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在“无纸化”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17-04-12栗祥徐玉青

视听 2017年9期
关键词:无纸化智能手机课堂

□栗祥 徐玉青

手机在“无纸化”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栗祥 徐玉青

本文结合现代网络和手机的运用现状,探讨无纸化课堂在现代教学管理中的可行性及操作策略。根据大学生课堂学习现状,结合现阶段大学课堂的学习规律以及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的客观实情,分析无纸化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而后提出无纸化课堂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与时俱进的必要性,最后对推动“无纸化”课堂有序发展的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促进“无纸化”课堂的有序发展提供思路。

“无纸化”课堂;智能手机;大学课堂;发展前景

“无纸化”课堂指的是在课程教育的全面环节,诸如备课、授课以及作业布置等,教师与学生经由电子设备达成信息传递、展示,进一步实现信息传输的高效率、信息种类的丰富性,为教学追踪提供便利,为教学监测提供便利。“无纸化”课堂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推崇互动化的数字教学服务,涵盖了海量丰富的教学资源、随时在线的学习互动及个性化自主学习,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变被动学习为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无纸化”课堂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推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序转变,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大量资源的节约,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对“无纸化”课堂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大学课堂学习

(一)正式学习

正式学习指的是学校的学历教育以及参加工作后的继续教育,通常由外界发起、组织。大学专业课程是本专科学历教育的重要课程,不同专业细分的一系列专业课程同样属于学历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部分专业课程基于教育部门指导,通过高校教学机构派任教师,依据既定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于特定场所、时间开展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为实事求是的正式学习。

(二)系统学习

系统学习,是全球化背景下高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就好比大学课程学习是高中学习的延伸,不管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均凸显着学习的系统性、延续性以及连贯性。

(三)传统学习

传统学习指的是在学习领域对前人经验成果的传承、统一,主要表现为在特定场所、时间,展开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在学校传统学习中,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相应数量的学生与特定场所(教室),开展特定时间(如45分钟课时)的知识传授、接收而实现的。教师与学生在同一时间空间下,当面开展沟通交流,产生教和学的课堂行为。

(四)探究式学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在开展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社会要求他们的学习保持持续发展、延至终身。大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鉴于此,教学实践中十分提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达成对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进而强化未来竞争力。

二、大学课堂手机使用现状

智能手机具备便携、信息传输迅速、功能众多以及娱乐性强等特征,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大学课堂使用手机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大学生在大学课堂使用手机主要可划分成两方面,即纯粹玩手机和辅助学习。

(一)纯粹玩手机

现如今,智能手机可算得上是便携式个人电脑,具备独立的操作系统及运行空间,使用者可自行装载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连接移动通讯网络,转变成集通话、短信、网络连接、影视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个人便携终端设备。学生在课堂中玩手机具体可归纳为:(1)运用手机常规通讯功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等;(2)沉迷手机网络世界,如刷微信朋友圈、刷微博等;(3)将手机作为娱乐工具,用以玩游戏、看视频等;(4)单纯摆玩手机,将手机视作消遣对象或漫无目的地玩弄。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原因有:(1)高考结束后,为了释放压力,利用手机消遣;(2)对大学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玩手机消磨时间;(3)课程、作息安排使得学生疲劳,玩手机解困;(4)处于从众心理,其他同学玩手机,自己也玩。综上,学生自身缺乏内在学习动力、自知力不足,使得大学课堂学生纯粹玩手机现象屡见不鲜。

(二)手机辅助教学研究现状

据果壳网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在校大学生超过70%经常使用智能手机,每天使用时间在2-3小时之间,而此类数字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地区,则变成超过90%经常使用智能手机,以及每天使用时间超过3小时。同时,伴随4G时代的全面来临,无线手机网络速度越来越快,深受大学生的青睐。针对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现状,全球范围的政府机构、教育部门、网络服务供应商等纷纷意识到手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展开了大量研究,收获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诸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K-Nect教学研究项目,可让学生利用与教师教学课堂相配套的教学资料。我国一些高校同样展开了大量的手机辅助教学研究工作,诸如北京大学研发的学生自习室查座系统、吉林大学研发的教师手机蓝牙点名系统、湖南科技大学推出的手机课程查询及考分查询系统等。

