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时代虚假新闻的多维透视
2017-04-12徐晓刚
□徐晓刚
全媒时代虚假新闻的多维透视
□徐晓刚
全媒体时代,各种虚假新闻信息汹涌而来,挑战了新闻真实性,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治理虚假新闻信息已迫在眉睫。
全媒时代;虚假新闻;新闻真实性;治理策略
一、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在全媒体时代,各种新闻信息充斥荧屏,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传播信息快捷。同时,新闻真实性遭遇严峻挑战,如何维护互联网的秩序,抵制虚假新闻的蔓延和负面影响,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课题。虚假新闻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
现如今,我国的新闻媒介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即“事业性质,企业管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压力,部分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独家新闻,故意炮制虚假新闻,提高点击率和阅读量,将广大受众的稀缺注意力资源出售给广告客户,即所谓的“二次售卖”,而置新闻媒体与生俱来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于不顾。新闻媒体报道虚假新闻,会损害其自身的公信力及影响力,导致受众流失,进而失去广告主的青睐,得不偿失。同时有的媒体从业者还沉浸在“无冕之王”“第四权力”的光环里不能自拔,利用其采访权和报道权,收受贿赂,将新闻广告化,导致各种虚假新闻信息层出不穷。
(二)媒体把关意识弱化
虚假新闻能够得以产生并发布问世,也说明了媒体的把关工作出现了问题。从最初的接到新闻线索,到采访、写稿、审核、发布等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把关,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媒体为了抢先发布新闻,弱化了其固有的把关职责,没有核查新闻的要素是否真实,只要有卖点有噱头,就急着发布新闻。如2016年5月5日,中国日报中文网转载了一篇《揭范冰冰母女二人同侍香港老大惊人真相》的文章,后被证实是一则假新闻,7月19日,中国日报中文网向范冰冰发道歉函,称自己未核实情况侵犯了其名誉权。因此,增强媒体的把关意识、责任意识至关重要。
(三)网络平台的开放性
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具开放性地带,在匿名性和法不责众的心理驱使下,部分网民为了“一己私利”故意制造虚假信息大肆传播。在这样的形势下,许多社会热点事件都是从一些自媒体平台发酵,然后经过网络大V的转发关注,引发网友的大量评论转发,消息越来越走样,以至于连最初的信息源发布者都难以确认事实的真伪,导致各种虚假新闻出现,不得不引起人们的警醒。权威资料显示,近些年的虚假新闻有近六成首发于网络。2015年的十大假新闻,其中“70岁老人和20岁少女在春运火车上的谈话,当少女弯下腰后所有人都被震惊了”,这则新闻纯属子虚乌有。可见,网络的过于开放并不是一件好事,必须进行恰当的约束,净化网络空间。
二、虚假新闻的危害性
人们对虚假新闻深恶痛绝,其数量越来越多,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形式更加扑朔迷离,辨别的难度增大。它的传播和蔓延,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一)对社会的危害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带来了更高的透明度,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直播的兴起提高了公众获取信息的便捷程度,媒体的受众真正扩大到了普通民众。人民对主流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更是深信不疑。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8.9级大地震,地震威力巨大,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一条谣言从浙江省杭州市某数码市场一位网名为“渔翁”的普通员工的QQ流出,随后被广泛转发,引发大范围群众恐慌,瞬间在国内引起一股“抢盐风波”。这些虚假新闻的出现与流传,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也对我国的政治生态安全造成了威胁,必须严厉打击,绝不姑息纵容。
(二)对新闻业的危害
我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有义务有责任及时向人们传达国内外的最新消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长盛不衰的内在因素。虚假新闻与新闻传播的内在要求背道而驰,给自身的发展埋下了极大的隐患。从宏观层面看,虚假新闻损害了新闻业得以生存、发展的信赖根基;从中观层面看,损害了具体新闻媒体的形象和声誉。虚假新闻一旦曝光,新闻媒体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成为人们指责、抱怨的对象,在品牌至上、信誉至上的全媒时代,一旦媒体的威信丧失,就意味着其失去了生命力。总之,虚假新闻对新闻业贻害无穷。
(三)对报道对象及受众的危害
虚假新闻报道不仅会对新闻媒体和社会产生危害,其最直接的受害者是新闻报道中涉及的当事人和广大的新闻收受者。新闻是对一定事实的反映和报道,几乎所有的新闻事实都包含有当事人的言行,如果新闻媒体报道的事实失真,那一定会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对当事人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虚假新闻更广泛的受害者则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人们获取新闻的基本目的是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虚假新闻背离了人们的期待,侵害了人们的知情权。
三、防范和治理虚假新闻的策略
(一)重塑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全媒体时代依然如此,它规定了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等最基本的原则。因此,要防范和治理虚假新闻信息,必须重塑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让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渗透到新闻人的血液之中。具体来说,要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在年度或者季度工作考核中,对弄虚作假的编辑记者扣除其奖金,对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则要适度地给予奖励。此外,定时开展各种业务技能培训或者比赛,提高其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时刻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大责任。
(二)强化媒体的把关意识
虚假新闻的出现也传递出了媒体内部管理制度的疏漏,尤其是把关不严的问题。因此,必须强化媒体的把关意识。记者在接到新闻线索时,要第一时间核查线索的各个细节是否真实,最好能够亲临事件现场,多向在场者进行相关细节的核实与比对,确认事实细节的真实性后再进行报道。编辑在收到记者的新闻稿后,要再次核查新闻的五要素是否真实,再交由总编辑进行最后的把关。总编辑在收到层层把关递交上来的新闻稿后,全面核查每一个报道细节的真伪,保证每一细节都有据可查,将虚假新闻遏制在萌芽状态。此外,新闻媒体可以聘请行业内专门的新闻把关人员,来实施媒体内部的把关监督。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行更容易判断新闻的真假虚实,更容易看出新闻真实问题的破绽或漏洞。因此,同行的善意指正或批评往往一针见血,更令人信服。
(三)提高网络平台的准入门槛
鉴于网络平台的过度开放性,可以从法律和技术两方面来提高网络平台的准入门槛。首先,要完善当前的新闻法律法规,明确媒体准入的各项资格审查,只有达到要求的媒体才可以在网络发布信息;对个人则实行实名制注册,只要个人在网络上发布了虚假信息,就按照法律规定,视情节轻重进行惩罚。其次,要依靠技术的力量,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虚假新闻信息进行标签化治理,实时抓取媒体、微博、微信、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对海量内容进行有序整理,并结合政府机构、网民等各方面力量对网络信息加注“标签”,用户可以根据信息标签识别其真实性。对多次在网络上发布虚假新闻信息的,实行累计惩罚制度,达到一定次数,将会在限定时间段内不能在网络上发布任何信息。
四、结语
真实是新闻的应有之义,是其生命力所在。全媒体时代虚假新闻日益泛滥,扰乱了正常的社会信息流通,削弱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要加强对虚假新闻信息的打击力度,要重塑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增强媒体的把关责任意识,提高网络平台的准入门槛,清楚认识到要彻底根治虚假新闻信息依然任重而道远。
1.刘兴民.网络虚假新闻的影响与治理[J].青年记者,2013(36).
2.张朋辉,李永群.虚假新闻折射现代治理难题[N].人民日报,2016-12-14(21).
3.黄璐.探究虚假新闻的表现、成因及治理措施[J].新闻传播,2016(09).
4.杨保军.新闻真实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09-400.
5.杨丹.网络虚假信息传播特点及治理——基于2016年上半年的大数据分析[J].新闻记者,2016(08).
(作者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