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的新闻传播思想探究

2017-04-12郭峰

视听 2017年9期
关键词:仁德框架孔子

□郭峰

孔子的新闻传播思想探究

□郭峰

众所周知,传播学与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等诸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至圣”孔子及其经典语录体《论语》地位之崇高让后人难以望其项背,其中所渗透的人本思想使得《论语》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中国社会的“圣经”,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到个人的接人待物、一言一行,更折射出深邃的新闻传播观念。

孔子;新闻传播思想;人内传播;框架理论;培养理论

泱泱中华几千年,积淀而成异彩纷呈的历史文化宝库。自汉武帝以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的大一统局面,使得儒学经典从诸子百家鼓角争鸣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建构起一整套华夏民族独有的文化勋章。众所周知,传播学与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等诸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至圣”孔子及其经典语录体《论语》地位之崇高让后人难以望其项背,其中所渗透的人本思想使得《论语》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中国社会的“圣经”,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到个人的接人待物、一言一行,更折射出深邃的新闻传播观念。因此,本文主要以《论语》为落脚点,重点探析其中所蕴含的新闻传播思想脉络,深入挖掘孔子先进的传播理念,探索孔子是如何实现人本思想与新闻传播思想的完美融合的。

一、人内传播

人类社会是由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类型的传播活动构成的综合而又复杂的传播系统,人内传播是社会总系统中的子系统,更是其它传播活动的基础。因此,人内传播必然隐藏在孔子游说讲学的各个环节中,是分析孔子新闻传播思想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接触贤人之后,孔子通过不断学习贤者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短处,而不是一味地孤芳自赏、不求上进,由此观之,孔子早已发现了蕴藏其中的“秘密”——个体向别人学习,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内传播是一个封闭孤立的环境,而像是一座拥有两条秘密通道的密室,通过这两条密道暗中与外界相连,一端从外界环境输入信息,另一端则将能动反应后的生成物输送到外界环境中,从而完成一次具有现实意义的信息互动处理过程。

人内传播并不是僵化封闭的传播过程,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得到的传播真谛。根据孔子所言,“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尸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其每天多次进行的自我反省是由他在日常生活中与朋友的交往学习、参加丧事祭拜、喜好饮酒等社会实践活动所引发的。也是由于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他在为人处世、学问考究、生活态度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行为习惯,“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从而完成自我反思的过程,而这种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恰好符合人内传播特点。

人内传播并不是对外部世界消极、被动的反应,而呈现出一种积极能动性状态。它不是对既有知识经验、思想观念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通过个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已知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出未知的新经验、新方法来适应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以创新的精神战胜挫折,以求新的意识创造新生。孔子深谙此理,并以“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明志,遵从周朝的礼仪制度,致力于礼法治国,不断学习,反复思考,修复完善礼法制度,弘扬仁德,时刻希望以系统的治国之理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二、框架理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谓的规矩就是规范人们行为得失的一系列准则,是无数条隐形的框架,约束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新闻信息作为公共性和公益性最强的存在形式,逐渐成为人们判断外界环境变化并采取环境适应行为的最主要的信息决策依据。然而,信息传播的草根性、广泛性使得谣言在大众传播的时代浪潮中肆虐,严重威胁新闻的真实性特征。因此,框架的建构便成为重中之重,不仅是新闻行业,各行各业无一例外。国家的框架是法律,社会的框架是道德,家庭的框架是家规,学校的框架是校纪。孔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一代名师,以礼制和仁德的宣扬彪炳史册。“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按照义的标准去从事社会活动便是孔子对君子所定义的框架。因此,即使没有系统的框架理论的说明,孔子对框架的理解也给予后期研究者一定的启迪。

早在先秦时代,孔子就提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德不孤,必有邻;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等道德标准,并以此作为君子的定义守则。而这些原则的提出则来源于充分的社会体验、充足的社会交往:君子说话时谨慎小心,做事时勤奋敏捷,身边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内心澄澈透明,因此,他给君子私人定制了如上框架。而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而这也就意味着,框架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和认知定势是预存在我们大脑中的,它来自于我们对过去生活经验的总结,恰好与孔子的生活经验论相一致,符合孔子思想深处潜藏着的框架理念。

根据戈夫曼的框架理论,我们依托头脑中既有的认知结构来建构对新事物的认识,用已知探求未知,用既有创造新生。以新替旧,在《论语》当中并不少见:当子路询问“完人”的标准时,孔子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现实提出不同要求,这些要求便是孔子在既有的“完人”标准之上做出的新的诠释,适应了社会变迁、时局动荡、民心不古的社会境况。除此之外,概念框架一旦形成,便会影响我们对该事物的理解、判断、态度与行为反应,孔子也难以避免:当子贡询问上士、次一等士、再次一等士的标准时,孔子做出了不同回答,这就是因为孔子在内心深处已经对“士”构建起了专门的框架标准。

三、培养理论

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提出的仁德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百姓头脑深处,对国家政治、社会安定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就是培养理论作用的完美发挥。培养理论由美国学者格伯纳最先提出,他认为大众传媒提供的象征性现实带有某种倾向性,导致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巨大偏差,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而孔子的游说讲学便是“培养理论”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孔子周游列国,随时随地宣扬仁德,充当着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他所宣扬的人本观念也是一种主观倾向性明显的观点。经过长期的言传身教,仁德观念对孔子所经之处带来一定影响——人们心中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象征性社会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安定。

社会成员要在认识、判断与行为之间寻求一个共通的基准,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形成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提炼出“社会共识”,使其成为“培养”理念的凝聚点,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基本协调与正常运转。孔子在战事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仁”说,力图使其成为社会共识,希望人们能在“仁”的思想教化下,减少战乱,勾画社会稳定的蓝图。“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用文献典籍、德行、忠诚、守信来教导学生,使仁德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潜移默化间成为大家的共通意识,期许每个人都能有仁德之心,以减少和化解矛盾。如此,仁德观念广为流传,人们有了明确的方向,培养出人本为重的社会意识形态,为安定和谐的社会风气奠定了基础。

孔子致力于将仁德推崇为社会共识的这一思想,本身就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仁德思想的最终传播目标是维系社会安定,它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拟态环境——没有仁德之心的人不可能长久地享受安乐的生活,而拥有仁德之心的人会安心于推行仁爱精神,用“仁”遮盖住原本的社会面貌,形成祥和人道的主观现实。因此,更多接触并学习这种仁德精神之人便成为传道者,经过病毒式传播,最终营造出一种社会大同的拟态环境。

四、结语

孔子的新闻传播思想隐藏在其文化理论背后,就目前挖掘出的理论雏形来说,其新闻传播思想意识尚未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其中所涉及的新闻传播思想观点的丰富性却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要想真正了解孔子的新闻传播思想体系,感悟孔子的传播观念,还需要后人继续开垦钻研,探究其文化背后的传播瑰宝。

1.文若愚编.论语全解[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系吉林大学文学院2015级新闻学硕士生)

猜你喜欢

仁德框架孔子
框架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为仁由己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孟子说仁德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