三、无纸化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

(一)教师备课差异

传统课堂下,教师采取笔记本、教材进行备课,同时在备课过程中,会通过查看相关书刊杂志以得到各种有价值的信息。用手写字不仅不够迅速,并且倘若学生借阅教师的备课内容,可能会出现读不懂教师书写笔迹的问题。

“无纸化”课堂下,教师备课则是借助网络等查阅信息资料,并使用各种应用软件制作教学课件、视频等。网络资源极为丰富,既可检索国内网站,又可引入国外的网站内容,增强备课内容丰富性的同时,为教师备课过程带来极大便利。与此同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料进行打印,学生也可随时对教师备课内容进行调阅,为教学共享、教学互动提供便利。

(二)课堂授课差异

传统课堂中,教师主要借助粉笔、黑板及相关简单教具开展教学。粉笔灰或多或少会对教师、学生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并且倘若黑板过小,便难以容下足够的教学内容;倘若黑板过大,便难以得到充分利用。教具不仅沉,且过于简单乏味,极易使喜欢新鲜事物的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无纸化”课堂中,教师运用手机、电脑等与学生展开备课内容、教材分享,还可依托网络分享当前新奇新潮的教学辅助内容,还可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开展生动的教学。

(三)课外展现、交流差异

传统课堂下,学生通常是在笔记本、书本上展开作业内容书写,书本通常为数年前出版,使得课后练习内容难以与社会发展保持实时同步。另外,面对冷冰冰的纸质书本,学生极易会对学习、练习等逐渐丧失兴趣。

“无纸化”课堂下,学生可通过手机网络了解学科知识前沿动向,作业可采取人机互动方式,可录制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作业内容,通过微信、微博,向其他同学分享自身的学习成果。

四、推动“无纸化”课堂有序发展的建议

伴随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教育理念已然难以跟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无纸化”课堂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推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序转变,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大量资源得以被节约,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在时代发展新形势下,要紧跟社会发展脚步,强化改革创新,在先进理念、成功发展经验的支持下逐步开展好“无纸化”课堂教学工作。如何进一步推动“无纸化”课堂有序发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一)强化智能手机在“无纸化”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1.让手机成为教师备课的辅助工具

以管理类专业课程为例,课程设计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比如“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内容十分枯燥,一学期过后,除去课后学生自主案例分析的时间,其他绝大多数时间学生都沉浸于手机世界中,不利于专业学习的开展。鉴于此,教师在今后备课中,可尝试开展微课、翻转课堂教学,备课期间将部分重点、新颖的知识点转化成微课视频的形式,建立特定的手机讨论群供学生观看、分享;同时可收集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课外资料以链接或者二维码的形式供学生查阅、观看。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精短的视频十分感兴趣,通常点击视频,都会将其看完,即便有理解不完全的可能,但有助于课前预习,不仅不再禁止学生带手机,反而将手机作为上课的必备装备,引导学生将手机作为媒介,针对视频中的专业内容进行讨论,于特定时间内,学生可通过查找读过的资料,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让手机成为学生的综合图书

在课堂中,将学生作为主体针对相关知识点开展讨论,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案例分析的师生互动上,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对于大学教育,创新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创客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创新教育形式,其旨在培养将各式各样创意转变成现实的人。基于创客教育、“手机+移动互联网”平台,对多种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可促进学生对问题自主分析、自主解决能力的培养,切实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大学专业课程案例分析通常为较为开放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综合性,一般是针对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制定处理方案,受限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难以拓宽思路,在手机、网络的帮助下,便可随时对自身研究成果予以分享,教师给予科学的启发,学生在面临疑难问题或遇见新思路时,可借助云计算平台帮助解决。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手机云端即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即为一本收集有大量学科知识的综合图书。如同教师面临难题时一样,可寻求手机的帮助,这就是“无纸化”课堂的发展。多学科知识撞击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课堂可推动“无纸化”课堂的有序发展,可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让手机成为课外展现、交流的拓展平台

