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策略研究

2017-04-12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高级中学226500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设化学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高级中学(226500)

戴飞飞●



高中化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策略研究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高级中学(226500)

戴飞飞●

创设适合高中生心理需要和认知规律的问题情境必然能有助于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启发和调动,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更加灵活而高效.

高中化学;问题情境;学生

学习离不开情境,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亦不能外,结合化学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以下三种方式较为实际,也是与现有教学体系兼容性较好的情境创设方式.

一、借助化学实验,设计问题情境

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不断发展的根基所在,它既是人们对化学假说正确性检验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引导学生建构化学认知的重要支柱.以问题教学来建构化学课堂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对某些化学现象或变化提出自己的猜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通过实验呈现出有关现象,由此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形成问题情境.

案例1 “盐类水解”的教学片断

教师提出问题:结合前面所学,我们认识到碱的水溶液呈现为碱性,酸的水溶液呈现为酸性,那么对盐类进行水解,所形成的溶液呈现为什么性?

结合已有的认知,学生普遍认为盐类水解后形成的溶液应该是中性的.

教师此刻无需对学生的猜想做出任何评论,而是应该安排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学生构思基本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步骤,对水、NaCl、NH4Cl、CH3COONa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量,在自己的实际操作中,学生直接发现盐类的水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有些物质的水溶液也呈现为酸碱性.

学生在实验中所得到的发现与他们结合认知而形成的猜想大相径庭,特别是实验结论还不能一概而论:有的盐溶液是中性,有的呈现为碱性,也有呈现为酸性的.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为什么不同的盐发生水解后,其酸碱性存在差别呢?

设计思路:上述设计就是运用学生前概念体系的局限性,通过实验激起学生的认知矛盾,由此引导学生产生问题,进而强化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需要.

二、利用化学史料,设计问题情境

我国化学教育的先驱傅鹰先生有关于化学史料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论述:化学能够给人以知识,而化学史料可以给人带来智慧.教育层面的“智慧”指的是科学思想与研究方法的结合,而化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哲学理念都散见于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之中.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化学史料来实现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追溯到知识的形成缘起,可以引导学生见证知识的演变过程.教师依据现代教育理念,将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简单复演的方式整合到高中化学教学之中,让学生重新体验科学家获得重要发现的那一刻.这样在教师有意识的引领下,学生重新经历各项化学规律的发现过程,深刻领会化学研究的方法演变:由宏观至微观,由静态至动态,由定性至定量,由直接描述到归纳演绎、再到分析综合,最终建立化学知识的理论体系,这样将有助于学生在化学世界的探索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的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

案例2 “元素周期表”的教学片断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沿着化学家的研究思路,再一次进行探索与发现的尝试.在上课之前,化学教师要安排学生预先查阅相关资料,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交流元素的发现过程,研究元素分类的知识体系变迁过程.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信息搜集构建出相关情境:在十八世纪初期,人们已经开始探索不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变化规律,并逐渐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俄国的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实验事实的分析,对元素成功地进行了科学化的分类.最终在1869年,在门捷列夫艰苦卓绝的努力下,原本看似杂乱无章的化学元素被整合到一张井然有序的元素周期表中,这是化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是人类科技发展史最光辉的一页.

结合这一情境,学生的问题也就自发地形成:(1)人们为什么要绘制元素周期表?(2)门捷列夫是如何对各种元素进行类别划分的呢?他的依据是什么?(3)元素周期表有着怎样的使用价值?

设计思路:新课程有着这样的理念:学生能做到的,教师绝不包办.有关化学史料的资料搜集,教师决不能以文本讲义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在学生整合相关信息的过程中,也正是学生筛选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自发地对问题情境进行剖析,从而实现问题的发现和表征.

科学方法和化学思想的教学不能依赖教条式的灌输,以化学史料为素材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得到感悟、形成体会显得至关重要.

三、联系生活实践,设计问题情境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与生产的实践来创设问题,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感悟科学技术的价值,从而树立他们学以致用的科学观.此外,实际问题的处理还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实践性.

案例3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的教学片断

化学技术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在引导学生探索“合成氨”的条件时,教师可以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进行简约化、合理化的处理,并结合较为原始的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发现问题、完成探究.

教师为学生呈现“合成氨”技术的发展背景,科学家通过实验已经知道在催化剂作用下,氢气和氮气可以在高压高温的环境下进行合成.面对这样的描述,学生会进一步将问题明确化:什么样的温度和压强才属于高温和高压?什么样的催化剂才能起到作用?围绕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学生开始自己的探究.

设计思路: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对应着大量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因此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是最原生态的问题情境,将此呈现在课堂,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G632

B

1008-0333(2017)12-0072-01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创设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