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品质培养

2017-04-12安徽省临泉第二中学236400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教师应生物

安徽省临泉第二中学(236400)

刘雪峰●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品质培养

安徽省临泉第二中学(236400)

刘雪峰●

论述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四种方法.

科学素养;思维品质;高中生物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高中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应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采取科学的生物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一、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应熟悉生物教材的各种内容,充分挖掘教材,合理设计课堂环节,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生物科学发展史,生物科学有着悠长的历史,其中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展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都能够激励学生更加投入到生物知识的学习中.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这些科学发现的过程充分展现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判断、推理等过程,学生能够从中学会思考的方法,学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适当讲解一些现代生物学知识,如介绍一些国内外最新的生物知识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到生物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中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如生物教学教材中经常出现的假说—演绎法,具体的做法就是对问题提出假设,然后进行演绎推理.很多生物学研究成果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如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提出问题:F2为什么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作出假设:F1代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了分离产生了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实验验证:设计测交实验预期和实际的实验结果一致,得出结论:基因的分离定律.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其他学科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学的综合性较强,教学中有些问题需要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才能解释,教师应适当安排学科间的渗透,让学生意识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合理穿插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能够直观的展示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灵活应用生物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合理安排实验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的实验知识和技巧去解释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教师可以适当变动教学中一些实验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去模仿探究,体会实验操作过程.如在学习检测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教材是通过梨和苹果来鉴定的,教师可以将材料换成花生、洋葱等,让学生设计出鉴定材料为洋葱或花生的实验方案,通过对实验的变动,还能够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一类实验的共同点,掌握实验的一般步骤.教师还可以通过变实验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会遇到无法清楚观察到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方法,有的学生就能够想出通过智能手机拍摄下来,然后放大再通过显微镜观察,就能够清楚观察到实验现象.还可以通过变动实验目的,来增加实验的探究性,丰富生物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科学应用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中很多物质的观察都需要通过显微镜,教学过程中无法一一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虚拟实验空间,让学生可以模拟一些实验操作,更加深入的了解生物知识,体会知识的规律和联系.如在学习孟德尔的基因分离规律时,这种实验周期长,条件要求高,在教学中无法完成,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模拟,验证教材中的实验.同时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体验,网络上有大量的生物信息资源以及远程教育课程,其中也有很多生物科学教育专家的主页等,科学利用网络资源能够让学生了解书本外的生物知识.同时学生通过网络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主动去查阅各种资源来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动态.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还能提高自身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四、巧妙设计知识延伸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来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可以通过把握教学中涉及的知识,来选取主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可以让学生以收集并交流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在进行活动之前,让学生提前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然后在自主收集资料.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面临甄别信息、与他人交流等情况,收集完资料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分析整理,通过学习过的生物知识来归纳出主题需要的资料.通过这种开放性主题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实验,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如在证明ATP是生物的直接能源物质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中能源物质有哪些,其作用表现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选择实验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合作,进行实验的修改和完善.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思维的创新,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生物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学科,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在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G632

B

1008-0333(2017)12-0091-01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教师应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12话 完美生物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