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拉近距离
——谈《柳州新闻》坚持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2017-04-12卢山

视听 2017年9期
关键词:柳州市柳州基层

□卢山

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拉近距离
——谈《柳州新闻》坚持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卢山

自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柳州市广播电视台的时政新闻栏目《柳州新闻》广大采编人员带着真心,肩负责任,始终把记者深入基层“抓活鱼”出精品作为一项常态的任务来落实和完成。几年来,记者在一线摸爬滚打,接了地气长了见识,更收获了以平民视角报道百姓事的经验和体会。本文通过讲述一些记者走基层的故事,来展现该栏目所做出的一些有益探索和收获。

《柳州新闻》;走转改;真心;责任;思考

一棵树,只有深深扎根,不断地汲取水分和养分,才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从而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一条好新闻,同样需要记者走进基层,深入一线,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拉近距离,进而发现生活中最真实的面孔,挖掘出最鲜活生动的新闻。

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作为一个城市台的主要时政新闻栏目,柳州市广播电视台《柳州新闻》的广大采编播人员以实际行动努力践行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殷切要求。栏目重点将记者走基层报道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记者下到一线,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感受,“在田间地头找灵感”,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创作出了不少接地气的好新闻,给看上去严肃呆板的时政新闻换了一张新面孔。在2012年、2014年、2016年的广西优质电视栏目评选中,《柳州新闻》均荣获了金奖。可以说,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走转改”活动,《柳州新闻》的新闻报道实现了走出真心,走出责任,走出思考。

一、走基层,把真心融入采访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采访是为了新闻创作找素材,也是创作灵感最重要的来源。如何采访,如何拨云见日,在种种表象下挖掘真实,走进一线很重要。走基层不是摆摆样子,也不是简单的“换位体验”,而是要带着感情去听、去看、去感受,用真心换真情。

从2015年开始,柳州市开展了“最美柳州人”大型宣传评选活动,在各行各业中寻找“最美柳州人”。《柳州新闻》把这项活动与“行进中国精彩故事”走基层大型采访活动相结合,记者深入一线,挖掘“最美柳州人”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2016年4月,记者文思采写的报道《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最美柳州人:生命不止大爱传世》,讲述了一个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家庭的故事。在这个庭里,父亲宾毅于2016年3月突发脑溢血去世,家人按照他的遗愿,捐出了他的肝脏、双肾和眼角膜,成功帮助了三个素不相识的人重获新生。女儿宾洁莹在父亲的感召下,也在当年4月签约成为了一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爷爷宾香悟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和不舍,毅然同意了孙女的签约。早在宾香悟自己年轻时,也已经成为了一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可以说,这是一个跨越了三代人、自愿签约捐献遗体器官的家庭。采访逝者的家庭很有难度,考虑到家里刚刚痛失亲人,记者不便对一家人有过多的打扰。在登门采访前,记者先通过前往宾毅生前所在单位、红十字会等处进行了多方侧面了解,掌握了宾毅生前曾多次因助人为乐上过报纸,宾毅的父亲也是一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等丰富的资料。到了真正上门采访时,记者也像逝者的家人一样,参与到了家庭祭奠中,耐心地等着爷孙俩给宾毅上清明节的祭品、整理宾毅的遗物,然后以现场记录的方式,顺着两人的话题一起回忆起了宾毅的往事。“为国为民多奉献”家训的传承、宾毅父亲宾香悟是怎样成为志愿者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在回忆宾毅的过程中,由老人自己一一讲述,语言真心朴实感人。记者文思并没有刻意歌颂或拔高人物形象,而是把自己也融入了进去,一次又一次地走近宾毅家人身边,在平实地记录家人祭奠宾毅的过程中,耐心地等待观察,抓住了家人一遍遍读报纸追思宾毅勤俭修补、翻阅家训等细节,在娓娓道来中真实地向观众呈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大爱,挖掘出了一个优秀家风家训的传承实例。一家三代自愿成为捐献遗体器官者的节目在清明节当天播出后,不仅感动了广大观众,也引起中央电视台记者的关注,相关采访素材被央视采用。在这一次采访中,记者不厌其烦,不急于求成,一次又一次地用心去采访拍摄,融入其中,真心体会到了平凡人的亲情实感,挖掘出了平凡生活中的闪光亮点。

2015年8月,《柳州新闻》推出了“走基层·走近高温岗位”系列报道。在《高温里的“送电使者”》这条报道中,记者和供电抢修人员一起参与了一次紧急的抢修行动。为了不浪费时间,抢修人员甚至顶着烈日在电杆上吃饭,画面真实而感人。由于安全原因,记者虽然未能和抢修人员一道爬上电线杆,但同样也没闲着,尽可能地协助完成了力所能及的抢修工作。一路走来,记者和抢修人员一道肩扛设备,同样在炎炎烈日下,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正是有了这样深刻的体验,被劳动者的辛勤和敬业所深深打动的记者在报道刻画细节描述时,文笔更为细腻,画面更加生动,讲述尤其真实。整篇报道中,抢修人员头顶烈日,在高高的电线杆上吃饭这一幕,长久地留在了观众的脑海里。

《走基层·饮水安全工程让百姓喝上“幸福水”》讲述的是融安县长安镇大坡村何家屯吃水难的事。为了体会当地人平时吃水到底有多难,记者也和村民们一起,亲自挑了三趟水,沉甸甸的水桶压酸了肩膀,也让记者的心情沉重了许多:村民们吃水实在是太难了,这样的难,体现在平时生活中的每一天。亲身经历更让记者感受到,现如今要开工建设何家屯饮水工程的确是一件势在必行、百姓期盼、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带着这样的感情,记者在报道中讲述的故事和描述的细节便更深入、更有说服力。

