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细节关注

2017-04-12高学华

视听 2017年9期
关键词:专题片细节

□高学华

浅析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细节关注

□高学华

细节的运用是电视专题片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人物刻画和主题表现方面,生动的细节刻画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任何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无不充满着带有质感的细节描写,这些丰富的细节表现使电视专题片拥有一个个闪光点。本文将电视专题片制作过程中对细节把握的意义作为切入点,对电视专题片中细节把握的要求进行分析,阐述如何在电视专题片中准确把握细节的技巧。

电视;专题片;细节

一、细节在电视专题片中的作用

(一)深化专题片主题

在电视纪录片中,往往会通过记录一些看起来无关痛痒、可以忽略的小细节,以小言大,体现出专题片的内涵,深化专题片的主旨。比如,在中央一套播出的某系列片中,女主人公小丽与母亲为了维持生计,每年冬天都要去山谷中采摘松茸。而在拍摄她们行踪时,记录下这样一组镜头:小丽与母亲在采得松茸后,又盖上一层土将坑填平。原来这是为了保护菌丝继续繁衍,是为了报答大自然对于山民的馈赠。山民们应当尊重并遵守大自然的规律,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明了节目的主旨。知恩图报,这是中华儿女的优良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改善自然环境并从中受益。

(二)渲染主题片环境气氛

电视节目如果单纯为了提高收视率,吸引观众的关注,那么只需要拥有新颖、有趣的情节即可。但是,电视专题片作为更富内涵的文化类型电视节目,往往希望观众在观看节目享受乐趣的同时,也能有所反思与感悟,这就需要电视专题片在细节上把握得更好。一个精致的节目细节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观众轻易淡忘,反而会绽放光辉。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不仅仅是为了让观众记住某个镜头,而是要让观众对剧中人物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例如,在《邓小平与四川》这部纪录片中,一处处细节描写,无不展现邓小平同志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该片展现在观众眼前的不仅仅是一位伟人,更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怀的游子。

(三)增强专题片的感染力

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主旨本就是为了让观众引起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更深刻的人生感悟。因此,电视专题片要让节目对观众产生更强的感染力,就需要节目的细节刻画更加具有张力。优秀的细节描写往往会让观众在不经意间就被节目内容所吸引,仿佛置身其中。例如,《舌尖上的中国》有一期节目讲述腊肉的腌制,节目中描写了这样一个细节:腌腊肉需要将盐撒在肉上,而在撒盐时,撒盐的老人弯腰捡起掉落的盐。这一细节不仅让观众感受到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更让观众再一次感悟到要杜绝浪费的生活道理,为人们纠正不良习惯提供了典范。

(四)增添画面的美感

电视专题片的真实性,要求用镜头客观地再现事物,真实地再现事件发展的过程。镜头语言对细节的刻画就是为了突出纪实,把生活原貌原汁原味地奉献给观众,让观众去体味,去阐释,这本身就蕴含丰富的信息,构筑深刻的寓意。记者曾采访过一座幼儿园的老师,她曾多次获得省市级的荣誉,在幼儿教育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记者用了这样一组镜头来表现这位令人称道的老师:在一间教室里,老师正在教小朋友朗读,阳光从窗子照射进来,照在老师和孩子们的脸上,旁边有一颗铁树,含苞欲放,在阳光下闪着金黄色的光辉。镜头从教师、孩子的身上摇到了铁树上,孩子们朗读的背景声传来:……千年的铁树开了花,我们长大为祖国。这个意味深长的细节让人一看就明了,正是由于这些辛勤的园丁,才有今天我们这么多的科技工作者来建设我们强大的祖国。

