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报道的新闻框架构建分析
——以《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为例
2017-04-12苏敏哲
□苏敏哲
雾霾报道的新闻框架构建分析
——以《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为例
□苏敏哲
本文主要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至2016年11月1日期间《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对于雾霾天气的相关报道进行总结分析,探寻这两个主流媒体对雾霾报道的框架建构,并试图在雾霾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的背景下,给传统主流媒体一些建议:在报道雾霾天气议题时既要有政府政策,也要有公民视角,还要增强雾霾天气新闻报道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使其适应形势,维护自身的传播优势。
雾霾报道;内容分析;《人民日报》;《南方周末》
一、研究背景
2016年入冬以来,我国陆续有多个省份的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甚至有一次雾霾更是横扫超过七分之一的国土。随着雾霾污染的升级,雾霾天气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新闻报道屡见报端,人们也在不停地热议。雾霾天气不仅使环境更加恶劣,同时也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因为其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出行安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雾霾对健康的危害。
与此同时,各类媒体对雾霾事件的关注和报道也为大众了解雾霾天气资讯、获取雾霾成因与应对知识、参与雾霾控制和治理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效的信息,也引发了公众对于政府环境信息发布与政策解读的讨论。由于媒介性质和角色定位等的差异,不同的媒介在雾霾事件的报道中选择了不同的新闻报道方式。
二、样本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
1.研究对象:本文选取了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份报纸《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人民日报》为全国性党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积极地向国内外传播中央的政策路线和方针;《南方周末》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市场化报纸,是我国专业主义新闻媒体的代表。
2.时间界定:文本的时间控制为上述两家媒体2013年到2016年11月1日期间的雾霾报道。
3.采样方法:对于《人民日报》中的雾霾报道,采用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雾霾”“PM2.5”等关键词进行检索的方法。由于数据库对《南方周末》未作收录,样本通过在《南方周末》网站检索关键词“雾霾”“PM2.5”进行选取。最终总样本数为192篇,其中《人民日报》125篇,《南方周末》67篇。
(二)类目建构与说明
根据框架理论的内涵与要求,同时结合现有文献,构建出以下9个类目,分别为:
1.报道篇数。报道篇数是反映媒介对公共议题关注度最直接的指标之一。
2.报道版面。报道版面即雾霾报道在新闻中所占的版面位置,直接体现着新闻的价值大小。
3.报道形式。报道的形式是一篇新闻报道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本文将报道形式划分为:文字、图片、图文结合及其他四类。
4.报道体裁。报道体裁是媒体对新闻事件呈现的一种表达方式,本文将雾霾天气新闻报道的体裁分为:消息、通讯、评论、深度报道、专访,同时新闻报道的篇幅也能给体裁加以佐证。
5.报道地区。即雾霾报道所提及的地区。由于雾霾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新闻报道的地区频数统计得出雾霾的区域关注度。
6.报道的责任归因。一篇报道里是否涉及到责任归因,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媒体的调查深度与客观性。
7.报道主体。本文对雾霾报道中的主体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不同主体对雾霾事件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8.报道主题。新闻主题是一篇新闻的中心思想,本文将报道主题分为政策措施、雾霾描述、科普求证三类。
9.报道基调。报道基调分为三类:积极色彩、消极色彩、中性色彩。
三、研究发现及讨论
(一)报道篇数的呈现
2014年以后,《人民日报》关于雾霾天气的新闻报道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由于是周报,版面比较宝贵,《南方周末》在2014年对于雾霾的关注度少一些,但是之后由于全国范围的雾霾越来越严重,开始在新闻议题中占据重要位置。2015、2016年之后雾霾天气的关注度都相对稳定。
(二)新闻来源的呈现
《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的新闻来源主要都是自采原创稿件,但是《人民日报》的新闻来源则更加多元化,各项新闻来源都有所涉及。媒体要保持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对政府的政策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南方周末》对新华网这类政府网站的稿件转载也比较多。
(三)报道版面的呈现
总体上看,《人民日报》与《南方周末》的雾霾天气报道共分散在五个不同版面,不同版面的稿件数量不均。但是两者报道主要集中在综合新闻(经济、文化、时局)这个大版面,鉴于这个版面往往刊发新闻价值很大的热点事件和评论,因此,这种版面布局显示了《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将雾霾天气定位为新闻价值极高的事件,并给予了高度重视。
另外,《南方周末》的要闻版基本上没有雾霾的报道,再次显示出周报这种形式版面的宝贵性,雾霾虽然与受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由于其普遍性,人们对这种天气状况已经司空见惯,所以要在头版的重要位置让位给其他新闻事件,屈居在虽然不是头版但同样重要的其他版面。
与《南方周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人民日报》中,样本选取的范围内出现在首页的雾霾天气的报道高达16%,充分显示了党报的特性,表明党和政府对于大气环境问题的关注,传达了党和政府对此的高度关切。
(四)报道体裁的呈现