《走基层·“送饭村”的新气象》报道了柳州市三江县富禄乡岑旁村地处偏远,因为经济困难、条件有限,在过去的23年里,当地的村民们只能轮流给到乡里上中学的孩子送饭,是有名的“送饭村”的事。早在那个时候,记者就已经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里,不止一次对“送饭村”的现状进行过专题报道,呼吁社会给予关注。2008年秋季学期,柳州市开始实施免费午餐工程,彻底解决了这一困扰了当地人几十年的大难题,“送饭村”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这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尚属首创。2016年,记者带着由衷的欣慰和高兴再次来到这里,把对岑旁村始终的关注摄入镜头,注入笔尖,作对比,看变化,再次聚焦如今岑旁村各种令人欣喜的新气象。多年的关注,饱含深情、细腻真挚、感同身受,这样的报道特别感人、动人。

二、走基层,将责任铭记心中

柳州市广播电视台之所以要“走转改”并首先选择在新闻战线开展,是因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句话的激励。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这些都是一名记者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带着这种责任,新闻工作者才能在“走转改”中,真正解决为大众还是为小众,走上层还是走基层,跑热门还是跑冷门的问题。

201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柳州新闻》在“走基层·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中推出了9集特别策划报道——《为坚持喝彩!》,讲述平凡劳动者创新创业的故事。为了更接地气,把故事讲精彩,《柳州新闻》决定采用记者与平凡劳动者同吃、同住、同工作的“三同”采访拍摄方式,为观众呈现普通劳动者最真实的工作和生活故事,一同体验创业者的酸甜苦辣。在记者苗添雄采访团队与三位90后创业小伙伴的体验式采访中,记者因为从来没有从事过艰苦的地坪工作,很快遭到了创业小伙伴的“嫌弃”,但记者不怕苦不放弃,边学边问,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正是记者不懈的坚持与付出,最终赢得了采访对象的信任,慢慢地,记者开始真正融入到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采访期间,在接到采访对象黄智的父亲一个偶然的电话后,记者还与黄智一同赶回农村老家支援农忙。在这里,记者第一次住进了一间没有装修、没有灯光的砖房中,第一次睡在满是蚊子、被子发霉的房间里,第一次脱下鞋子,走进田地抛秧种地,第一次因为黄智父母依依不舍的挥手道别而潸然泪下……从农村到城市,我们的记者感受到了诸多不适,也切实感悟到了一个农村孩子走向城市的极大反差。记者还在工作的闲聊中,偶然得知了创业小伙伴急需一个办公场所的小梦想。为了帮助他们圆梦,记者通过多方走访市人社局、创业园等部门了解政策,帮助他们寻找适合的办公场地。最终,恰巧在采访对象黄智生日的这一天,帮助他完成了这个小小的梦想,黄智终于拥有了一张非常简单的办公桌,虽然简陋不堪,但在创业小伙伴们看来,这却是激励他们今后继续努力创业的一份“大礼”。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柳州新闻》通过记者带着责任的走基层报道,让观众真实地看到了平凡劳动者迎难而上的坚持,看到了劳动的伟大。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三、走基层,我们用思考体味民生

“在基层,能发现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中国。”开展“走转改”活动,就是要推动新闻工作者带着思考深入基层,多角度看问题、解难题,做到心中有考量,胸中有全局。走基层,能不能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仅关乎能力和水平,更显现思想和作风。

2014年12月,《柳州新闻》播出了走基层系列之《探访村寨防火报警系统“第一屯”》,报道了柳州市融水县安太乡林洞村培科屯率先在全国完成了村寨防火报警系统的安装,对寨火实现了从不设防到人防再到科技防火的“三部曲”。在肯定成效的同时,记者也没有忘记思考如果为所有村寨都安装这样的防火报警系统,所需要的庞大资金从哪来等问题。记者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更增加了报道的深度。新闻播出后,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第二年的财政预算中,划拨了专项资金,彻底解决了资金难题。

走基层报道《吆喝上网络金桔卖得俏》讲述的是融安县远近闻名的“果王”把自己种植的滑皮金桔发上微博微信,上网卖果的事。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光是“果王”把果卖上了网,融安县有30%的金桔都是靠网络打开了销路。这引发了记者的思考:利用互联网这片广阔天地,把自家的好东西宣传出去,不更能赢得主动、抓住商机吗?于是,《吆喝上网络金桔卖得俏》这篇新闻诞生了,这样的报道,有事实,有观点,有建议,观众爱看,果农菜农们更受启发。如今,依靠网络来推销农产品已经成为了柳州市各县区农民群众的普遍做法。

这些平凡而又不乏生动的一个个例子,印证了只有基层才是新闻生命的源泉、记者成长的沃土。如今,“接地气才能有灵气”“在源头才能抓活鱼”的走基层工作方式,已经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所共同接受和认可。从基层来,到基层去,一张张普通而真实的面孔走进了新闻人的画面中,一颗颗美丽而淳朴的心灵震撼了我们的情怀,一件件急需解决的烦心事在记者的协助下迎刃而解。

《人民日报》记者刘晓鹏总结得好:“不到基层去,总隔着玻璃窗,眼睛就看不清楚;不到基层去,从材料到材料,思考就不够深入;不到基层去,通篇干巴话,表达就不够到位;不到基层去,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够投入。”的确,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宽。

走基层,尽管小有收获,但我们依然在路上,征途遥远,却很有价值……

(作者单位:柳州市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柳州市柳州基层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柳州市常见小花紫薇品种的种植、养护
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执法成效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