(五)丰富画面的寓意

细节可以用富有寓意的画面,让观众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对事物的发展、对人物的命运产生联想,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细节就像人的眼睛,它在电视报道中熠熠生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报道当年撒切尔夫人与中国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谈判香港问题时记者就抓住了这样一个细节:当撒切尔夫人谈判结束后走出人民大会堂,下台阶时,一脚跌倒了,这一细节深刻地预示着英国在香港问题上败局已定。中央电视新闻评论部的摄像记者白河山谈到拍摄镜头时说:“摄像记者不仅要从镜头里观察事物,还要用另一只眼睛注意周围事物的发展,随时捕捉正在发生的变化。要增强画面的美感,还要善于选择细节,用那些最典型、最有说服力的镜头来表现主题。细节一般通过特写镜头来表现,在一些具有动感的专题节目中,细节镜头随处可见,比如竞技比赛中,运动员胜利或失误后的表情,动作真实而自然。只要做个有心人,细节随时都能捕捉到。但是,细节的捕捉和选择非一日之功,要靠平时的磨炼和经验的积累,多想、多思、多实践,才能将细节运用得恰到好处。

二、在电视专题片制作中如何把握细节

(一)具备敏锐的观察眼光

制作电视专题片,一定要具备敏锐的眼光,要善于观察发现细节处蕴含的内涵,要抓住观众所追随的焦点,要总结观众所青睐的表现形式,这样在进行专题片的细节描写时,可以迎合观众的喜好,以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融入专题片所描绘的内容当中,这样能够提升专题片的感染力,使观众更深刻地感受专题片的主旨。

(二)注重对镜头的运用

对于专题片的拍摄来讲,专题片的摄影师要懂得专题片的传播特点。专题片的画面要求真实、具体、逼真,而细节正是对其最好的体现,也因此,细节在表现专题片的主题、揭示人物特点、表现人物情感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个好的摄影师懂得恰如其分地运用镜头,使观众能够充分感受到专题片要表现的感情。比如,中美联合拍摄的电视专题片《拯救大熊猫》,潘教授与他的助手在测试大熊猫的心脑时对于时间紧迫性细节的表现充分说明了潘教授对于熊猫的爱护以及大熊猫对于小熊猫的呵护。这个细节对于表现剧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善于用细节揭示事物本质

电视专题片的表现主题是声画有机结合体的反映,虽然是声画的结合体,但是,我们电视工作者始终要把画面作为第一性。尤其是细节镜头的选择运用,应作为凸显新闻真实的手段。特别是新闻专题片,一个真实的细节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能深化主题。这是解说词所无法比拟的。电视纪录片《拯救大熊猫》中,运用大片森林被无情砍伐的同期声这一细节,生动地说明了大熊猫正在失去生存的栖息地,唤起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

(四)注重细节并从细节入手

生活细节往往会被人们轻易忽略,但是电视细节往往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优秀的细节描写,可以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为电视节目增强感染力,真切表达出节目所蕴含的深刻寓意。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运用细节提升电视节目质量的观念在电视工作者中已深入人心。因此,必须加强对细节的重视与把握,在以真实性为原则的基础上,电视工作者要在细节描写上融入更多的情感表达,进而丰富节目内涵。

(五)尽量用细节刻画人物

在电视专题片中,人物的表现是比较困难的,单纯靠解说词,不重视镜头语言的表现,常常使人物没有血肉,没有个性。没有细节的刻画,观众对人物的感受和信任度会降低。恰当地运用细节,就能弥补这一不足。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几乎每一期暗访节目中都大量运用了人物面部的“特写”细节,这对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由于电视专题片具有新闻性等特点,因此要求片中的细节表现必须真实生动,这无疑对我们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我们常常能看到有一些电视专题片无论从配乐还是摄影上来说都能称为精品,但却无法引起观众共鸣,究其原因就是缺少对细节的把握。在电视专题片中,加入细节描写,可以有效地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增强专题片的感染力。而要把握好专题片中的细节描写,则需要电视工作者具备敏锐的观察眼光,掌握节目整体节奏,加大对细节描写的重视和改进,进一步提升电视专题片的质量。

1.贡宁宁.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细节把握[J].新闻传播,2015(04):48.

2.李庆生.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细节把握[J].西部广播电视,2015(05):103.

3.胡庭玉.电视专题片创作中摄影师如何把握细节[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04):68-70.

4.韩廷建.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细节把握[J].新媒体研究,2016(14):108-109.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专题片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奇妙的细节
细节取胜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如何做好人物专题片的策划工作
决定成败的,绝不是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