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评论是媒体的灵魂,《人民日报》评论类文章比例占32.8%,位居首位,而《南方周末》的评论类文章也占到13.4%,可见两份报纸对于雾霾事件都比较关注,认可了其中的新闻价值。虽然两者对于评论体裁的运用都很多,但是在内容和角度的选取上却有很大差异。在评论这一体裁上,《人民日报》的使用比例要比《南方周末》高,也反映出党报对于观点传达和扩散的重视。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一向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官方意志的直接传达者。《人民日报》的评论多从党和政府的高度出发,具有号召和宣传作用,比如《为环保,大家都尽一把力》《以发展的思维向空气污染宣战》等评论,都在呼吁民众关注空气污染,投入到应对雾霾污染的事业中来。而《南方周末》的评论多在于根据某个新闻事件或者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雾锁昆明机场机场选址:是省钱还是“不尊重科学”?》这类评论显示了其市场化媒体应有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情怀,也紧跟受众的阅读需求,显示其“正义、良知、爱心、理性”的宗旨。
同时在数据中也可以发现《人民日报》中“专访”的新闻体裁要比《南方周末》高出很多,比如《节能减排:“硬指标”拒绝“软执行”》《防治雾霾,走出“靠天呼吸”困局》等新闻报道,由于《人民日报》的受众面和知名度都比《南方周末》要高,同时拥有的资源也很多,所以能够采访到更多的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
(五)报道区域的呈现
《人民日报》主要是介绍西方国家的治霾经验,在介绍发展中国家时,如印度《雾霾来了新德里喘不过气》,则是介绍其严重的雾霾天气。而《南方周末》介绍西方国家治霾经验的稿件很少,《吸霾建筑,在中国不吃香米兰世博会的“中国治霾答案”》则是借助国际新闻事件来弘扬中国智慧,面对第三世界的国家,同样是以雾霾天气现状为主。由此可见,《人民日报》与《南方周末》都在告知读者一个问题,就是雾霾天气是一个全球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雾霾现状更甚,因为这是一个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并存的问题。
(六)报道的责任归因的呈现
通过对比两份报纸可以发现,虽然作为党报,但是近四年来《人民日报》的报道对于政府的问责并不避讳,说明其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也是其新闻专业性不断进步的表现。同时通过《人民日报》与《南方周末》追责环境的新闻稿件也占一定比例,雾霾天气的产生与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比如逆温、静风等天气),这两份报纸对于雾霾天气的报道也越来越客观、科学,这也有助于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的成因有一个客观、科学、清楚的认知。
(七)报道主体的呈现
本文对雾霾报道中的主体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不同主体对雾霾事件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无论是《人民日报》还是《南方周末》,政府部门是雾霾天气报道中涉及最多的一类主体,说明政府仍然是解决我国雾霾天气的主要主体,不同的是,《南方周末》的各个报道所涉及的主体都比较均衡,而《人民日报》的报道中政府主体占有的比例最高,对政府形象、处理措施、政策制定、治理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与评论,表明《人民日报》关于雾霾天气的报道更加倾向于政府一些。
(八)报道主题的呈现
政策措施仍然是我国媒体面对雾霾天气的主要报道主题,我国政府仍然是解决雾霾天气的主要主体,两份报纸关于科普求证的新闻报道比例也很高,其实这也反映了普通公众在接触雾霾报道的时候也更需要一些科普求证来增加对雾霾的理解能力和处理应对能力。但是两份报纸关于科普求证的新闻报道比例最高只有19.4%与17.5%,说明这两份报纸在向社会公众客观科学地介绍雾霾天气这一方面重视程度依然不足。
四、雾霾报道的反思及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冲突,雾霾天气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负面影响越来越显著,政府不断出台应对措施,媒体也相应跟进报道。目前对于我国媒体在雾霾报道活动中的反思与建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培养专业型的记者
从数据分析来看,无论是《人民日报》还是《南方周末》,政府的政策措施仍然是其面对雾霾天气的主要报道主题,一味地报道政府的政策与措施,并不是受众最想看到的新闻,因而,新闻媒体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对雾霾的各种科学知识进行阐释与解读,新闻记者也要深入地拜访专家学者、科研机构,深入社会公民中,进行新闻素材的挖掘,进而转化为大众能够理解的知识。
(二)引入公民视角
通过对《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关于雾霾天气报道的分析发现,两份报纸对雾霾天气的关注角度更多的是政府高层或宏观经济因素,忽略了社会公民这一雾霾的亲身经历者,少了些人文情怀。在报道中缺少公众的视角和关注度,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无论是党报还是市场化周报,都应该在关注政府和宏观问题的同时增加以普通民众为主要报道对象的内容,将雾霾问题与社会公民的自身活动和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增强雾霾报道的传播效果。
(三)兼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治霾国情
通过对两份报纸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媒体在介绍西方国家的时候是以治霾先锋、经验丰富的形象出现的,而在介绍第三世界的国家时是以雾霾受害者的形象出现,报道中“东西”失衡的现象很严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媒体在“抬头向上”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治霾经验的同时,也应该“低头向下”注意那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治霾心得,而不是一味地只报道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雾霾现状,与我国国情相当的那些发展中国家的治霾举措也同样值得媒体介绍和受众了解。
五、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雾霾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垃圾围城、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综合全文的分析与叙述,无论是作为党报的《人民日报》还是市场化媒体《南方周末》都对这类新闻事件的报道承担很大的责任,笔者想在这个框架内给媒体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报道模式,使媒体关于雾霾天气等此类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更加显著,使社会公众在面对雾霾天气时能够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
1.张倩.雾霾报道的两种叙事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