教师在课外辅导、交流过程中,可运用手机建立微信群或者微博,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分享。通过鼓励学生结合相关课程内容设计微课视频,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当代大学生有着“隐性表现欲”的特征,也就是在课堂上不乐于发言,然而在网络环境下,却十分乐于展现自我,包括乐于自拍,乐于录制视频,乐于在朋友圈、微博发表个人见解等。要重视人与人相互间面对面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表明,倘若由隐性发展至显性,可有助于消除部分学生的自卑心理,进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尤其是对于自尊心强又希望表现自身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智能手机可转变成学生学习、展现自己的有利拓展平台,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二)依托“无纸化”课堂,推进课程设置体系改革

高校课程设置应当凸显实践教学主体地位,对专业课与基础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开展科学合理划分。同时,要突出专业课程的应用型特征,理论知识将社会应用作为核心,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结合不同学习模块对教学课程开展设计。“无纸化”课堂可开展小班教学,每个学生一部智能手机,将学生划分成各个小组,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学习期间踊跃讨论,互相帮助,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并推进学生相互间的友谊。

(三)依托“无纸化”课堂,开展模拟实训教学

受限于一些高校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难以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鉴于此,高校可依托“无纸化”课堂为学生打造虚拟实训基地,构建仿真模拟实验室,此类实验室有别于传统演示性实验室,其侧重对现实感的强调,借助3D原理,突出专业流程中不同岗位的操作方式、技巧,实现学生实训模式与今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另外,还可通过无线局域网构建仿真模拟实验室校园网络平台,学生可随时随地利用手机进入仿真模拟实训室,强化学生专业实训能力。

(四)依托“无纸化”课堂,构建无纸化考核机制

现阶段,高校对学生推行的考核机制主要为考试测评,为了推动“无纸化”课堂的有序发展,高校应当构建无纸化考试系统。该系统由教师管理系统、学生考试系统组成,系统功能包括随机组卷、考试计时、计算机阅卷、考试成绩管理以及学生信息管理等。无纸化考试系统主要通过应用软件完成以上一系列功能的实施,该系统可随机循环产生操作题、客观题的选择。在该种考试环境下,不仅可缩减学生作弊现象,还可充分检测学生专业学习的成效,并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行业迎来了发展契机。针对创新课堂的研究多种多样,诸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然而用以实践的尚属少数,现阶段大学课堂学习依旧以传统课堂为主。需要明确的是,传统课堂的优点特征与课堂手机使用“低头族”的出现相互间存在极大矛盾。如何实现对该种矛盾的有效消除,可将手机、互联网科学合理引入到大学课堂,将此作为媒介,推进传统课堂与创新课堂的优化整合,推动“无纸化”课堂的发展,是应对大学生心理需求、学习需求的一大必然趋势。与此同时也必将面临一系列考验,诸如对教师备课能力的要求升高、课堂纪律管理难度加大、学生自律能力不足以及学习理论不够成熟等。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现阶段大学课堂学习、大学课堂手机使用现状,清楚认识无纸化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结合大学生心理需求、学习需求,强化智能手机在“无纸化”课堂中的实践应用;依托“无纸化”课堂,推进课程设置体系改革;依托“无纸化”课堂,开展模拟实训教学;依托“无纸化”课堂,构建无纸化考核机制等,积极促进“无纸化”课堂的有序发展。

1.李海伟,王文明,冯士琳.移动网络条件下智能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影响的实证调查与对策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03):34-36.

2.许燕婷.浅谈“无纸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及如何促进学生英语学习[J].中华少年,2015(31):224-225.

3.顾永和,崔芙红,魏刚,王艳艳.智能手机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影响[J].山东化工,2015(20):132-133.

4.陈冀平.全面推进无纸化教学改革之思考[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2(04):55-58.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经管学院)

猜你喜欢

无纸化智能手机课堂
智能手机是座矿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大力推进
无纸化入学报名多多益善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