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

2017-04-12山西省芮城中学044600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钢球导学案学案

山西省芮城中学(044600)

王 东●



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

山西省芮城中学(044600)

王 东●

在我国素质化教育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更多的是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学案的教学模式由此产生,并且导学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本文主要从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展开深入的研究.

高中物理;导学案;应用策略

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日渐深入,高中物理教师开始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种教育形式下,出现了众多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中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师生们的广泛好评,不仅有效改善了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效率.

一、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高中物理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与接受能力,采用科学有效的策略激发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与组织者,在采用导学案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强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并在具体教学中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对实际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增强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动能和动能定理》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切实的参照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出这样的教学研究问题:两个同等质量为0.3kg的钢球在光滑的平面内沿着水平方向运动,已知A钢球的动量为2.5kg·m/s,B钢球的动量为5kg·m/s,当B钢球在运动中追上了A钢球后,两个钢球发生了一定的撞击,试问撞击后的两个钢球实际动能分别是多少?教师根据上述例题可以进行适当延伸,如果两个钢球在碰撞后产生的动能为正值,说明了什么?在发生撞击后动能遵循的规律又是什么?两个钢球实际运动是否符合动能守恒定律等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就提出的问题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动能相关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实际思考中也增强了其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为学生营造出趣味性情境教学

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导学案的教学优势,引导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到高效的学习状态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还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促使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基于此物理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设计出有趣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此氛围下会激发出好奇心,教师抓住学生这一状态,结合教材内容提出具有针对性问题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并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问题探究,从而大大增强学生探究活动的目的性,促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增强.

例如:在学习《库伦定律》这一章节内容时,由于内容中所涉及到的库伦定律公式既抽象,难度又大,使得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公式具体含义理解不清.因此教师在根据上述现象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将公式内容与库伦定律的实际应用条件有效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鼓励学生将疑惑点表述出来,让班级学生来共同的思考,给出相应的答案,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库伦定律公式,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思考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增强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思维拓展能力

高中物理教师在应用导学案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具备这样的意识: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而不是只记住问题的答案,要重视物理问题的思考过程,而不是过多的在意解题结果.因此教师在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时,首先要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其次要重点针对学生在学习时不易理解的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在讲解的同时还要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过程;最后,所设计出的物理知识问题也要体现出层次性,时刻考虑到不同理解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促使学生整体思维的快速发展.

例如:在学习《超重与失重》这一章节时,教师要准确把握该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灵活的运用牛顿定律来解决生活中发生的现象,从而来探究出超重与失重的原理现象,由此可以系统的得出二者之间产生的条件和相应的本质内涵.具体的教学方案如下所示: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先进行一段游戏表演,组织学生们共同参与,将矿泉水瓶里装满带有颜色的水,将手中的矿泉水瓶用小刀扎开一个小孔,再用不干胶将其封死.之后让学生撕开不干胶,有色水就会呈抛物线的形式流出来,此时再放开瓶子,让瓶子处于自由下落的状态,最后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瓶子下落过程中水会不会流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的进行观察,学生在观察后会得出相应答案,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答案进行原因探究,并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通过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在积极引导配合下,让学生成为问题探究过程的主体,学生在此学习氛围中学会利用实验来对照问题进行作答,由此进入到对应的思维过程中去,促使学生运用物理思考模式在进行问题探究,增强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一定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学生在学习中也较为吃力,如果还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导学案在实际应用中既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进而推动高中物理教学进程日趋完善.

[1]田红芳.“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5(9):60-60.

[2]吴芝豪.“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4(88):146-146.

[3]曾军辉.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7).

G632

B

1008-0333(2017)12-0049-01

猜你喜欢

钢球导学案学案
昆钢球团生产降事故率降消耗的生产实践
8Cr4Mo4V钢球压碎载荷不合格的原因及返修
乡愁导学案
自动控制的钢球分离器设计与实现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