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引领发展,内涵提升品质,创新打造特色
2017-04-12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头中学李文培
文/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头中学 李文培
理念引领发展,内涵提升品质,创新打造特色
文/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头中学 李文培
一、整合多年办学经验,创建“展天赋 助成长”教育特色
1.“展天赋助成长”特色办学思想具体内容阐释
何谓 “展天赋,助成长”?
从教育学角度看, “展天赋,助成长”的办学思想强调了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是才”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是才,只要善于发现、开发他们的潜能,方法对路,训练到位,每个学生都能成才,都能成为人生奋斗的成功者,这是教育的本义和真谛。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成功意味胜利、赢得尊敬以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学生,希望自己有才有德备受尊敬;家长希望孩子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从这两个角度看, “展天赋,助成长”的办学思想也有其确切的积极意义和社会意义。
从未来学的角度看,21世纪的国际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中国人民大学董克用教授认为, “只有那些拥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能实现创新成果价值的人,才是21世纪的人才。” 我校在 “展天赋助成长”的办学思想下,充分肯定学生才能,激励学生迸发出学习的热情和创造的激情。
从学校课程设置上看,我校努力提供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结合国家课程,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多姿多彩的发展空间,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设分层次教学课,实施因材施教,切实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武术、足球、生活技能教育的优势,我校通过开设社团活动课程,培养、发展各类特长生。
2.基于 “展天赋 助成长”特色办学思想下的 “一训三风”
学校校训:崇文尚礼 明节善喻
校训精炼概括了学校的教育智慧:崇文尚礼是指能学会正确处理文化学习和修身、养艺的关系(文——文化、知识,指课内学习;礼——规范、才艺,指课外活动);明节善喻是指教与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节——规律、原则,指教与学必须遵循的规则,包含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喻——明白、理解,指注重启发,融会贯通,包含启发教育等)。
学校校风:博学明德 敬业乐群
“博学”源自 《中庸》的首句, 是希望师生不仅懂自己攻读的专业,也能跨学科涉足其他领域;不仅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训练,还要有社会、历史、人文、艺术的修养;不仅要有较全面又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广博的胸怀,去面向社会,走向未来。 “明德”是 《大学》中三纲要之首,要求师生彰显自己心中的美德。敬业乐群,则希望师生专心学业,乐于与人相处,学会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教风:因材施教 引发自得
“因材施教”是孔子提倡的教育法则,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智能特征,建符合其智能发展的学习活动;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发挥孩子的优势智能。 “引发自得”是孟子提出的教学方法,要求教育者分别学生类型,因材施教,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穷本究源;提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学校学风:循序渐进 专心有恒
循序渐进,出自 《论语·宪问》。从学习的方法角度看,循序渐进要求学生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脚踏实地地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专心有恒,提倡学生保持谦逊、机动灵活的专注和坚持不断进取的的恒心和毅力。
学校愿景:让进沙中的学生都能健康阳光、志向远大、素质全面、个性发展;让沙中的教师都有幸福感和成就感。
二、完善学校VIP课程体系,铸就 “展天赋助成长”特色教育品牌内涵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核心载体与资源,课程育人是学校回归本真的途径。新课改以来,我校着力于课程建设,努力建设沙中课程特色文化,构建 “展天赋助成长”课程体系,培养素质全面、个性发展的学生。
为展学生天赋,学校提供普及性 (popularization)、多样性 (Vari ous)、个性化 (Individuation)的校本课程,简称VIP课程。及以《沙中学子生涯规划与指导》为代表的德育P课程,语数英等学科拓展的V课程以及科技、艺术、健康等方面的社团活动I课程。
1.构建 “沙中学子生涯规划”课程引领的普及性德育P课程
我校一直坚持走德育活动化、课程化、精品化的特色道路,关注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秉承“展天赋 助成长”的办学思想,深入开展了 “沙中学子生涯规划”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三年来,根据学生生长特点与发展需要,从初一到初三分别设计“生涯认识”、 “生涯发展”、 “生涯规划”序列化生涯规划指导。据此我校开设与学校德育标准框架体系相适应的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并在全校展开校本德育研讨,提升研究的水平;在研究基础上编写“展天赋助成长”校本系列课程德育篇——沙中学子生涯规划与指导校本教材;开展学子生涯规划系列德育活动并形成考核评价体系,完善 《沙中学生生涯评价手册》。
学校注重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重视文明成果的创建与辐射,培育特色化的德育品牌,以素质教育 “四个学会”为主要目标,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2.构建充满活力、多样性的学科拓展V课程
学校在三个年级开展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根据课程改革趋势和学校发展需求,开发学科拓展课程。
以开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能力为目标,开展学科校本研究:语文科的 “基于思维导图下的经典阅读”、数学科的 “基于创新思维下的数学多元智能培养”、物理化学科的 “基于动手能力培养下的学生实验课程”等。培养学生兴趣,备课组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类校本课程:语文科的名著阅读校本课程(语文科的 《走进名著 悦读经典》);数学科的 《走进数学王国》;英语科的 《英语世界》。
在学校校本化实施过程中,逐步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化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实行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此外,学校采用证书评价、目标评价、学生评价、效果评价等多元评价有机结合,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
3.构建特色化、个性化的社团活动I课程
学校以 “课程为体,社团为用,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普通初中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为抓手,开展学校系列社团活动,包括体艺、心理、科技、文学、实践服务等多个方面,基本涵盖了学生德、智、体、美方面的成长需要。
在社团管理方面,建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平台,逐步完成社团由老师为主到学生自治。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社团章程、宗旨和社徽,形成了课程规划——人员管理——过程管理——成果管理——评价管理的管理体系。几年来,社团活动积累了社团的宣传片、活动记录等大量的活动成果。
另外,武术特色逐渐彰显,社团先后开展了中国传统武术、十六式太极拳、竞技跆拳道、散手道等多种武术项目的教学活动,获省市区级奖项30多项,先后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多名武术特长生。
课程开发方面,课程指导老师开发了 《十六式太极拳》等校本教材,让学生们在探索中提高能力、完善自我。
三、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打造 “展天赋助成长”特色教育的高效课堂
遵循 “夯实基础、整体前移、课程构建、创出特色”的工作目标、番禺区 “研学后教”的课堂改革理念,我校积极探索了 “三环四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1.实施 “三环四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环”即自学—互动—反馈,其内涵包括: “教”与 “学”的主体既指学生又含教师; “教”的形式是生生、师生之间的课堂多维沟通,即学生以小组或个体形式呈现的交流展示学习活动和教师发挥 “引导、补漏、纠正、点拨”作用的 “因材施教”活动; “学”的方式是学生个人反思性学习、同学互助性学习和教师引领性学习的有机统一和高效结合。
“四动”即动眼—动脑—动手—动口,把动眼观察到的现象,动脑做出的思考,动手得出的科学结论,以学生为主说出来。 “三环四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实施,很好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课堂高效。
2.把 “学习小组”推向课堂。
“学习小组活动”把眼光瞄在对知识点的梳理与回顾上,强调知识的日日清与周周清,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瓶颈,最大化的解放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在新课改下,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积极性,并逐步将 “学习小组”推向课堂,打造高效课堂。
3.编制研学案,有效运用其他教学手段。
“三环四动”课堂模式重在先研后教、先练后讲,高度重视研学案的编制积累与使用。研学案有针对性,有思维张力,有利于知识的构建与落实。同时,充分有效的运用限时训练、思维导图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龙建刚