉约的词牌。且看我壮志豪迈,问明天此情可待;山河入画水云间,又唱天籁!”

三、承载优秀民族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深厚文化底蕴,而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历史继承性、传承性特点,这一点在《远方的家·长城内外》这部纪录片中得到了充分诠释。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不同,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也各具特色,同时由于多民族共存,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因此呈现多元化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走进内蒙古——呼和浩特拍摄的《印象青城》这期节目。节目中介绍到民间表演脑阁,民间手工艺品皮画,蒙古族饰品、服饰,传统工艺蒙镶工艺,蒙古族乐器马头琴,满族舞蹈太平鼓等。所有的服装、制品从选料到工艺制作,无不彰显人们对传统文化生活的热爱。马头琴的琴声幽怨而旷远,所奏乐曲深沉、粗犷、激昂,从中让人体味到浓厚的蒙古族文化和风情。

通过节目展现,让全社会,尤其是当代青年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认识民族的根,认识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进而能够自觉地关心、弘扬传统文化,感悟我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对年轻一代具有积极的教育、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孟宪超

J905

A

2096-0751(2017)03-0008-02

崔 静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3台 工程师

猜你喜欢

长城纪录片民族
我们的民族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守护长城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